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场、超市某些货品可以"以旧换新",而今保险市场也有这么一种说法.那么,到底是怎样一个"以旧换新"呢?  相似文献   

2.
今年央视"春晚"上,一句"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这是拷问公共政策有多大的道德勇气和正义力量,是以艺术的形式在我们这个社会共同体中讲道理。养老"双轨制"、"多轨制",社会保障存在着超国民待遇和非国民待遇,这样的公共政策讲不讲理先搁一边,我们不应悲观的是:这个春天里,公民们可以拥有最权威的传媒渠道,向我们这个社会讲道理和要说法。在这个春天里,我们与"两会"再度相逢。"两会"使我们充满希望和信心的理由之一,就在于她是一个最重要的讲理的参政议政和决策平台。执政党和政府在向公民社会讲理,公民社会也向党和政  相似文献   

3.
商场、超市某些货品可以"以旧换新",而今保险市场也有这么一种说法。那么,到底是怎样一个"以旧换新"呢?文字案例一:转换合同,保费变保障张女士今年51岁,15年前购买了一款为期20年的定期寿险,随着年龄的增  相似文献   

4.
黄光裕从入狱到宣判,几乎有两年时间.据报道,除了对"量刑过重、罚款过多"持有异议外,黄承认全部指控罪行.仅此一点,我们可以说,这是个铁案. 问题是,这个人、这个案子,能为后来的企业家们留下什么思考呢?  相似文献   

5.
析"爱"     
俞平伯 《银行家》2007,(5):132-134
名能便人,又能误人.何谓便?譬如青苍苍在我们头上的,本来浑然一物,绝于言诠;后来我们勉强叫它做"天".自有天这一名来表示这一种特殊形相,从此口舌笔墨间,便省了无穷描摹指点的烦劳了.何谓误?古人所谓"实无名,名无实",自是极端的说法.名之与实相为表里,如左右骖;偶有龃龉,车即颠覆.就常理而言,名以表实;强分析之始为二,其实只是一物的两面,何得背道而驰呢?一九二四年六月二十一日作于西湖俞楼.  相似文献   

6.
在购买生活用品时,细心的消费者会在产品包装上看到"由××保险公司承保"的标识。当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这个标识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利益保障呢?  相似文献   

7.
传奇 《时代金融》2012,(25):32-33
<正>近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关于"我国目前按照家庭计征个税不可行"的说法,使个税能否按照家庭计征这个话题再次被热议,反对者和支持者的理由似乎都很充分。  相似文献   

8.
"销售"这个词的定义,一百个人恐怕有一百个说法,简单表示,就是"出来卖的".不过卖的时间久了,就忍不住想研究研究,这个角色到底应该是干什么的?或者说干点什么事才算对得起这个光荣的称号.想来想去,还真想了几条,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为什么采用"元"作单位呢?一种说法认为,是从我国货币单位名称发展中演变而来.我国货币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货币的单位先后经历实物单位、重量单位等,最后发展到以"元"作单位.  相似文献   

10.
中华经济圈实行"中元"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元的启用,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不诉诸武力统一各国货币的先例,也给我们开启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四地的中国人,是否也能建立起"中华经济圈",进而统一使用"中元"货币呢?实行统一货币"中元"有无可行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