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在对各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待遇水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DEA模型对2015年各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障的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并进行静态分析,然后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各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障效率在2009~2015年7年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效率水平不理想,只有13个省份达到DEA有效。各地之间综合技术效率有较大的差异,且不同地区间效率值也不同,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区域内部之间效率也存在差异。2009~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由增长转为衰退,整体上各地全要素生产效率增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多数地方的综合技术效率有增长趋势,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呈现下降,大部分省份都有较好的规模效率。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结合8个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从投入产出角度对2009年~2015年苹果生产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苹果生产成本和每亩产值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投入产出率及成本收益率较高;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技术效率较低。辽宁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高,完全依靠技术进步的提高而获得,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主要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辽宁、甘肃和宁夏3个省区规模效率达到最优状态,其他省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了2001-200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并对其子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对那些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1.9%,相对比较低,呈现出波动性特征.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共同引致的;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生产率也比较高,而高度垄断以及开放度低的行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生产率就比较低.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7%、0.4%.股权集中度、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年龄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显著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控股股东的性质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企业年龄与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企业规模对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TFP变动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4年-2004年间年均增长6.5%,其中技术进步率为4.9%,技术效率改善了1.5%.技术进步对TFP增长起主要作用,是支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动力;技术效率则对TFP增长起着补充作用.东、中、西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增长很不平衡,全要素生产率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0-2007年中国30个行政区域物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现阶段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动态作用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测算与分解,分析了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源泉、区域差异原因与跨期生产率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最快,各区域物流业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技术效率均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成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物流业规划及各地区物流业生产率的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基于非参数DEA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中国公路经营类上市公司在2003—2007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期间中国公路经营业的生产效率波动较大,效率的增长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非技术的进步。说明中国公路经营企业在不断通过规模扩张提高规模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技术进步的重视,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文利用以火电行业SO2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1—2012年考虑环境约束的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并比较分析了考虑环境约束与不考虑环境约束的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研究发现,考虑环境约束的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低于不考虑环境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是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力;地区间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地区出现波特效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饭店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4-2011年间我国旅游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有所恶化,其中规模效率的增长是我国旅游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技术进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作用;东部地区旅游饭店业技术较为先进,但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则相对较低;中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值要小于东部地区,但是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均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落后于全国平均值,但其规模效率指数对旅游饭店业发展所起的贡献作用相对较大;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指数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总体上起到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省际要素配置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利用要素边际产出探讨了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效率对生产率的贡献较小,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劳动配置效率的贡献要高于资本配置效率,其原因是劳动与资本配置机制存在差异;我国地区间的要素边际产出差异依然巨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因此,改善要素配置机制,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提高产业生产率至关重要。采用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来源。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呈现波动趋势。从地区层面来看,西部地区产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少。从行业层面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的DEA-Malmquist指数小于平均值,表明该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提升速度较慢。不论哪个角度来看,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因来自于技术进步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因此,需要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打破区域限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规模最佳。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大"珠三角"地区从1988—2009年间主要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将TFP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生产要素的积累对大"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温和的,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平均约占大多数城市的50%;第二,城市化率、各城市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水平、人力资源水平、经济对外依存度等对城市生产效率具有正面影响,而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第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主要是由生产效率的变化率决定,其次是技术进步率,而在大多数城市均呈现出规模不经济。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分解,以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公共投资的代理变量,检验了公共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其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负向影响,且无显著的区域差异;公共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东部,而西部公共投资对纯技术效率的负向影响最小;东、中、西部公共投资对规模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应从总量上减少公共投资,为稳定经济进行的投资应该向西部地区倾斜,并着力改善东部地区具有技术进步作用的公共投资。  相似文献   

14.
运用1978~2007年的样本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实证结果表明:1978~2007年间中国第三产业TFP年均增长率为3.1%,整体呈广口U形分布,即先波动下降后加速上升;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第三产业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较长的样本区间内,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存在σ收敛与β收敛。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0—2010年我国29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FDI、对外开放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FDI和对外开放并没有协调推动地区经济发展。FDI能够显著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却没有成为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积极因素,对外开放对地区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有正向推动作用,但不显著;进一步地,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发现FDI通过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这两种路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均不明显,而对外开放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改善路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后,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三个子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FDI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变化趋势研究:1980-2006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Malmquist指数及结构分解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认为,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造成了逆向作用。从地区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文章对此提出了基本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地区10个制造业行业2005-2012年的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并从行业、地区两方面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且波动较大,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差异显著,变化方向均与技术进步一致;两省一市中,上海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且波动幅度最大,江苏和浙江增长相对乏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差异:1978~1999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78~1999年中国分省的面板数据,使用更为一般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ranslog production function),并对模型设定做了各种严格的假设检验,重点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生产效率差异及其变化。此外,试图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区的生产效率水平都不高,而且增长缓慢,地区差异明显。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本和地区因素、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2011年中国15个玉米主产省区的玉米生产成本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5个玉米主产省区玉米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约为78.5%;人工成本等要素投入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存在反向影响,而玉米价格、灌溉等因素具有正向影响;各省区之间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差距较大,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区的玉米生产效率最高,辽宁、山东、河南等省次之,而四川、贵州、湖北等省最低,呈现出较强的南北差异性。因此,在玉米产业发展中,要逐渐由要素投入为主向技术效率提升为主转变,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等路径推进优势区域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玉米种植,完善价格支持系统以强化价格对玉米生产的促进作用,并努力提高玉米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SFA的中国烤烟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17个主要烤烟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我国烤烟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表明,烤烟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烤烟生产效率具有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