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曾被国际社会喻为hungry tiger(饥饿的老虎)。目前国内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一期工程即将陆续建成,国际社会担忧:中国实行石油储备制度,会进一步推动已经高企的国际油价再创新高。值此之际,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明确表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石油库存储量对油价的作用机制的仿真及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使用系统动力学与回顾模型进行测试,得出石油储备与油价波动具有密切关系,石油储备的存在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急变化,石油储备对国际油价具有实质和心理性的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预期与国际油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进而波及实体经济,石油价格大幅波动.预期的变化在投机因素的推动下加剧了油价的波动.对美元汇率波动、次贷危机恶化、美国政治转向以及中国题材淡化的预期,都影响着国际油价.在当前国际油价较低的情况下,中国应抓住机遇,建立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利用充足的外汇储备,通过参股、合作、收购等方式,扩大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与此同时,降低国内石油市场的准入门槛,加快国内国际油价的接轨,以税制改革推动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政府孕育已久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已经进入实施阶段,首批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建成和启用,标志着中国结束了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的历史。在介绍石油储备的国际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首批国家规划的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具体区位布局特征,并提出未来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国家投放政府应急石油储备之后,油价在高能源成本削弱需求增长迹象的压抑下从8月底的创纪录高点跌落。美国9、10月份石油需求同比下降,中国需求增长远低于去年,东南亚国家取消政府补贴也导致石油需求减少。9月底WTI还盘旋在65美元以上.到10月底已跌破60美元。10月份、WTI平均价格跌到62.27美元,今年迄今平均为56.41美元,比一年前上涨15.45美元(37.7%)。国际市场标准原油和新加坡市场主要油品价格走势见图1和图2。  相似文献   

6.
●全球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 ●市场供需关系依然宽松 ●油价走势继续受货币与金融政策影响 ●中国石油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 本刊记者:您认为2010年全球石油供应和需求将呈现哪些特点,与2009年相比是否有所不同?国际油价有可能呈现怎样的走势?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石油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因此,高油价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导致中国GDP增速放缓约0.4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将推动中国CPI上涨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23日,国际能源署(IEA)宣布在30天内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利比亚动乱带来的石油市场供应减少及由此引发的油价异常波动。受此消息影响,23日国际油价出现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WTI油价)跌破90美元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9.
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防范国际市场石油供应中断危机,美,日,德等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建立石油储备,积累了丰富经验,并于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发挥了作用,中国近年来石油进口剧增,也面临着石油供应中断的危险,应借鉴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建立中国自己的石油储备。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待提速低油价不会持续太久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至2016年年中,我国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这些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3325万吨,相当于4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石油战略储备为90天。根据2016至2020年  相似文献   

11.
高健 《中国石化》2022,(4):74-75
近来,地缘政治因素加剧了国际油价的波动幅度.此前布伦特原油期货在95~100美元/桶这个位置的支撑力度极强,但3月31日美国突然宣布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投放计划,导致原油基本面的预期因此出现逆转.在基本面结构及预期松动的情况下,布伦特95~100美元/桶的强支撑位可能被随时破掉,国际油价在基本面转向的大背景下,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2015,(1):10
<正>国务院近期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启动三期工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储备建设,建立企业义务储备,鼓励发展商业储备。中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依存度还可能进一步提高。低油价时期尽量利用国外石油资源,这应该是石油战略的一环,但中国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油  相似文献   

13.
国际石油储备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实践表明,石油进口大国建立石油储备在防范风险、供油安全、调节供需、平抑油价、保障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中国已进入分享国际石油资源的世界级石油进口大国行列。随着中国对进口石油依存度的加大,面临的国际风险也将逐渐加大,特别是在中国尚未建立防范能力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国际石油市场的风云变幻或油价暴涨或供应中断,必将直接损害中国的能源和石化产业,甚至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与可持续发展。因此,石油储备建设已成为中国跨入新世纪之时的当务之急。一、石油储备是石油供…  相似文献   

14.
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一直是国际社会争夺的焦点。近些年来受地缘政治、国际资本流动、突发事件与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不安。文章从最基本的供求规律视角出发,介绍了世界石油供求格局演变的进程,总结出世界石油供需总体上表现为需求略大于供给,供需平衡紧张,世界石油供需格局呈现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石油需求中心的趋势。同时对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进行探析,指出石油价格在长期内主要是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而国际政治、投机行为等随机因素则会引起国际石油价格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际油价的暴涨暴跌,基于金融行为学理论,利用各类官方公开数据,从供给结构、总需求、期货市场交易行为、石油储备、炼厂开工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以及美元汇率指数等多个方面与国际油价进行拟合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建立15个参数与油价的拟合模型,较好地拟合和解释了自2004年以来的国际油价走势。初步分析认为:美国超量发行美元,并利用利率、汇率调节超发的货币,过多的美元流入石油的现货和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资本市场,是导致过去几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基本原因。油价高企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通货膨胀的结果,是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创造出来的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市场行为的必然结果,是没有货币锚定和过分货币操控的必然结果,也是财富洗劫的真实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能源消费国,如果今后石油进口没有保障或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社会稳定和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因此,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以油价波动每桶10美元为单位,在以下几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国际油价高企情况下我国油价倒挂所产生的炼化环节的亏损和迎接2006年底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外资进入的挑战,我国开展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市场化是定价机制改革的总方向,但介于我国市场化条件的不成熟,我国应实行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方法,同时要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如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建立公平有效的成品油市场,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只有完善了这些软硬件才能真正的实现油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建立石油储备的必要性、紧迫性及选址大亚湾的可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能源安全的实质是石油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维护石油安全的有效措施,其他任何措施都不能替代或完全替代战略石油储智备对石油安全的核心作用。从获取国际比较利益及利用石油储备这张“王牌”维护和谋取商业利益来考虑,也需要快速建立石油储备。国际时局的不稳定性与我国在战略石油储备上的空白,决定了建立石油储备是我国当务之急,国际石油市场的低迷也为我国建立石油储备创造了绝佳机会。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足以支撑石油储备的建设,建设石油储备还能促进经济增长。从区域特点、地理位置、港口条件、完善石油运输风险和发展现代物流等视角看,大亚湾应该是我国建设石油储备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9.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自9月底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后升势不减,15日又一度飙升至每桶55美元。面对国际油价持续高位的态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将如何应对?在首届石油大会青年论坛上,世界石油大会高级副主席、中国国家委员会主任王涛指出,中国将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油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20.
孙泽生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7):11-16,23,109
2011年6月23日国际能源机构(IEA)宣布计划释放总量达6000万桶的石油储备,以缓解利比亚原油出口中断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冲击。本文认为,此次石油储备释放计划的出台,是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复苏乏力和公共政策工具匮乏的产物,具有试探性,以观察其对国际油价和相关各国的影响。鉴于本次储备释放量的有限性、欧佩克可能作出的负面反应以及抵消性的挥发-抑制效应,本次储备释放对油价的影响将是比较小的。但考虑到世界宏观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对其后续影响仍需谨慎判断。中国正在逐步形成庞大的石油储备规模,对IEA特别是美国石油储备释放的历史考察,有助于促使中国认真思考、谨慎建构科学的战略石油储备运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