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赤平 《商业研究》2001,1(4):60-63
当代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并行的,一开始就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因而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矛盾更加激化并向世界范围内蔓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又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更充分的条件。因此,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关于抑制通货膨胀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曦 《市场研究》2010,(5):57-59
<正>目前我们面临着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美元继续贬值,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已不可能独善其身,与以往通货膨胀比较,这次输入型通胀占有一定成分,全球性的通胀将会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我国。从国内来讲,多种因素叠加起来推动价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的全球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便宜的资源.资源配置不再受国界的限制.其次,经济全球化是消费的全球化,不仅在本国市场上购买消费品,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购买消费品.最后,经济一体化是体制的趋同或一体化过程.从逻辑上来讲,企业在同一个国际市场上竞争必须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规则,而全球性的规则就意味着体制的趋同.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我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局势几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经历了重商主义、保护幼稚工业主义、超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及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深层性、全球性、虚伪性、多样性、出现资本保护主义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使我国外贸进出口双下滑、吸收外资大幅下降、贸易摩擦居高不下、产业安全构成威胁、就业压力加大.我国要区别对待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贸易冲突,调整经济结构逾越技术壁垒、加快推动自由贸易区(FTA)的建设,把出口和投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骊 《北方经贸》2001,(12):26-27
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所出现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而经济一体化则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其概念、现状和未来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能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作出较为清晰的界定,从而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把握和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一个涵盖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整体进程,这三个进程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间的中介,其影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受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全球化的决定,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演进轨迹。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间的辩证关系是决定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任华 《商场现代化》2008,(13):318-319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但经济与文化密不可分,当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之时,世界各种文化也呈现出某种全球化的交融趋势。所以,"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力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等。但是,全球化的内涵决不限于经济层面,它必然以某种方式渗透到政治和文化损域,必然包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既是人类历史要素获得全球性所呈现的景象,又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领域中多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合力"的结果,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进一步加深。这种发展和加深是一个利弊互现的过程,它已经非常现实地影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有利于中国趋利避害,积极稳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四大基本趋势:经济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这四大趋势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世界…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含义不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复杂,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弄清这些概念及其关系,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法的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最鲜明的特征。全球任何领域都可能已被打上经济全球化的烙印,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国际贸易法的统一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各种国际贸易制法机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国际贸易法律规范更是百花齐放,虽然国际贸易法统一化进程历尽波折,但统一的前景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朗。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如何能够利用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从而实观,争越发展,是当前学术界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战略联盟的涵义,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并探讨了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进行战略联盟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进行战略联盟实现快速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种种迹象好似重演上世纪70年代,石油,工业原料,粮食等世界性商品呈现稀缺状态所导致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全球性通货膨胀现象可能将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最大的风险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掐住MC上游     
日本在材料、零部件等产业链上游环节仍具全球性竞争力。近年来.一千日本电子巨头亏损是事实,在消费电子终端领域衰落也是事实。但还不能把它与E1本IT业的衰落划上等号。容易被人忽视的是,日本在材料、零部件等产业链上游环节仍具有全球性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  相似文献   

16.
朱尧 《商业时代》2012,(9):53-54
本文在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全球化和投资软约束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因素。并探究了全球化和投资需求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投资软约束前提下,投资需求的价格弹性较低,其需求上升更容易拉动价格上涨;全球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较为复杂,通过成本、价格加成等途径影响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阐明了产业演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以及新的经济全球化给产业演进带来的机遇。运用实证经济学,分析了政府在产业演进中的作用;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成果,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以期为我国的产业演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前应侧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楠 《商业研究》2000,(10):3-5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在世纪之交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受这一趋势的影响,我国理论界也开始了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并主张中国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当前应侧重于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我国从中得到的利益与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经济学界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对全球化之概念、动力及其进程的探讨入手,集中分析了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从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以及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经济今后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的问题,作了预期。作者认为,截止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从全球化得到的利益明显地大于成本。利益与外贸扩张、外资流入直接相联系,成本则与出口渠道的外方控制、国内市场的出让等势头增强密不可分。按照目前的进程,未来数年我国面临的局面将是:全球化利益增幅降低而全球化成本增幅上升  相似文献   

20.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引擎,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科技全球化极其重要的驱动力量,正在超越国家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21世纪的今天,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强烈冲击下,跨国公司正在经历全球性的经营战略调整,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最新发展趋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转型。当代跨国公司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将会对世界的未来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