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鲁杰(佳能(中国)企业品牌沟通部副总经理):我们也想了解,从公众的眼光怎么看待企业做公益,是不是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这种事儿就行了?您先跟我简单说一下。  相似文献   

2.
石羽修 《浙江经济》2011,(10):57-57
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如果不跟人比,就无法认可自己的地步了。没办法,谁让这高悬的明镜上"公开公平公正"几个大字落满了灰尘呢?  相似文献   

3.
"喝碧生源,快给自己降降压吧!"想象一下,几个月后,公交车里充斥这句广告词的时候,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减肥茶也能降血压了?"这句广告词是虚拟的,但碧生源的野心却不假。"碧生源很有可能在年内推出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袋泡茶,这意味着碧生源将横跨保健品和OTC(非处方药)  相似文献   

4.
李延菊 《走向世界》2011,(15):58-60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了知识又能在适当的时候练习运用,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相似文献   

5.
芮群伟 《环球财经》2011,(1):119-119
“茅台酒为什么这么贵?”小丫头不解地问我。我当然不能跟她讲这是为了兼顾国家、企业、消费者、经销商以及投资者的利益——这是茅台酒厂对2011年1月1日起涨价20%的解释,连我这大人都没搞明白,何况丫头。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搞好企业的规律是一样的。我比较早地提出搞好企业与企业的性质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当时社会上都有一个观点说国有企业是搞不好的,为什么?因为你是国有性质的。我说,这个话不完全对,这个话我是最早在中央党校提出的。管理不能照搬,要"悟"我感觉搞管理的人比工程技术准,难在什么地方?它必须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7.
言堂  张达 《东北之窗》2012,(5):89-89
张贞慧说:"有人说我'傻',更多的人赞扬我'高尚'。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愿意做的事。"  相似文献   

8.
杜枫  刘兵 《走向世界》2011,(27):30-31
一位将近80岁的元老级人文学家在讲座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我因不知如何查资料而犯愁时,一个年轻的学生劝我使用谷歌的图片搜索,通过它获得了很大的帮助。我出于好奇搜索了我自己的名字,搜索之后出现了数十页的材料,其中有很多内容我自己也没有看过。"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价值     
刘锴 《发展》2011,(2):160-160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  相似文献   

10.
王欣 《走向世界》2011,(14):88-91
母亲节,又要到了。每次问妈妈想要什么礼物的时候,她总是笑笑说:别乱花钱了,一家人一起吃个饭吧!你是否也像我一样?虽不是远在天边的游子,但忙碌得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母亲眼神里的"常回家看看"也越来越多。也许,一家人简简单单地吃顿饭,就能让她老人家有一个好心情,那么,就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她选择一家不错的餐厅吧,不必奢华,但求温馨,只为让好心情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11,(6):20-21
重庆卫视改版,黄金时段不播电视剧,有人说:"这样能行吗?""搞那些东西干什么?"其实,这恰恰说明我们所做的是有价值的。正因为有意义,才会招致一些人的反对;如果做的事无关痛痒,他不会搭理你。我们所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三个代表",符合科学发展观,所以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薄熙来  相似文献   

12.
昂贵的讲座     
听一次讲座,就花出去了近5000块钱,是什么叫听众如此的大方?说的再好,我都可以不信,但你不能不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贵宾,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诸位分享一下过去多年来我个人在国民党执政时候的一些工作经验。我们先看一下现在台湾生产加工业的一些成就,这是台湾最新的资料。我们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大概一共占GDP的2.52%。我1982年从美国回台的时候,我们投资多少钱做研发,我不知道,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14.
白芷 《中国西部》2014,(8):144-145
一首十多年前的流行歌曲《我想去桂林》曾经打动过我。"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年少时,对好多事情心生纠结的时候不就是这样想的吗?事实上,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困难。  相似文献   

15.
曾经的校园     
张海青 《中国西部》2012,(9):120-121
当领导宣布学校撤并的时候,似乎并不觉得意外,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早已满天飞舞。走在街上碰到不甚熟识的人也会好奇地问起:"听说你们学校撤并了?"我只能说没有正式通知,谁知道呢。而今,我可以告诉他们的确如此了。心里说不出是怎样的感受,留恋?遗憾?失落?迷茫?还是有点兴奋?  相似文献   

16.
物价怎么了     
赵伟 《浙江经济》2011,(14):34-34
物价说涨就涨,即便在消费大众中可信度不太高的官方CPI数据也连创了新高,颇令一些"财经权威"预言家们尴尬,因为他们的预期一次次落空了。何以物价连创新高?何以权威预测连连失言?原因很简单,就在于没有摸准此次通货膨胀形成的真正原因,简单地拿西方理论去套,自然是搞不准的。  相似文献   

17.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10):76-76
那天是星期六,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在微博发了帖子,约了许多朋友上午到大黑山去踏青,下午顺路去大连大学看阿尔滨的一场球,是李明、迟尚斌和郝海东的PK。找出了一套旧运动服,穿上了旅游鞋,准备轻装上阵。可是在屋子里转悠了几圈也没走出去,冥冥之中,好像有个什么事情要做,什么事情呢?忘了。手机砰然响起,传来焦研峰的声音:"嘉树,你到了吗?那个艺术展览馆在哪啊?我在俄罗斯一条街转了半天没找到啊!"我被他问愣了:"什么展览啊?""马老的书法啊,马世富!我主持,不是还有你的讲话吗?"  相似文献   

18.
李麦  阿郎 《中国西部》2009,(2X):164-169
我不是写小说的。一直都没把自己当作是个写什么的,只有在报社做记者的时候,身份明确,现在不做记者了,想想令后,对于我来说好像也没什么可值得做的,只有回到人生的原点,认认真真做人。  相似文献   

19.
他们不懂什么叫谈恋爱,什么叫作爱情——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忠贞和承诺。要对着摄像机镜头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怎么也说不出口,只会说"愿天下人像我们一样,讲团结、讲情义,讲良心,要敢于担责任,自己说出去的话要一辈子负责到底。"这就是他们当年许下的愿——  相似文献   

20.
上一篇,我们谈了傲慢与猜忌。这一篇,我们来谈谈创业。最近,有弟子来看我,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他对我说,"我想创业"。这位弟子40多岁年纪,在公司里是个副总,但是上升空间有限。我问,这个年纪创业,你有什么优势呢?他说,我具备创业童子功啊,比如创业的性格、创业的能力以及创业的资源,这些因素在我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和积累,如今看来水到渠成。我希望做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