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用一句话来斛释牛根生的成功和蒙牛的超速成长,那就是: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牛根生个人在事业上的每一步突破,还是蒙牛的诞生、发展和不断超越,这些成功故事的背后,我们都看到牛根生的超常思维方式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力.我们从牛根生身上,感受到了一个创造型人才的典型特征,可以说,正是他的创造性思维成就了蒙牛.  相似文献   

2.
管理学上有种说法,当一个组织里的所有人,包括得利者和失利者都不满意时。这个组织就离死不远了。可能正因为牛根生让蒙牛很多人都满意了,所以才有蒙牛的今天。企业家的性格决定所在企业的操守和目标,这句话再次在牛根生身上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3.
日前蒙牛和老牛基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牛根生做到了两个“没一股”:第一个,在蒙牛所持的股份,没为自身变现一股,全捐;第二个,蒙牛设置期权,没为自身授予一股。  相似文献   

4.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牛根生的成功和蒙牛的超速成长,那就是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牛根生个人在事业上的每一步突破,还是蒙牛的诞生、发展和不断超越,这些成功故事的背后.我们都看到牛根生的超常思维方式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蒙牛”的品牌化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今,短短6年,“蒙牛”已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的领跑者。这无疑是一个奇迹!而带领员工创造这奇迹的,正是“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企业》2008,(3):74-74
蒙牛终于在香港成功上市了。牛根生带着这个成立于蒙古草原一个简陋两居室的企业站立到一个全新的起点上。随着蒙牛成功募集13.74亿港元,中国乳业的四大豪门伊利、光明、三元和蒙牛终于可以在资本市场共同对话,被各种问题困扰的中国乳业正在迎来格局巨变的前夜。  相似文献   

7.
宽厚者昌     
谁也不会怀疑,当今蒙牛乳业在乳业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1999年初,蒙牛创业时,当时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也没能逃脱继续受打击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  相似文献   

8.
1999 牛根生     
牛根生,一个在食品产业里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他的创业史充满了传奇和争议色彩。1999年,牛根生在无奶源、无工厂、无市场的窘境下、在老东家伊利的卧榻之侧创立了蒙牛。在蒙牛的刺激下,原本平静的中国奶业开始走向一个精彩纷呈、话题不断的产业时代。在许多人眼中,牛根  相似文献   

9.
人物     
牛根生:辞任蒙牛掌门人。大佬谢幕远去。6月11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其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今后将主要投人慈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到摩根斯坦利的提前离场,牛根生轻描淡写,“不过是换成了其他股东而已。” 大摩走了。2005年6月中旬,摩根斯坦利等3家机构投资者退出蒙牛,其所持蒙牛股权被另一批国际机构投资者接手。三年前进入,经历蒙牛的神速增长期,随后以高达5倍的投资收益退出,蒙牛;和三家机构联手勾勒出的这道漂亮  相似文献   

11.
提起蒙牛,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它的突然出现,仿佛一夜之间,蒙牛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为人们口耳相传,成为人们首选的奶制品之一。的确,短短4年,从无到有,蒙牛集团总经理牛根生和他的员工创造的是一  相似文献   

12.
宽厚者昌     
谁也不会怀疑,当今蒙牛乳业在乳业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与“光明”、“伊利”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在1999年初,蒙牛创业时,当时被伊利免职的牛根生,虽然“躲”在蒙牛的幕后,也没能逃脱继续受打击的命运。竞争对手为了封杀蒙牛,争夺奶源,蒙牛有的牛奶车半路被截,牛奶被当场倒掉。为了减少冲突和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牛根生很快制定了“收奶三不干”政策: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干(不建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干(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标准、价格不一致的事,蒙牛不干。同时,牛根生启动“中国乳都”的概念,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口号,在众多场合提到伊利时都把伊利放在自己的前边,在所有的口径上都将内蒙古所有的乳品企业打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烙印。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蒙牛赢得了政府的支持,使自己的命运和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大局捆绑在一起,抬高竞争对手的同时保护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李天田 《中外管理》2006,(3):94-100
有人问,蒙牛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本文至少让你看到,牛根生如何以近乎独裁者式的强势态度宣贯蒙牛的企业文化,有些做法让你吃惊,但你不得不佩服蒙牛文化落地时也那么勇猛、彻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蒙牛的高速成长堪称中国民营企业在不确定时代成功把握机遇的成功典范。回顾蒙牛的发展史,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企业是如何通过重新审视充满变化的外部竞争空间,整合企业内部生产经营过程,从而找到机会并奇迹性发展的。蒙牛的老板牛根生最初只看到了眼前的竞争对手怎样、品牌如何、如何打入市场,后来他发现实际上自已以前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自身生存空间中的布局、  相似文献   

15.
在蒙牛外国专家公寓园区里,N0.1为牛根生的1000多平米的别墅,百富勤公司送给牛根生的巨幅拿破仑横跨马背的画像.很显眼地挂在一楼大厅里。  相似文献   

16.
资讯评论     
牛根生式的成功越来越难了我是一家国企的管理人员,我对牛根生和蒙牛的成功研究了很长时间——因为我也有创业的念头,希望从牛根生的成功中总结出一些可以复制的经验。直到看到贵刊第13期的封面故事《别了,港湾》之前,我本  相似文献   

17.
“如果这件事情处理得不好,我这个董事长将引咎辞职。”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在自己的博客里第一时间回应“原奶中加三聚氰胺”。但是这一切已经太晚,蒙牛连同牛根生的价值一起被怀疑。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5,(1):40-40
<正>入选理由 2004年6月14日,牛根生带领刚过5岁生日的蒙牛终于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近14亿港元,造就了最豪华富翁团队。 2004年中国神舟五号载入航天飞船上天,第二天满天都是蒙牛的广告,所有的街头的TOP大的牌子全部都被牛根生买下来,包括终端。蒙牛以3.1亿元当上央视2004年新“标王”。  相似文献   

19.
一天晚上临睡前,先生喝完一杯牛奶后,一副发现了新大陆的样子告诉我说:“我才发现,最近你每天都给我准备了三餐牛奶。”我嘲笑着他的迟钝,“你没听说过,学习航天员,一天三杯奶吗?”蒙牛老总牛根生口头总是挂着很多口号,他在近日的一个会上做演讲时说“一天三杯奶,早餐奶、晚餐奶加酸奶”,听会人员都不禁莞尔:看,牛总又在适机地为蒙牛产品做宣传了。先行提出早餐奶,晚餐奶概念的是光明,因为其当时没能将推广跟上,反而令后来者居上,使得蒙牛的早餐奶和晚餐奶风靡于超市,这为牛根生的这个口号做了最好的注解。早先牛根生常说的口号是“城市多喝…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言论     
宁高宁:中粮需要明确新战略,年轻创业家的生活态度,蒙牛总裁牛根生的管理箴言,竺延风:远见是成功的基石,刘永好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