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框架下针对东盟内部成员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东盟与外部6个成员间已签署的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从关税减让、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两个方面,分析了RCEP区域整合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并运用GTAP模型预测分析了RCEP的建立对中国经济、贸易以及各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GTAP模型的类比结果显示,总体而言,RCEP的成功整合将有力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成长,提高中国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但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程度有明显区别。最后针对中国参与RCEP整合在路径选择、谈判议题、产业冲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全球汽车产量最大的国家,RCEP的生效实施将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产出和贸易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贸易现状及竞争与互补关系,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RCEP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出和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呈逐年上升态势,中国在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且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互补性较强。RCEP的关税减免将使中国汽车的产出与进出口额显著增加,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提升互联互通、投资和劳动力等因素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国企业要充分利用RCEP的降税安排,提升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积极扩大汽车零部件产品及电动车的出口,并做好应对贸易摩擦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RCEP囊括了东亚主要经济体、东盟十国和澳、新两个发达经济体,推动东亚、东南亚与大洋洲一体化大市场的形成,为中日经贸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中日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内贸易是近年贸易总体增长的亮点。RCEP协议的关税减让降低了两国贸易成本;原产地规则弱化了贸易成本放大效应;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规则强化中日供应链、产业链合作。文章采用GTAP模型,实证分析了RCEP下关税减让与贸易便利化的实施对中日货物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RCEP对两国GDP、社会福利、居民收入、资本回报率以及进出口均有正向影响,同时日本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高于中国;中日两国各产业产出情况表现出异质性,两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出均减少;双边贸易方面,中国对日机电产品进口迅速增加,日本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增加。因此,两国应做好产业应对策略,用好原产地规则,落实贸易便利化措施,紧握RCEP这一机遇,以促进中日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不仅有利于国家间商品与服务的流通,同样也会促进国内区域间产业与要素的转移,进而改变区域经济格局.本文以RCEP为研究对象,将标准GTAP模型与中国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no-TERM)进行有效链接,并设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宏观经济闭合政策情景,以评估RCEP签订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在三种贸易自由化政策情景下,RCEP的建立都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如实际GDP、居民福利及进出口等产生积极影响;RCEP的建立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截然不同,劳动力进一步向东南沿海区域转移,将加速"孔雀东南飞"的转移浪潮;RCEP的建立对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影响大相径庭:农业的多数部门将受益于贸易自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业部门、纺织服装部门、木材制造业及造纸业等将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订不仅有利于国家间商品与服务的流通,同样也会促进国内区域间产业与要素的转移,进而改变区域经济格局.本文以RCEP为研究对象,将标准GTAP模型与中国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no-TERM)进行有效链接,并设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宏观经济闭合政策情景,以评估RCEP签订对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 表明:在三种贸易自由化政策情景下,RCEP的建立都会对我国宏观经济,如实际GDP、居民福利及进出口等产生积极影响;RCEP的建立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截然不同,劳动力进一步向东南沿海区域转移,将加速"孔雀东南飞"的转移浪潮;RCEP的建立对不同区域不同部门的影响大相径庭:农业的多数部门将受益于贸易自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工业部门、纺织服装部门、木材制造业及造纸业等将受益颇多.  相似文献   

6.
RCEP的生效为中日双边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2013—2022年SITC分类下的产品贸易数据,对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和贸易结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运用动态递归GTAP模型模拟分析RCEP关税减让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日双边贸易在样本期间呈波动增长态势,导致贸易逆差波动变化;两国贸易结构主要集中在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杂项制品,表明两国在制造业和技术领域存在相互依存关系;贸易结构特征显示,中日双边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且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GTAP模型分析结果表明,RCEP的生效推动了中日贸易额增长,对两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福利产生显著影响;尽管中国在经济效应上的增幅较小,但中国对外贸易潜力更多体现在与其有更大贸易互补性的其他贸易成员国。  相似文献   

7.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印度是否永久性退出RCEP尚不可知,若在RCEP效果凸显后再度重返,则其国内贸易损益计算依据以及将对成员带来何种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GTAP模型对印度是否加入RCEP不同情形之贸易损益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RCEP生效后各成员的国家总福利水平及总产出水平都将高于生效前,与印度的成员身份并无必然关联,但印度的RCEP局外人身份将对其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若印度重返RCEP则不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发挥正向拉动作用,还会为其他成员带来更大的贸易增长效应;印度加入RCEP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外贸易逆差增大风险。为此,展望印度加入RCEP的前景,可以做出以下预判和启示:印度可能适时选择重新加入RCEP而非永久退出;印度重返RCEP可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中国应积极运用外交和经济渠道促使印度尽早重返RCEP,为中印双方未来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以RCEP为基础,充分考虑印度重返RCEP、与CPTPP融合发展、亚太其他国家加入”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使用标准静态GTAP模型预测各个一体化阶段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显示:一体化范围扩大能为成员国带来更多的正面宏观经济效应,但由于出口价格削减过度可能导致个别成员国出口额下降和贸易条件恶化;中国参与一体化产业的贸易额普遍增长,但由于一体化范围内的贸易增长量小于一体化范围外的贸易削减量,可能导致某些产业贸易额下降;除畜牧业及其他服务业外,参与一体化产业的产出在不同一体化阶段均可能由于国内销量或出口下降而减少。据此,中国应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区域国家合作把握一体化发展机遇,同时也需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以有效规避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希颖  刘敏 《价格月刊》2023,(12):78-86
