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安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遭受冲击,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出口疲软、外资撤离、房地产低迷等方面。尽管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实体经济的下滑引起的银行体系信贷违约、国际资本抽逃、金融资产波动等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为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应稳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监管及国际资本流动监控,实现实体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金融化进程中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向商品市场扩散,世界各国经济受其所累已成现实,危机很可能转化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深入认识虚拟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章通过衡量我国金融脆弱性,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加剧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异常动荡,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地遭受到了这次危机的侵袭.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遭受的损失似乎更为严重.面时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为稳定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保证实体经济的正常运作,有关国家和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目前的金融体系进行了有效和全面的改革.文章通过研究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林 《资本市场》2008,(12):21-21
<正>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反思这次危机可以发现,正是由于金融杠杆过高,衍生品发展过快,严重偏离实体经济。我们应该引以为鉴,进一步发展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工具,而私募股权投资正是紧密结合实体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北京具有发展股权投资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  相似文献   

6.
王君  郭玲玲 《经济纵横》2019,(9):121-128
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是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体现,人口结构、科技创新及体制机制是影响实体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增速减缓、金融与实体经济结构性失衡制约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而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不足及制度固化进一步推动了二者的非良性互动。因此,要以激发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为根本,以科技金融为切入点,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手段,增强实体经济与金融的适配性,从而推动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分离的情况.虽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讲,金融比例的提升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假如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一直处于严重分离的情况,那么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两者之间分离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面临的障碍主要是融资渠道不畅通,要想从根本上剔除这个障碍,就要及时遏制社会资本由实向虚转变,大力提高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政府也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完善金融经营体制,拓宽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增强实体经济的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体经济稳企回转是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基础.在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大量金融资本投向虚拟经济领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一直存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引发质疑.本文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指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的原因,强调统筹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信贷政策、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规范民间金融发展、建立成效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是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交流更加密切,相互之间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总体形势良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金融以及经济方面快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金融出现了危机现象,而为了防止社会经济体制的崩盘,我们必须要事先对市场经济以及金融的发展和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出分析和预判.本文主要从金融癌症的概念入手,详细地分析金融和经济相关的发展情况,最终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与经济秩序危机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ritically evaluates alternative estimates of China's GDP level and growth, as well a s its PPP GDP conversions, and, based on this evaluation, it draw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both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t finds that although almost all empirical results have supported the downward-bias hypothesis for China's GDP level and the upward-bias hypothesis for China's GDP growth, they vary greatly, and that PPP estimates for China are also diversified. These estimates, if accepted, may substantially alter the existing views on the Chinese economy, particularly, its size, TFP level and catch-up performance.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theories, methodologies and data used in these studies, and particularly, the possible biases in their results thereby. It argues, however, that despite differences in estimates, they could still provide sensible boundaries for researchers to gauge the "real" values and hence assess China's "real" living standard and growth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新阶段改革的第一声春雷:集体林权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到2008年已经是整整30年了.在这30年中,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阶段从2008年开始,中国改革仍然应该坚持加快.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都在讨论研究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文件,我觉得这个文件写得比较好,全面、深刻、系统讲了一下问题.这个文件主要有三个好的亮点:第一,明确指出了农村"三农"问题症结不决的重中之重的根源,这个文件讲到了.  相似文献   

14.
从金融危机中重读《资本论》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恰逢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在一片恐慌与悲观的气氛中,中国经济金融稳定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我想讲一点积极的因素. 从当前的金融危机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层面和虚拟经济层面产生的关系.我们讨论中国向何处去,首先我们要看我们现在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现在确实是到了非常关键的转折的时候.中国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现代化第一次取得真正意义上的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最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完全改变了.在过去2000年里,182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33%左右.之后一路下滑,到改革开放前只占世界经济的4.8%,到了2003年上升到15%.预计到2030年,中国经济可以达到世界的24%.我想,全球经济政治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改革被称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们要明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区别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8.
讨论中国改革问题,这个题目很宏大,关于如何认识从价值观上认识改革,主要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从价值观上讨论改革?二是用什么标准衡量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改革是不是正义的?三是我们为30年的发展和增长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从价值观命题来讨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9.
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中国经济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到底怎样判断?我们认为是不太乐观,2009年中国经济将出现深度下滑.第一,2009年GDP增速将跌破9%,保8%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而悲观认为2009年GDP增速将退到8%以下;第二,潜在GDP出口将进一步扩大,总供给与总供求不平衡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调整与中国的选择:一个历史演进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看,中国曾经遗憾地错过了融入并主导16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的机遇,作为其直接结果,晚明以来中国的经济贸易在外部因素的撞击下由盛而衰。目前,中国经济正在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走出传统的"天下主义"窠臼,确立平等而积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竞争的新平台上,促使国家利益与民族经济利益的有机结合,以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