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致力做活九嶷旅游,特色农业,能人经济,交通运输,城镇经营等五篇文章,壮大了县域经济,带动了全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23.5亿元,年均增长11.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085元,年均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97亿元增加到6.1亿元,年均增长15.5%,财政收入增加到8336万元,年均递增5.8%。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4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3%高3.2%。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据悉,2007年中国工资增幅可能位列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这一目标,大力实施“农工结合、工业带动”、“三大亮点”和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9.2亿元,是“九五”末的2.2倍,年均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48元,比“九五”末增加5807元,年均增长16.2%。实现财政总收入6.9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亿元,是“九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长18%。  相似文献   

4.
杭锦后旗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总面积16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2万亩,辖9乡7镇,总人口31万,其中农业人口22万。2001年全旗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亿元;财政收入1.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5元。预计2002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可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分别增长7%和6%。  相似文献   

5.
财经     
《首都经济》2009,(10):11-11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巨变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平均增长8.1%,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相似文献   

6.
《开放潮》2001,(4):4-6
二十年改革开放,二十年励精图治。 厦门,这个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的东南沿海城市,20年来以年均18.6%的速度快速稳步发展,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1.2亿元,比1980年增长了29.3倍,人均GDP达到4650美元;工业总产值达775.8亿元,比1980年增长71.1倍;财政总收入91.5亿元,比1980年增长49倍;外贸进出口总额100.5亿美元,比1980年增长70.3倍;累计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114.5亿美元;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13元…  相似文献   

7.
融安县位于桂中北部,是全区49个贫困县之一。近几年来,融安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融安县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1%;财政收入完成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8%;固定资产投入完成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8.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578元,比上年增长18.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10元,比上年增长13.68%。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九五”时期,是顺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阔步前进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江泽民总书记“发展经济、振兴顺义”题词精神鼓舞下,全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九五”计划,全区两个明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2.9亿元,年均递增16.3%,比1995年增长1.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048.4元,财政收入达到14.4亿元,年均递增30.5%,比1995年增长2.8倍,人民生活全面实现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10元,年均递增9.2%。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78.4亿元,年均递增16.4%。  相似文献   

9.
《青海经济研究》2007,(3):13-19
一、青海财政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评价 (一)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取得可喜进步 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民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5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43亿元,“十五”时期,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比“九五”时期高出3.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087元上升到2005年10043元,  相似文献   

10.
汶上县是全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把干事胆识与科学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工业强县、化名县、生态优县”建设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明确目标,务实拼博,实现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6元,增长11.7%;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9.98亿元,较年初增加5.66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数据     
2万亿元 2006-2007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3%,比9%左右的预期目标高5.3个百分点,预计今年突破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4%,预计今年突破4万元,将达到2010年目标值。  相似文献   

12.
“十五”时期北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区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67亿元,年均增长18.5%;三级财政收入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5.6%;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是“九五”末的1.6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邵波  吴琪 《辽宁经济》1999,(9):18-19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一)发展总量。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达到6241个,比建市初的1985年增加2489个。其中乡及乡以上企业达到1032个,比1985年增加568个;从业人员109387人,比1985年增加58004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25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工业总产值68.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5年增长5.91倍,年均递增21.3%,资产总额59.51亿元,比1985年增长12.7倍,利税总额3.53亿元,比1985年增长5.66倍。…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煤炭,电力,纺织,冶金行业为主导,机械,建材,食品行业为支柱,三次产业相对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1992-1996年五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2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4元,年均增长11%,实现工业总产值236.3亿元,年均增长17.8%,实现财政收入8.53亿元,年均增长18.7%。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建国如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初年来,黑河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建国初期,我市经济基础极为薄弱,“一五”计划时期即195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有thel万元。到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H7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52年增长了20.5倍,46年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6.9%。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1.7倍、17.0倍和59.8倍,年均递增5.7%石5%和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16元提高到1998年的4op元。我市于1989年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  相似文献   

16.
朱宝莹 《发展》2011,(10):57-57
宕昌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总结继承过去扶贫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走出了一条资源整合、整片推进、综合开发,进而带动全县扶贫开发的片区开发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0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92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5.90亿元;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23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3元,比2006年净增790元;按旧扶贫标准计算,2006年以来,全县共减少贫困人口3.34万人。  相似文献   

17.
昭平县通过重点实施林板、水电、茶叶、城建和交通“五大工程”硕果累累,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商贸旅游业、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的新突破,经济发展全面驶上快车道。2004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0.5亿元,同比增长13.90k,;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亿元,增长165.1%;财政收入完成9866万元,增长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1890元,同比增长9.06%。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川沙县委、县政府把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带领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高度来认识,列为全县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坚持抓,反复抓,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1990年全县村级工业产值达到21.1亿元,比1985年的7.66亿元增长1.75倍.5年平均每年递增22.5%;村级工业产值在全县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34%上升到37.1%。集体经济总收入1990年达到21.05亿元,利润达到2.23亿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16倍和71%。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是大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时期,是各项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的时期,是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时期。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28.8亿元,年均增长18.1%,其中区属生产总值76亿元,年均增长20.1%;区级财政收入达到5.23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343元、7601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灵山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2.85亿元,同比增长9.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6.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1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