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价值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通过对WTO《反倾销协定》、欧美反倾销立法有关规定作一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关于正常价值的立法建议;正常价值是反倾销立法中至关重要的概念,是决定倾销是否存在以及倾销幅度大小的关键,亦是反倾销程序是否得以继续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定正常价值的标准和依据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2.
《广东大经贸》2008,(1):76-78
我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在国外应对倾销指控,在国内采取反倾销措施以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两个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亟需我们深入研究国内外反倾销的立法和实践,深入研究WTO有关反倾销的规则,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应用于我国的反倾销实践工作,不断提高我国的反倾销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已成为各国反倾销进攻的重点目标之一。从反倾销立法实践来看,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层次较低。这种状况与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极不相符。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此同时.与改革开放的历史相伴相长的国际反倾销浪潮却给我国外贸出口前景投下了阴影。国际社会频繁的反倾销调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今年又是我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的十周年。基于此.文章着重分析了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的相关情况,并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 关贸总协定1979年的《反倾销法典》实际上是关贸总协定第三条有关反倾销的实施细则,由于它仍然是笼统的原则规定,因而,各个国家反倾销的立法与实施不免存有变通的幅度与差别。 本文仅对欧共体和美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实施加以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实施反倾销对策提供法律参考。  相似文献   

6.
倾销的经济学和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经济加速一体化的当今世界,反倾销已成了各国保护本国工业、规避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保护条款的一大利器。本文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研究了倾销的认定和倾销的成因,倾销行为以及反倾销规则,从而对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以及企业的反倾诉讼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梅波 《开放潮》2002,(6):13-15
我国自1997年3月《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公布以来,也开始了我国的反倾销实践,几年来,我国受理的反倾销案件虽然不多,但毕竟表明我国企业已开始知道运用反倾销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中我们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我国反倾销立法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彭 《中国经贸》2008,(22):11-12
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安全的合法手段,是各国所公认的。作为WTO的成员国之一,与其他WTO的成员国相比,中国在反倾销的立法和实践都起步晚,也相对不成熟,因此建立健全中国在反倾销方面立法,既是中国作为WTO成员国的义务,也是更好的行驶WTO成员国权利的保证。本文将就中国反倾销立法,尤其是关于日落复审规则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孙婧 《特区经济》2011,(3):247-248
反规避措施是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是反倾销的扩展和延伸,是反倾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欧盟、美国都建立了反规避法律制度。时至今日,中国已跻身世界贸易大国的行列,随着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中国的反规避立法还显单薄与滞后。因此,研究、借鉴和应对国外反规避立法中的规则应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实践中的当务之急。同时,完善我国的反规避立法对于减少外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规避调查和收敛外国产品在华的倾销和规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淑贞 《特区经济》2006,(3):182-183
反倾销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然而,如果进口国不正确使用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就会成为进口国实施贸品保护的手段。这种情况下.反倾销措施的实施通常会受到一国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中,美国是仅次于印度的发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从1950年到2003年反倾销诉讼数量的变化,进而分析了美国的GDP、失业率、汇率和进口依存度和反倾销立法和行政的变化对美国反倾销调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平 《特区经济》2014,(4):141-143
反倾销是对一国国内产业的一种救济和保护,因果关系的认定成为反倾销案件是否立案,以及最终是否裁定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关键。从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和主要国家反倾销立法的发展来看,"主要原因因果说"和"原因之一因果说"一直在博弈当中,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实践倾向于采用"主要原因因果说",不仅有利于自身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长治有序,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反倾销条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反倾销条例》在中国入世之初及时制定公布,无疑为中国的幼稚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易受冲击损害的其他国内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反倾销条例》以1997年《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基础,参照国际惯例,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而制定,基本上反映了反倾销法的新发展,同时又结合我国国情,适应了入世之后我国反倾销立法与WTO规则接轨的需要。新《反倾销条例》中对有关概念作出了更明确的界定。如新增了“同类产品”这一概念,从而确定了反倾销调查范围、国内产业和进行损害分析的前提。在原《条例》关于“…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与欧盟、美国的反倾销法律制度相比,存在内容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等缺陷。因而,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四年后,面临国内外倾销与反倾销的严重态势,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  相似文献   

14.
规避征收反倾销税的行为使反倾销执法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反规避作为反倾销立法的延伸已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已建立了较完善的反规避法律体系。我国急需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现有的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15.
欧盟反规避立法与实践对我国有关立法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针对反倾销措施的规避行为大量发生,有必要制定反规避立法以打击规避行为、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秩序。我国的反规避制度非常简单、尚未成型、而欧盟有关立法较为完善,对欧盟反规避立法进行分析介绍,旨在发现对我国反规避制定完善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国际贸易领域,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极力倡导自由贸易,其出口产品以低价在他国倾销,另一方面又竭力利用WTO反倾销的有关规定并通过国内反倾销立法的不断完善来保护本国的贸易和工业利益.我国自从1978年遭遇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和盐类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以来,每年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呈急剧上升趋势.甚至于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将反倾销的矛头主要指向中国,这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反倾销已成为中国产品出口的"拦路虎",因而值得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传统的四个反倾销国家之一,也是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对其反倾销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我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本文分别对美国反倾销应用的概况、特点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由此为我国更好地制定反倾销的应用和应对策略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销是出口商谋求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竞争地位的一种手段,当今世界各国大都通过反倾销立法对外国的倾销行为进行抵制和制裁。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反倾销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本文将分析倾销、反倾销产生的根源以及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而对我国在反倾销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安全的合法手段,是各国所公认的.作为WTO的成员国之一,与其他WTO的成员国相比,中国在反倾销的立法和实践都起步晚,也相对不成熟,因此建立健全中国在反倾销方面立法,既是中国作为WTO成员国的义务,也是更好的行驶WTO成员国权利的保证.本文将就中国反倾销立法,尤其是关于日落复审规则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介绍了WTO中《反倾销协议》的有关内容、欧盟和美国反倾销的主要措施及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反倾销立法的若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