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2017年中央1号文件在强调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时指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动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与生态建设密切相关,它不仅为乡村振兴计划提出了新的思路,也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时,让美丽乡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以保存。接下来,本文以淮安为例,对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淮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探究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是我国为推动农村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发展情况。文章以福建省南平市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为着力点,以森林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突出森林生态、森林文化、森林康养等旅游项目,并针对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林业产业升级、拓宽旅游开发思路、打造休闲养生产业、加强产品特色宣传等森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建议,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旅游需求,推动森林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市场连接的途径之一。厘清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城乡要素流动过程及其机制,既是乡村旅游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遵循“过程—特征—机制”的研究思路,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城乡流动要素类型,总结要素流动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进而阐释要素流动机制。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带来的要素流动,既涵盖了人、资金、物资等基础要素,也涵盖了生态、文化等核心要素及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在乡村旅游的萌芽和启动、设计和建设以及运营和转型等发展阶段中,城乡之间的流动要素类型不断增加,要素流向从单向逐步转变为双向,生态和文化是关键要素类型。“需求牵引—价值耦合—市场推动—政策促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合理的流动能促进城乡要素互动以及乡村要素价值增值、类型增多、数量增长,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信阳作为革命老区,经济相对落后,但其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发展乡村,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抓手,但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文章在研究目前信阳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信阳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茜 《西部旅游》2023,(5):17-19
<正>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鄠邑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背靠秦岭,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基于此,文章调查了鄠邑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促进鄠邑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发展的新热点,是最具潜力与活力的旅游产业方向。为避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各个村镇可实行"一户一业态"的差异化策略。挖掘乡村潜力,打造产业精品,使乡村旅游进入蓬勃发展的高速路。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景区。一休闲生态度假村的典范:北京蟹岛  相似文献   

7.
"美丽乡村"建设为葡萄酒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背景,葡萄酒旅游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美丽乡村"政策和宁夏葡萄酒旅游情况进行梳理,明确了葡萄酒旅游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宁夏葡萄酒旅游发展存在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不足、葡萄酒旅游活动缺乏乡村特色、当地村民参与水平低、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弱等问题。应在葡萄酒旅游开发中加大乡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高当地村民参与水平、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发展葡萄酒旅游,把宁夏贺兰山东麓建设成为"物质美""生态美"和"精神美"的旅游胜境。  相似文献   

8.
正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混合发展是构建乡村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乡村环境、保护生态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借鉴英国威尔士乡村旅游所取得的经验,希望能为中国乡村旅游提供一些借鉴。一、英国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英国民谚:英国即乡村,乡村就是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始工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省黄石市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高黄石市乡村旅游产品附加值,满足武汉城市圈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需求。对此,文章按照“理论意义分析—现状问题透视—基本模型实证—发展路径建议”的研究逻辑,探究黄石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黄石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乡村要坚持以旅游绿色生态优先发展为主基调,开发以乡村文化和乡村特产为核心的乡村体验旅游。其中,旅游休闲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徐芹 《西部旅游》2023,(4):38-40
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景区开发模式单一、旅游产业链不完整等。乡村智慧旅游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旅游方式,具有信息化程度高、服务体验好和注重可持续发展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文章以乡村旅游为着眼点,探讨了乡村智慧旅游的理论基础、发展历程、重要特征、发展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路径,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是实现这一路径的重要方式。文章以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为例,阐述了发展生态旅游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了蓝山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蓝山县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以更大程度地发掘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实现农村新产业发展、生态和谐、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受汶川地震影响,都江堰虹口乡成为生态脆弱地区,用生态伦理观引导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意义重大。基于生态伦理学研究视角,通过对都江堰虹口乡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旅游者的实地调查,探索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未充分认识到自身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和义务,旅游开发利益分配协调不佳;旅游企业管理者生态伦理意识缺失、偏离,旅游从业人员生态伦理意识淡薄;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欠缺,忽视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旅游者生态伦理意识不强,缺乏对地方文化应有的尊重。为此,建议虹口乡地方政府培育乡域生态伦理风尚,协调各方利益;旅游企业应善待自然,提高员工生态意识;村民要树立环境友好精神,传承乡土文化;旅游者应坚持绿色消费,尊重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人们追求身心放松的需求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建设,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这些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相符合。文章以拉萨市林周县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林周县乡村的振兴路径。同时,也可对西藏其他相似区域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发展乡村旅游是市场经济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对旅游乡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明确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把旅游和"三农"相结合,"以旅促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旅游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一致。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彦琳 《旅游学刊》2005,20(1):63-67
本文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这个主题,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开发贵州省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分类讨论,指出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贵州省乡村旅游只有沿着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才有希望把贵州省建设顾国内、乃至国际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兴旅游业,文化创意近年来正在蓬勃发展,为传统旅游业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力,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整个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永春县旅游资源资源丰富,政策环境良好,但是面临着诸如缺乏科学规划与开发、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永春县大羽村作为探讨对象,对其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文化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极其丰富,再加上现代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乡村旅游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综合传统的乡村旅游来看,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延续好几十年的固有旅游业模式,旅游发展线路千篇一律,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文化内涵缺失、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严重阻碍乡村旅游的稳健发展。本文主要以郑州乡村旅游为例,全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郑州乡村旅游当前的发展现象,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创造性规划,旨在提高郑州的乡村旅游开发能够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天宇  高干 《西部旅游》2023,(24):72-74
<正>乡村旅游小镇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地方传统文化和民俗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通过强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河南力量。文章以河南省郑州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小镇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提取文化元素、探讨多种发展模式,旨在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小镇的发展建言献策,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夏倩 《西部旅游》2023,(24):1-3
<正>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得以快速发展,同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文章首先系统地阐述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关键要素,然后基于环境承载力定义及指标体系总结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和乡村旅游可持续评估指标,最后提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乡村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社区参与的管理模式、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服务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