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及蔓延,背后的根源是流动性问题,如何理解现行金融运行模式下流动性运行特征,防止金融创新创造过多的流动性,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流动性,是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必须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李佳  王晓 《金融论坛》2011,(1):25-30
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市场流动性紧缩的危机.在流动性紧缩的过程中,连接多个利益主体的资产证券化负有很大责任.本文采用计量经济理论中的VAR模型对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中,资产证券化确实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产生了持久的负面冲击效应,并导致了流动性紧缩的传导和扩散.因此,...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和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密切关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并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和有益的启示,对于稳步推进我国的金融开放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和传递过程中对危机产生的根源和成因进行了剖析,就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领域、世界经济和我国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概括与思考,并分别从宏观和央行基层机构的角度得出了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怡  刘斌 《投资与合作》2011,(11):14-15
07年以来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中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造成巨大冲击.但美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缩程度远近大于中国商业银行,本文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存贷比,以及中国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方面展示其不同的流动性状巩最后得出,不同的资本市场发展状况,银行业务组成的差异,中美不同的货币财政政策以及不同的监管政策是主要原因。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改革背景也影响了中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婕 《武汉金融》2007,(11):63-64
近期,美国次贷证券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蔓延,由于次贷证券是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结构金融产品,因此,此次风波的发生及其演化反映了近年来美国住房金融市场的变化,而其根源在于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动的房地产价格飚升。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放开,资金跨境流动受限,我国经济受此轮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应当看到,中国目前正经历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在已进入加息周期的背景下,此轮风波足以对中国日益开放的金融业和价格连续上涨的房地产市场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6.
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证券化产品的基本功能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深入讨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继推出货币政策、救助金融机构措施,财政政策和国际合作等措施,本文分析了各项措施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以来,美国房贷违约状况日益恶化(见图1、3、4),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目前次贷问题已演变为债券市场及银行间资金拆借市场的信用危机,经济衰退迹象也日趋明显。美联储不得不联手欧洲央行及英国、加拿大、瑞士、日本等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是银行的生命线。从美国次贷市场导致银行亏损开始,就引发了人们对流动性风险的忧虑。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般而言,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层面的含义,即:资产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与机构的流动性。在各种金融机构中,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后果最为严重,它不仅会给银行带来信誉上的损失,严重时甚至  相似文献   

10.
张浩 《金融纵横》2009,(12):18-21
次贷危机发生后,联储为应对短期资金市场中的巨大流动性压力,恢复金融机构的信贷职能,创设了名目繁多的流动性救助工具。本文对联储自2007年以来推出的各种流动性救助工具进行了认真梳理,并分析了这些工具创新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文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但从本轮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在有些时候还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本文就是依照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条主线,来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全球流动性不确定性与中央银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究全球流动性原因的思路出发,描述了对流动性的理解;分析了目前全球流动性的特征;在寻求全球流动性的根源过程中,重点阐述全球流动性与世界几个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因果关系。并且,结合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表明了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对中央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偶然往往预示着必然,比如美国的次贷危机。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由其引发的各种声音和思考占据着国内外财经媒体的大部分版面,吸引着专业人士的眼球,如何加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管理,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明显,追其原因主要是中央银行多次上调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所致。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2008年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应对危机,我国通过增加流动性未刺激经济的发展。2009年我国的次贷投放量为9.59万亿,2010年预计信贷投放为75万亿,  相似文献   

15.
李佳  王晓 《新金融》2009,(8):50-53
在本次美国次贷危机中,以住房掘押贷款证券化及其衍生品为主的证券化产品,在危机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本文的宗旨就是深入讨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在本次次贷危机中的作用,正确看待其基本功能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增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资产证券化这项金融创新自从其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增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从本次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在有些时候还可以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本文依照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条主线,来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相对指标法设计真实货币缺口系数来测度我国在次贷危机期间的流动性状况,并对流动性供给状况进行了区间划分。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操作实践,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评析,指出引进计量模型用于流动性测度的必要性,认为人民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操作基本满足我国流动性管理需求,流动性管理工具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于调整货币供给量的作用不明显,再贴现政策的恰当使用强化了政策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较为重视人民币业务的流动性管理,对外汇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一套对外汇流动性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因为不少中资机构投资了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国内外汇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了解金融机构境外投资风险状况,于2009年初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金融机构报送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的通知》,为我们进一步开展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此,本课题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并根据外汇监管的要求,在考虑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旨在反应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估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次贷危机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次贷危机迫使各界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反思,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监管有效性,特别是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联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次贷危机的基本情况回顾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历时差不多两年,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阶段是危机初现。从2007年年初以来,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调,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开始  相似文献   

20.
增大流动性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资产证券化这项金融创新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增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但从本次次贷危机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有时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缩.本文依照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两条主线,来梳理国内外学者有关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流动性影响的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简短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