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大庆 《乡镇论坛》2013,(33):14-15
在苏北里下河水乡,有一座千年古镇——东台。这里的缕缕青丝能化为人们手中的绣线,绣出多种多样美丽绝伦的画卷。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东台发绣。  相似文献   

2.
蔡昌林 《中国就业》2011,(12):26-27
蜀绣,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四大名绣"。"蜀绣之乡"——郫县,为保护和传承蜀绣艺术,全力打造"郫县绣娘"劳务品牌,以"传承蜀绣艺术、推进产业发展、促进灵活就业"为思路,积极探索蜀绣产业与富民工程、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化运作,形成行内企业(含个体绣坊)过百,从业人员上千,相关产值过亿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以开发促保护,推品牌强产业,谋发展促就业"的具有郫县特色的劳务品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7,(3):61-62
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是"中国矿泉水之乡"吉林安图县"十三五"期间构建的重点产业集群之一。本文试对该县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要素保障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三条对策建议,促进安图县矿泉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众标准化》2009,(6):60-61
近日,东台发绣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在南京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该市首个获评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艺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南江县享有大巴山"百宝箱"之美誉,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银花之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结合南江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南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品牌具有集聚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域品牌的建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学者所关注。本文试图从"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入手,研判"景德镇学"的构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旨在以学科建设视野来探讨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呈现出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见证了经济强镇崛起的奇迹,而推动小镇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其中一只推手,就是品牌建设。品牌创建现象在中国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城镇品牌创建已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已是小镇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品牌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质量是品牌永恒的基石,质量创新是品牌持续的利器。在白酒行业历经多年的异常白热化竞争中,在中国石窟艺术之乡——甘肃,一个新的白酒品牌正在冉冉升起,这就是由甘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集几十名专家潜心多年开发研究和创新的“九粮滴”品牌.  相似文献   

9.
机床工具是温岭市四大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全市已有工量刃具生产企业1400多家,年产值达60多亿元。品牌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该市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工具名城"。但从全市工量刃具产业整体现状看,工量刃具产业还远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集群,还停留在块状产业阶段,缺乏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打响"温岭工具"这个区域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笔者分别从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明确品牌发展路径和完善品牌服务管理等四方面入手提出培育区域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大主要目标是要注重区域质量水平的整体跃升。区域协调与共享、区域创新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区域环境容量与绿色发展、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质量品牌打造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需要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困境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如何破除区域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区域经济新形象等问题是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质量强国与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大主要目标是要注重区域质量水平的整体跃升。区域协调与共享、区域创新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区域环境容量与绿色发展、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质量品牌打造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需要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困境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如何破除区域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区域经济新形象等问题是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质量强国与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大主要目标是要注重区域质量水平的整体跃升。区域协调与共享、区域创新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区域环境容量与绿色发展、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质量品牌打造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需要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困境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如何破除区域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区域经济新形象等问题是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质量强国与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提到中国建设质量强国的一大主要目标是要注重区域质量水平的整体跃升。区域协调与共享、区域创新发展、主体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与转型升级、区域环境容量与绿色发展、区域科技发展、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特色小镇建设与区域质量品牌打造等问题再次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实现质量提升需要关注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互联互通和差异化发展格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困境有哪些,着力点在哪里,如何破除区域发展质量提升的瓶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如何打造中国品牌、树立中国区域经济新形象等问题是以区域经济质量提升实现对中国经济带动式发展的重点问题。本期特别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上述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国建设质量强国与实现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4.
横县是广西典型的农业大县,既是全国生态环保示范区,也是建设"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典范。目前,横县已是举世闻名的"茉莉之乡",茉莉花属于横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被誉为横县乡村的"幸福花""致富花"。为此,文章以横县发展乡村品牌,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横县在发展茉莉花产业上仍存在自主品牌少,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短及缺乏国家级龙头企业等问题。由此,针对横县乡村发展品牌茉莉花远景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横县在建设"美丽广西·生态乡村"中如何注重发展乡村品牌茉莉花的战略对策,同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背景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以及中央提出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要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推动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品牌建设,规范产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显著、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促进园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在总结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观我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建设历程,区域品牌的形成路径主要有"品牌俱乐部型"、"市场自发演化型"、"政府政策主导型"三种,每种路径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是要发展好区域品牌给予其持续的发展动力,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升级,必须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即对内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内部合作竞争机制,对外要完善区域品牌发展的创新、服务、技术和政府支持等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为背景,以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利益诉求为目标,基于区域品牌发展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区域资源、利益诉求、共建意愿与共建行为,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问题。优越的区域资源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基础与出发点;利益诉求的实现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原动力;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建设主体不同的品牌协同共建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协同共建能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品牌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与品牌效应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重视角探索中国情境下驱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内在机制及外在联系,以期为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品牌生态价值分析与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品牌建设是这项系统工程推进的重要环节。"鄱阳湖"品牌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属性,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对其品牌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进行分析与定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有着先导和引领的作用。"鄱阳湖"品牌的构建,对于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和产业布局规划,以及生态理念的培育和区域产品的群体营销,具有多方面的功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啤酒产品同质化加重和啤酒行业并购愈演愈烈,区域啤酒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唯有加强企业的品牌资产构建才是最佳的选择。而品牌资产的构建关键是抓住"顾客的脑袋",顾客脑海中的品牌知识决定了对品牌的联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其次,品  相似文献   

20.
品牌忠诚度建设是品牌构建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品牌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该课题研究范围涉及易经、品牌、CPM三个领域,属于跨学科的创新型研究。该研究主要采用归纳、演绎等方法,提出和构建了全新的品牌忠诚度理念与模式,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品牌。力图为品牌忠诚度建设开拓一条以东方哲学经典著作《易经》为基础构建的,有别于传统品牌理论的中国的品牌管理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