基于2006—2021年中国向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双边经济规模、RCEP成员国人口数量、拥有共同语言、与RCEP成员国签署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在内的协定条款、RCEP成员国提升本国通信服务能力以及提高投资开放水平对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国人口规模增长以及双方拥有共同边界会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可从强化中国与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合作、进一步升级双边自贸协定等级、提升RCEP成员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水平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RCEP持续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国际环境下,RCEP伙伴国施加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中国市场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其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却有待探讨。基于2005—2020年中国对RCEP伙伴国出口贸易面板数据,构造拓展引力模型,实证检验TBT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RCEP伙伴国TBT产生的门槛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强于技术创新效应,TBT显著抑制了中国出口贸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RCEP发展中经济体,RCEP发达经济体TBT更为严格,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抑制作用更强。为此,中国应加快TBT相关条款磋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构建有效应对机制,从而发展出口贸易,以外需增长助推中国市场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各方关注焦点,其形成是趋势也是必然,在此过程中,关税效应无疑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关税结构现状和进口东亚国家分类农产品变化趋势,然后模拟中日韩和东盟建立东亚FTA情景,运用CGE模型分析不同部门关税减让对我国宏观经济,特别是农业部门产出、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进出口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模拟方案对我国地区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关税减让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并带来进口总量的增加;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除农产品降税对其产出有抑制作用外,非农部门降税可有效促进农业各部门的产出以及农产品进出口总体增长;此外,不同部门降税对地方产出增长存在较大差异,重工业部门降税较好促进各地方产出,但造成地区发展失衡。在关税战略实施中,需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以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周洁 《价格月刊》2023,(7):88-94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考察RCEP贸易的福利效应,发现贸易创造效应使得RCEP区域内的成员国增加出口值,对各成员国贸易具有正向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区域化视角,分析了RCEP对成员国贸易影响的理论机制,进而研究了RCEP成员国的贸易发展现状并进行实证分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向生产者驱动价值链方向转移、实现国内市场为导向推进产业升级、推进加工贸易向中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完善国内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海洋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对于中国海水产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RCEP逐渐成为中国海水产品产业的发展的主要手段。中国是世界水产品养殖、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中国一国就占世界鱼类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5%,出口到RCEP或从RCEP以外进口的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因此,RCEP生效对舟山海水产品产业发展具有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舟山海水产品产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也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国际贸易壁垒的阻碍。本文分析了RCEP对舟山市海水产品产业的影响,并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一年来,中国与RCEP贸易伙伴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0.8%。这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为区域经济合作增添了新活力,在世界经济整体黯淡图景下焕发勃勃生机。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方,中国高质量实施RCEP,与各方携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助推地区经济逆风前行。在全球供需扭曲、供应链不畅的背景下,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大大降低了商品享惠的门槛,让区域生产资源流通更为高效、顺畅。得益于RCEP广泛的“朋友圈”,进出口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产品和业务特点,充分利用原产地累积、经核准出口商等规则条款,合理享受关税优惠减让,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创造发展机遇。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对RCEP成员国来说,关税削减、贸易便利、要素流通等一系列实质性利好,正在为区域合作搭建新平台,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提速推进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谈判,这是引领经济全球化和提振后疫情时代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基于OECD(2018TiVA)数据库,创新性的以增加值贸易视角比较测度分析了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证检验了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静态产业内贸易主要在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区域内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动态演变和参与国际化生产层次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阶梯状特征;FDI、人均GDP、工业化水平、开放经济距离和基础设施质量是影响增加值贸易下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和行业异质性。基于此,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贸格局,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我国应积极采取促进中国与RCEP国家制造业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山东对外经贸》2001,(9):13-13
中国即将加入WTO,对信息产业的冲击主要将来自市场准入、关税降低等方面,但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TPP和RCEP作为同一时期存在于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区域一体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同时也存在着冲突与竞争。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贸易大国,TPP和RCEP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比分析TPP及RCEP中的有关内容,结合中国的贸易现状,深入剖析TPP和RCEP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为中国对外贸易今后的发展道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玉鹏  王茜 《财贸经济》2016,(4):116-133
政策不确定性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结果,会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门槛VAR模型和反事实分析实证考察中国政策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宏观经济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经济低迷时期,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冲击效应;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冲击效应.反事实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经济低迷时期,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提振消费者信心和刺激企业投资需求对产出增长产生正面影响;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信心和银行信贷渠道对政策不确定性的产出增长效应几乎无影响.该结论解释了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为何具有更为优异的经济增长表现,由此得到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在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时需明确考虑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实施过程对政策不确定性性质的影响,并依据经济所处状态适时转换公众预期管理思路和银行信贷规模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东盟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亚太地区的各个经济体通过“抱团”的方式增强亚太地区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贸易的话语权。本文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在亚太地区的经济规模以及各个成员经济体的产业竞争优势,运用GTAP9.0数据库和一般均衡模型,以逐步降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内部成员之间关税水平的方式,探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的宏观经济及产业产出情况。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内部关税水平的逐步降低直至零关税水平,成员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福利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国内经济产出增加、贸易条件得到改善,而印度和东盟的国内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负效应、贸易条件出现小幅恶化现象;同时,各个成员方的产业互补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