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峰 《经济界》2004,(4):26-29
一、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现状及其经济学分析 (一)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现状 西部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 的81.44%,高出全国这一比重6.23 个百分点。在以农业为主的西部 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是农业和国 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西 部地区近年农民收入呈现两大特 点:  相似文献   

2.
王虎 《经济界》2005,(5):82-84
我国西部地区有12省市区,土地面积约67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七成;人口约3.3亿,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西部大开发5年间,各方面工作都取得巨大进展。2000年至2004年,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1%、11.3%和12%,都达到并超过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同时连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效。5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增长率均在20%左右;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同时,西部大开发也促进和带动了其他地区的发展。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对于统…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市、区,土地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6%;西部地区目前有人口2.8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998%。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今年世界粮食供应危机警示我们必须坚守耕地红 根据国土资源部在2008年4月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同同土资源公报》显示:从耕地资源总量上来看.截止到2007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126亿亩.人均耕地仅仅为138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西部地区分布的耕地较多,占36.9%,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占21.7%、23.8%和17.6%:从耕地资源的类别来看.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55.1%,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分别占26.0%和8.9%;从耕地的坡度等级情况来看,0度-15度的耕地比重最大,占87.5%,15度-20度、25度以上的耕地分别占9.2%和3.3%。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镇化是西部重大战略性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辜胜阻 《经济界》2000,(6):29-31
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农村城镇地区不断集中的社会经济过程。农村城镇的水平是由农村城镇化率来度量的。农村城镇化率指的是农村镇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西部非农业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比重为17.9%,东部的这个比值在28%左右,西部要比东部低10个百分点。城镇化滞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新“瓶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速西部的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西部农村城镇化的效应或战略意义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 (1)西部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和湖南省湖西、湖北有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幅员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牧草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目前有人口约3.65亿,占全国人口的29%。西部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包括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人口近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4;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煤、铁、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产资源,其中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和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开始滞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西部经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在此,笔者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一种具体实施战略——即以两大城市群为先导的‘偶翼齐飞”战略。一、“两翼齐…  相似文献   

8.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面积达3424平方公里,辖属8镇11乡,总人口38.7万人,有土、藏、回、蒙等11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族为主,人口约有6.9万人,占总人口的17.8%。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再次把西部开发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是西部地区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也是全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西部开发涉及的领域广泛,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在此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迫切要求西部地区大发展   西部,地域广袤,资源丰富,具有大开发的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西部地区 (西南西北 10省市区 )面积 54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57% (如果算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自治区,共有 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71% )。 1998年底西部地区人口为 2.9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3% (如果算上广西和内蒙古则为 3.6亿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8% )。西部地区拥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锡、铝及其他多种金属和非金属资源,还是全国水力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这里自然景观复杂多样,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是中国一块蕴含丰富宝藏的待开发地区,可以说开发西部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意义十分重大。   新中国成立 50年来的开发建设,已...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南与四川省、青海省接壤,西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同交界,东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连接,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省境由东南向西北斜长绵亘。 甘肃1990年人口为2 254.66万。人口分布很不平衡,总势是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共有45个民族,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7%,少数民族占8.3%。 44个少数民族中又以回、藏、东乡三个民族为主,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6.5%;东乡、保安。裕固三个民族是…  相似文献   

11.
黄寰 《国土经济》2008,(7):22-23
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构建西部生态循环型农业从 自然资源来看,西部农业发展大有潜力。西部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8%,草地及草场面积达40亿亩,占全国可利用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它们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西部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相似文献   

12.
1.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压力沉重。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西部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现有人口政策的民族差异使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加剧了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而且还导致了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从目前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来看,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扭转。  相似文献   

13.
《经济界》2001,(2)
争论已久的西部地区地理范围问题,在西部论坛上终于得到确认。论坛组委会提供的资料向世界明示: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苗族自治洲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最新定义,被称为“10+2+2”。中国西部地区幅员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1999年末,西部地区总人口约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4.
西部开发     
《公司》2000,(12)
中国西部开发范围确定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明示: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于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最新定义,被称为“10+2+ 2”。据香港太阳报报道,中国西部地区幅员面积约 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1999年末,西部地区总人口约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国家计委提出加快西部基础建设的六条价格政策 一是继续允许西部地区修建二级收费公路,鼓励外资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冯瑞玉 《城市经济》2005,(6):18-21,46
乌鲁木齐是中国西部一座美丽富饶和极富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在地理上是亚洲大陆中心城市,也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在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辖7区1县和两个开发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73.26平方公里;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等51个民族,总人口2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24.6%,市区人口占83.5%。  相似文献   

16.
资讯     
《城市问题》2011,(5):102-103
我国人口东移迹象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我国东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比重下降。东部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比2000年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占26.76%,下降1.08个百分点;西部占27.04%,下降1.11个百分点;东北占8.22%,下降0.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张琪 《中外企业家》2006,(11):88-90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1.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前,地区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并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从经济总量的差距来看,1980年,东、中、西部GDP比重分别为50.20%、29.75%、20.04%,到2002年,GDP比重分别为57.86%、25.12%、17.01%,其中,东部比重增加了7.66个百分点,中、西部比重分别下降了4.63和3.03和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周引娣 《经济界》2001,(3):46-47
西部地区土地及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据资料介绍,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57%,其中未利用面积占全国总量的近80%。西部地区有130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其中钾盐、天然气等13种主要矿产的保有量在全国占绝对优势,煤、油、气等能源矿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战略能源接替基地。以甘肃为例,全省土地面积 45.4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 2.92亩,居全国第六位,耕地后备资源多,可供近期开垦的耕地894万亩,存量土地再利用潜力大,人均用地193.3平方米,比全国多出20.3平方米。在矿产资源方面,全省…  相似文献   

19.
一、吉林省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配置数量分析 1.现存人力资源数量庞大 根据表1所示,2003年吉林省西部地区总人口为200.8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0.16%,占吉林省总人口的7.43%,人口总量比起相对于等同的城市来看很大.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农业部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7.7%,草地面积占3/5,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46.6%,加上丰富的光照资源,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棉花、烤烟、水果、花卉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由于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比较滞后,农民人均收入也较低。1998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只有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在农业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在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