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CDS自身具有的风险特性,决定了它在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对CDS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并加强监管,对我国研究和发展CDS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国5年期主权CDS息差2012年9月30日至2016年9月29日的全部日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研究美国5年期主权CDS息差收益率的基本统计特征出发,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构建能够衡量其波动性特征的GARCH(1,1)模型,重点探究美国5年期主权CDS息差收益率的波动特征。实证分析表明,美国5年期主权CDS息差收益率具有异方差性且具有"尖峰厚尾"现象,收益率具有右侧较长尾部。GARCH(1,1)能够很好地拟合序列,适合对主权CDS息差收益率波动性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是一种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既具有信用风险缓释的功能,也是信用风险传染的媒介和载体。在CDS创新机制与交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CDS交易对手间信息不对称性、CDS创新扩散、CDS交易等不同的视角探究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机理,深入剖析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CDS市场发展及其信用风险传染控制对策制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公司债违约的现象不断发生,这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失。虽然我国创新了信用缓释工具(CRM),但其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已在国外发展成熟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引入中国,将会对中国公司债有何影响呢?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有关学者对CDS的分析、对比美国和中国CDS的发展情况,然后得出中国CDS对公司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给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Phillipp构建指数分布的信用风险传染模型,然而缺乏实证解释是其一大缺点,同时也阻碍理论模型的发展。本文从已有的信用传染模型出发,阐述信用风险传染机制,使用时变copula模型,对指数分布下的信用传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将违约传染因素分为公共因素和特殊因素,通过构建美元指数与美国CDS的时变copula模型,我们发现公共因素在影响信用传染上具有同向性,而特殊因素使得传染效应在大小上有所区别。表现在实证结果上即在危机时期,美国多类CDS指数收益率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同向变动,而在波动大小上显示出与大众越直接相关的类别的CDS波动更大,越不相关的则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6.
王康 《金融博览》2009,(7):34-35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美国洲际商品交易所(Intercontlnental Commodity Exchange,简称ICE)在自己的网站上非常醒目地公布了一条消息:ICE已经得到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的批准,将于今天开始进行信用违约产品(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的清算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培泽 《新金融》2008,(10):49-51
本文在综述信用违约互换(CDS)及其市场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危机对信用违约互换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指出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在防范信用风险有效性及金融工具设计、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近期CDS市场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信贷资产风险,稳健经营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国内已经推出,但是与之配套的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作为一种复杂的衍生品,CDS具有权益性、收益性、风险性和流通性等"证券"特征;CDS坚持合同自由原则,却打破合同相对性原理;具有保险的功能,却不受"保险利益"原则的约束。为防止CDS偏离风险缓释的轨道,应加快制定《场外衍生品法》,确立CDS监管的法律依据;限制参照主体和参照资产的范围,防止政策套利;严控后续转让与交易,削弱流动性;稳步放开市场,防止风险集中;实施中央清算,加强资信评级机构监管;完善信息披露报告制度,提高CDS透明度,加强投资者保护,引导CDS回归缓释信用风险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全球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均与交易信用违约互换(CreditDefaultSwap,简称CDS)有关,无论是2007年,赌次债崩溃获利数十亿美元的保尔森冲对基金,还是后来做交易亏损50亿欧元的法国兴业银行,还是最近亏损20亿美元的摩根大通,无一不是因为交易CDS而成为舆论焦点。这一事实也表明CDS的重要性及流行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主权信用违约互换的运作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频发,使得主权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本文分析了主权CDS的市场发展状况、运作及定价机制;考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主权CDS的行为;提出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启示。研究发现:(1)主权CDS息差变化受到了欧元区因素、本国因素、投机和代理对冲的影响;(2)短期主权CDS供不应求;(3)禁止主权CDS的裸卖空交易存在不合理性;(4)西欧主权风险外溢使得东欧及新兴市场国家的主权CDS市场波动加剧。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6,(14)
随着中国版的CDS推出临近,规范CDS的会计处理及报告尤为紧迫。本文首先对CDS进行了概述,然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逻辑,提出传统的CDS合约与裸CDS合约处理的不同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CDS走向场内交易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美国洲际商品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Commodity Exchange,简称ICE)在自己的网站上非常醒目地公布了一条消息:ICE已经得到美国证券监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券商经营活动中,在信用、市场规则、融资者与投资者等议题上面临特殊困境,核心体现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即信用风险转移和分散功能难以实现,信用债券市场发展迟缓。基于对已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现状的分析,券商从实务角度出发构建了涉及场外CDS业务市场准入、做市商交易、风险控制、会计、产品线、定价和业务监管等一系列制度。CDS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在海外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与场内股票、债券交易一并构成基础性市场。盲目对CDS的抵触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并无益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大规模的CDS合约交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放大了实际风险。然而,也不能完全否定CDS产品在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繁荣,尤其是有效对冲风险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已出现了引入CDS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欧美危机为鉴,就完善COS市场监管,以及国内引入CDS类似的产品后如何把握好金融监管与市场繁荣之间的平衡进行了相关思考,以期及早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实现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主权CDS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主权CDS是否影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几种观点和研究,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试图进行弥补。文章基于面板数据,在对样本区间和国家进行分组的基础上,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检验了主权CDS息差与国债息差的价格发现过程,此外还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了各国主权CDS息差之间的传染效应。结果发现,虽然主权CDS在价格发现过程中占据领先地位,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主权CDS与主权债务危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而各国债务危机之间确实存在传染效应。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有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如MBS、CDO、CDS等,这些金融创新工具形成了一条影响着美国经济兴衰的价值链。本文以次贷价值链的形成和断裂为线索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且对价值链上的金融创新工具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金融工具创新的两点启示:正确认识金融创新工具的利与弊;正确运用金融创新工具。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学术界对CDS相关产品的过度开发、定价缺陷以及风险管理进行反思;近年来欧洲各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频发,又使得主权CDS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中国2010年推出了被誉为中国版CDS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2016年9月,协会正式发布了《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真正推出了两项包含(CDS)在内新产品。信用风险衍生产品的前景巨大。因此本文通过CDS功能介绍,发展历程总结,阐述cds现状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使美国正陷入一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形成一股”腐蚀性”力量,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一时间金融市场上人人自危,陷入极度恐慌之中,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拥有158年历史的”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公司的股价一年内下跌近95%.最终不得不选择破产呢?市场普遍认为.过度参与合成CDO和CDS市场,是雷曼倒塌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传统的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互换等简单金融衍生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运作状态.而美国次贷危机中的MBS、CDO、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却出现了严重问题.与简单衍生品不同,复杂衍生品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陷,其运作机制又错综复杂,注定了其泡沫迟早会破裂.我们试从分析MBS、CDO、CDS等新兴复杂金融衍生品的运作机制人手,来看清楚美国次贷危机的本质,以吸取在金融衍生品创新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的描述和对内涵及发展可行性的诠释,分析了CDS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中国特色CDS产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