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倾向于自由化、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风向标的金融业在这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金融业的两大支柱: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混业经营给经济、金融市场带来了蓬勃生机.上个世纪末,随着行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的保险公司和银行也加入了混业经营的行列.1995年,一些诸如新华、泰安、华安等新成立的保险公司,由于开拓有效市场和建立稳定销售渠道的需要,开始致力于开展银行代理保险销售的业务.  相似文献   

2.
代蓉 《时代金融》2011,(5):55-58
<正>当今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倾向于自由化、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风向标的金融业在这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金融业的两大支柱: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混业经营给经济、  相似文献   

3.
代蓉 《云南金融》2011,(2Z):55-58
<正>当今的世界经济越来越倾向于自由化、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风向标的金融业在这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金融业的两大支柱: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混业经营给经济、  相似文献   

4.
范云飞 《上海保险》2010,(10):38-40,60
银行保险充分发挥了银行业和保险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及金融合作等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银行保险业务迅速发展,这既是银行、保险公司、客户三方共赢局面下的必然选择,也有赖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和监管合作的推动。但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尚不成熟,面临着道德风险、信誉风险和费差损风险等多重挑战,亟需在监管层面予以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5.
银行代理保险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但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在欧洲许多国家,银行代理保险的业务量,已占到保险公司业务量的50%左右.从1999年中国金融业开始出现的"银保合作"现象,到2000年岁末达到了高潮.据统计,目前国内各保险公司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及部分地区股份制银行在内的各商业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其中大多数保险公司(银行)都有一个以上的合作伙伴.这是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在即将"入世"之际,经过审时度势的理性选择,它必将大大增强中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迎接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后带来的激烈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日益普遍的今天,银行代理保险是其中发展较旱、规模较大的一项业务。但我国的银保发展仍处于低级阶段,存在一些瓶颈。本文就这些问题的存在提出了简要分析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英国银行业实践对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瑾  钟菊 《西南金融》2003,(12):59-61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将逐渐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也必将从现有的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采取何种模式实现银行的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亟待考虑的问题,英国上世纪末30年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银行业的混业经营并不等于银行必须实行全能银行制。选择适合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域,使我国商业银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才能开拓生存发展空间,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应对WTO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入世对我国保险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应对入世给中国保险业所带来的挑战,要求中国保险业的实施混业经营。中国目前具备以下混业经营的条件与基础:保险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机构合作稳步推进,市场机制逐渐完善,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为此提供了相关经验。其路径选择有:业务经营的综合化、组建控股集团、大力发展银行保险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一体化、自由化进程加快,银保合作迅速发展,已经从最初的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销售协议,通过银行网点销售保险、代收代付保险费这一方式,发展到股权投资领域,形成了银行与保险的混业经营。银行集团投资或收购保险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0.
王稳  王东 《保险研究》2011,(7):I0002-I0006
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银行保险作为金融综合经营的重要形态,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中信、平安和光大等一批金融控股集团日趋成熟;银行系保险公司纷纷设立;而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分销协议逐渐成为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之一。这不但对保险业举足轻重,对银行业扩大和巩固客户资源、增加中间业务收人也具有重要作用。总结发达...  相似文献   

11.
陈江云 《云南金融》2012,(5Z):74-74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业发展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银行混业经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巴塞尔协议在这一过程中就对银行混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就简单介绍了新巴塞尔协议的含义与特征和银行混业经营的含义以及其巨大作用,着重论述了新巴塞尔协议对于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具体的影响,为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的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银行代理保险是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采取相互协作的战略,充分利用和协同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银行的销售渠道代理销售保险公司产品,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一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近年来,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迅猛,已成为商业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但随着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一些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显露出来。如何进一步开展好这项业务,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 ,而不局限于自身业务的经营活动。据了解 ,国际上金融业经营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全能型 ,即混业经营模式 ,以德国为代表 ,银行业可经营证券和保险业务 ;另一种就是分业型 ,以 1999年以前的美国为代表 ,银行、证券和保险分别由不同的机构经营。八十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相继对金融业放松管制 ,允许银行、保险、证券合业经营 ,之后又从法律上加以确定。如英国与日本先后于1986年与 1997年实行“大爆炸”的金融改革 ,放松监管 ,允许合业经营 ;美国也于1999年 11月废除了 …  相似文献   

14.
陈江云 《时代金融》2012,(14):74+76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业发展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银行混业经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巴塞尔协议在这一过程中就对银行混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就简单介绍了新巴塞尔协议的含义与特征和银行混业经营的含义以及其巨大作用,着重论述了新巴塞尔协议对于我国银行混业经营的具体的影响,为建立健全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的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迪 《金卡工程》2010,14(9):272-273
银行保险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融合的产物,已成为银行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我国的银行保险始于1996年,当时仅限于银行作为兼业代理人销售保单及代收代付保险费这一层次,在2002年前后,银行保险渠道异军突起,并很快成了我国保险销售渠道的三大支柱之一,银行保险代理手续费也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金融融合经营趋势的加强,我国银行保险的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分析国内外银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我国银行保险业,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6.
银保合作的监管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金融业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合作意识逐步增强,有力地推动了以银行兼业代理形式出现的银保合作的快速发展。然而,在保险公司业绩飙升的背后是否潜伏着隐忧,发展的整体态势怎样,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应以怎样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代理业务向更深层次发展。带着这一课题,我们深入全省各级保险公司、银行、代理网点进行了调研,为正确认识和判断银行代理业务发展现状及态势.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以来,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开始出现迅猛发展之势,在金融业掀起了一股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的热潮。应该说悄然兴起的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业已成为银行业中间业务增收新的亮点,也成为保险业务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业务切入点,引起银行业充分的关注。本拟对基层行保险代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概述,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最近,人民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银行与证券、保险业的合作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适应今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各银行、保险公司日益重视银行保险业务,纷纷探索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结合的新途径,以促进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互助保险公司的非互助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为了使本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全球竞争中胜出,纷纷放松了对国内金融业的管制。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扫除了1933年的《格拉斯&#183;斯蒂格尔》法案对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法规限制,使得银行业与保险业迅速相互渗透,这给长期受分业经营法案保护的美国保险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最迫切要求改变的是占美国保险企业总数约26%的互助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20.
王楠 《海南金融》2010,(7):34-37
在当前全球经济尚未全面复苏之际,各国已开始筹划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国方面,金融业未因危机而止步,中国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已投身参与保险业,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也开始尝试与银行业合作开展综合业务。横跨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的混业经营正初步显现,金融控股公司作为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载体开始崛起。与此同时,与金融混业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却相对滞后。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混业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且这种趋势应是渐进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