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变经济发展过程中时时出现的各种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现象,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各国都在针对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货币政策。在市场经济的国家里,中央银行主要使用间接货币工具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但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整是有其使用周期的,尤其是通过间接货币工具,我们称之为货币调整周期。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面临着通货紧缩的考验,治理通货紧张,遏止经济增长趋缓的持续和蔓延,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及较低失业率是各国政府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经济学界重提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的话题。有人认为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是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介于两者之间。因此,本文作者认为,目前国家统计局的cPI加权指数,基本上是计划经济备件下的产物,它既不是发达市场体系下的CPI,也不是反映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CPI。假定中国的物价水平真的出现了全面下跌,或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也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经济将出现下滑。  相似文献   

4.
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有关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和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调控经济的发展。中分析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到2002年底,从当前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通货紧缩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一种长期趋势。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当其出现时,需求严重不足,失业率上升,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开工率低等,极易引起社会经济不稳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通货紧缩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被视为通货紧缩。二战后近半个世纪里,西方国家采取了凯恩斯主义政策,经济长期处于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人们的注意力几乎转向了通货膨胀,关于通货紧缩的论述比较少。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出现了较高的持续经济增长与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7.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上半年GDP增长达到8.2%,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也分别刷新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这种高速增长引起了经济学家及相关人士的关注。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认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开始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但投资还在加剧,因此,中国要警惕经济过热,防止出现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在另一场合提出了“目前货币信贷增长过猛,要预防出现通货膨胀”的警告。那么,当前部分行业投资猛增是否是经济过热?这种经济过热有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吗?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通货紧缩问题是否已经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8.
正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俞晖、南昌大学历史系教授俞兆鹏著《两宋通货膨胀史》一书已于2020年5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90余万字,分上、下两册。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通货膨胀研究"的最终成果,又为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当前全球以商品生产交易为经济发展主要模式的形势下,货币流通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而通货是否膨胀、币值能否稳定则是其焦点,故研究通货膨胀史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历代都曾出现通货  相似文献   

9.
由于过去3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和连续几年物价回升乏力,2002年通货紧缩再度出现。我们知道,通货紧缩的危害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必须予以治理。 一、通货紧缩威胁中国经济 在我国经济指标向好的情况下,暗藏着生产过剩和失业数量增加等负面因素,严重困扰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 ,源于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或紧缩性。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将对一国实体经济的长期增长造成诸多危害。要避免经济增长过热或过冷 ,出路在于既反通货膨胀 ,亦反通货紧缩 ,为此应实施中立性的货币政策 ,通过前瞻性的微调来熨平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 ,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控制通货膨胀的“软着陆”成功以后,从1997年10月份开始物价数持续负增长,国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尽管今年下半年物价指数出现了回升的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治理通货紧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本文试图论证金融风险、资本外逃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关连性,说明加强资本管制,控制金融风险是有效治理通货紧缩现象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走出通货膨胀的认识误区郑海军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也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文章合为时而著”。经济学界掀起了新一轮讨论通货地胀的热潮;各种文章和大部头的专著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一般的泛泛之论亦不在少.为了寻求对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真理性认识,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呼声》月于05月号】设定4%的通货膨胀目标 日本经济将再度陷入通货紧缩——这样的判断正在变为现实。即使在最近的一次经济扩张时期,日本也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有人认为日本只要出现通货膨胀,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但做起来很难。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或许形势会好转,但迄今为止没有人愿意主动这样去做,因此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跌的物价出现了逆转,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对通缩的担忧逐渐被对通胀的警惕取而代之。政府预测2004年的物价上涨幅度在2%左右,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基调是既防止通货膨胀,又防止通货紧缩,预测2004年GDP增长7%以上,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左右。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中国经济已经开始摆脱通货  相似文献   

15.
1998~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困难、三种物价指数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负增长超过40个月)。这一现象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为“通货紧缩”。但人们对“通货紧缩”的含义、中国到底是否存在通货紧缩等问题却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物价指数出现连续数月下降就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仅有物价指数连续下降还不能算作通货紧缩,还须同时伴随着货币供应量下降,甚至经济负增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不管怎么解释,我认为我国这个时期经济增长困难及物价指数连续下跌是事实,必须讨论通货紧缩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赵晓 《开放导报》2004,(2):26-31,36
本文对于从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反转时期的中国经济的争论、走向及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关过热的标准判断,中国经济目前尚未“过热”,只是“预热”,2004年也不太可能过热,但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的反转已不可逆转。与此同时,治理通货膨胀将面临失业、利益分化等许多成本,因此,需要谨慎观察并考虑宏观调控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今年宏观经济总量关系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大,宏观调控必须同时注意总量关系失衡的两种情况即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8.
1993~1997年从紧的货币政策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开始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重的通货膨胀由1995年开始得到了抑制。1998~200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1997年,我国经济开始出现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影响,我国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基于此,从1998年起正式开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通货紧缩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晓东 《发展》2006,(8):117-118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各国货币完全与黄金脱钩以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各国主要的经济问题,而通货紧缩则几乎被人们所遗忘.然而,当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而中国也于1998-2000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状态,通货紧缩问题再次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随着世界生产过剩时代的来临,通货紧缩也许会再次成为一个主要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通货紧缩的发生原理有一个清楚准确的了解,才能提出正确的解决办法.通货紧缩为什么会发生呢?  相似文献   

20.
《开放潮》2004,(5):49-50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洛林日前指出,目前的经济运行不排除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但更有可能出现的是,在经济热了一段时期后出现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