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我国软件产业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软件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了高速发展。在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和3C融和的大趋势下,软件产业正加速向通信,家电,汽车,医疗,娱乐,移动应用等重点领域渗透。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信息化进程加快,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发展态势。预计2004年,我国软件市场销售额将达到2100亿元人民币,与2003年相比增长约31%。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金融》2005,(6):42-43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4年是我国物流行业近几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我国社会物流需求继续快速增长,全国GDP总量与物流总额之比的物流需求系数达到2.8,上升趋势不断加快,已明显高于“八五”时期平均1.6和“九五”时期平均1.7的水平。2004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近30%,物流行业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相似文献   

3.
亓霞 《中国金融》2004,(20):68-68
企业年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在2004年4月先后出台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立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基本框架。2004年8月又发布了《企业年金管理指引》,正式拉开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的序幕,全国上下出现了一股空前的“企业年金热”。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很不寻常的一年。从一个短期的角度来看,2004年是经济局部过热和宏观调控同时进行的一年,2004年也是经济增长速度逐季度回落的一年。但是,如果把视野放宽一些,2004年实际上可以视为经济短周期波动的收缩期。作者把2004年中国经济运行与中国经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结合起来,既见微知著,又高屋建瓴,把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既不至于给人隔靴挠痒之感,又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对2005年经济运行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作者又对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做出预测。作者尤其指出,2005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应以中性政策为主,在实行“双稳”调控政策的具体力度与节奏上,应注意统筹兼顾,与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经济体制改革、产业发展导向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彭敏 《会计师》2012,(4):63-64
自1996年我国实施政府采购试点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满足政府日常行政活动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2002年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采购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通过以来,我国政府采购的总额不断攀升,从2004年的2000亿到2005年的2500亿。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中国金融》2005,(18):14-16
我国对直接投资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200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新增股本股资25.06亿美元,占69%;利润再投资11.16亿美元,占31%。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近370亿美元。在国内相对过剩资本、庞大且仍在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因素驱动下,预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李光辉 《中国外资》2006,(10):38-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国。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断增长,对外贸易摩擦、倾销、反倾销频频发生,对外贸易环境趋于恶化。为了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目标,我们应该适时地推进出口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着重分析了2003年至2004年3月的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另外,从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从国内外的进出口情况、生产水平、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最贴切的写照。据有关部门预测:2004年我国GDP增长率仍将超过9%,经历了第五轮宏观调控的中国经济的列车渐行渐稳,驶入了稳健快速的发展时期。站在新年伊始的起点上,当我们回顾2004年经济发展的潮起潮落,细细解读那一连串意味深长的数字时,也越加清晰地看到2004年那频频闪烁的经济亮点背后来自政策性银行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吴锋 《新金融》2004,(2):3-8
新年伊始,交通银行总行于2004年1月17日在北京召开了“2004年经济金融形势展望座谈会”,12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他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中国人民银行征信局局长戴根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全国人大财经委研究室副主任许健、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研究员景学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室主任张立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金融处处长曹文炼、中国证券业协会秘书长聂庆平、北京大学国外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伟、北京语言大学金融系教授徐进前等。与会专家学者在回顾2005年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并肯定成绩的同时,着重展望了2004年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分析了2004年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的政策建议。现将会议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王德宝 《上海保险》2010,(5):49-52,6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从2004年到2010年,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国物价出现了“井喷”似的爆发,形成了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价格的全面上涨,我国经济生活笼罩在通货膨胀的预期当中,并为全社会所关注。笔者通过对2004年以来吉林省物价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并对2005年吉林省物价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金融电子化》2004,(7):26-27
2004年,我国银行信息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个时期,数据集中和应用整合是我国银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技术方向。最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实施、完成了数据大集中项目建设。数据大集中的初步实现,在相当程度上完善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内部信息资源条件,改变了分支机构各自为政、客户资源割裂、业务监控创新滞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步入法制化发展轨道,从这个起点出发,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从2003年底的4575万人到2013年(截至11月底)的1.97亿人,这是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迈向世界第一的十年。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以来,马鞍山农行积极抢抓机遇,全力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目标,经过全行员工的共同努力,业务经营在2004年取得超常规发展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再上新台阶:一是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各项存款在2004年新增89176万元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增加32677万元。在工、  相似文献   

16.
王克  吉利 《保险研究》2023,(5):9-19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物化成本保险的低保障向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高保障迈进的关键时期,未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以及应采取的主流产品形态成为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命题。本文由今溯古,首先对成本保险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理论辨析,然后梳理了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在不同时期的产品形态,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产品演变背后的逻辑,最后提出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经验依据和理论支持。研究发现:自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探索实践了成本保险、价值保险、产量保险等多种产品形态,在保险公司解决高赔付问题、政府担心财政补贴压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农业保险最终选择了物化成本保险的产品形态。但目前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保产量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保险保障的重点,应兼顾小农户需求继续开展成本保险,优化完善成本保险的“分阶段赔付”设计,并探索开展“产量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17.
2002年6月,我国通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并于2003年1月1日正式实施,200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也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由此拉开了集中采购在人民银行系统内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集中采购的规模、金额不断发展,根据财政部统计,2014年全国政府采购的规模达到了17305.34...  相似文献   

18.
2004年6、7月份,尤其是在7月中下旬,我国的钢材市场再度热了起来,价格连续上扬。在2004年这一轮宏观调控中。钢铁行业因为投资过热而成为调控的重点。也因此成为一个有争议的行业。在钢铁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起落之后,社会上不少人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清,我认为,在2004年这一轮经济增长中,钢铁、水泥是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林华 《金融博览》2005,(5):21-21
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历史性地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国人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坏账率至少在5%以上。换言之,2004年我国新增加250亿美元左右的海外欠账。  相似文献   

20.
面对即将结束的入世过渡期.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外汇市场,货币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银行间市场的发展不仅成为推动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重头戏,更是我国完善宏观间接调控,发挥利率、汇率在经济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推动金融机构改革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银行间市场在基础建设、制度改革和业务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交易成员不断扩大,交易工具不断创新,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为银行间市场200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