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研究的十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有关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已成为研究重点,但总体上看,旅游景区研究还严重滞后于景区开发建设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发展中10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佳 《西部旅游》2023,(24):94-96
<正>文章从旅游营销与文化传播两个维度探讨了景区直播的作用与价值,指出景区直播作为旅游营销的一种新形式,丰富了旅游营销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同时,分析了当前景区直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优化景区直播的几点策略,以期提高景区直播对旅游营销和文化传播的价值,促进景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最近,网络与旅游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理论界出现了一些研究网络与旅游的论文,并且相继举办了较有影响的主题会议,例如:“中国饭店CRS与网络营销峰会”于2006年8月底在杭州落幕,“首届互联网与旅游管理、营销高峰论坛”于2006年12月底在北京召开。实践界也实施了一系列网络与旅游的项目开发和营销策划,其中。2006年10月杭州天畅科技有限公司以虚拟景区置换飞石岭景区49%的股权最为引入注目,世界上首例“以游戏世界里虚拟场景置换真实景区资源”在中国诞生。作为一个学者,在自己求学和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对乡村旅游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势头迅猛。但制约和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日渐突显。对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经营主体以农民为主的乡村旅游景区如何突破瓶颈,优质发展,是各个乡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针对乡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破坏资源、一哄而上、同质发展、GDP导向等共性问题,构建了景区"文化树"管理理论模型,并从微观角度提出了模型构建落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岂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游营销由单纯的产品营销发展到区域目的地整体营销已成趋势,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与大多数国家从国内旅游到国际旅游的常态发展轨迹不同,中国旅游业是先有国际入境旅游,其后国内游和出境游才蓬勃发展起来,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步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与此相应,中国的旅游产品必然有一个从景区、宾馆等简单的旅游设施到旅游带、旅游区域的建设发展过程,这使旅游营销从20年前行业层次的景区、宾馆独闯天下,发展到今天由政府组织、各相关行业、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目的地整体营销.  相似文献   

6.
当前,旅游营销由单纯的产品营销发展到区域目的地整体营销已成趋势,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与大多数国家从国内旅游到国际旅游的常态发展轨迹不同,中国旅游业是先有国际入境旅游,其后国内游和出境游才蓬勃发展起来,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步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与此相应,中国的旅游产品必然有一个从景区、宾馆等简单的旅游设施到旅游带、旅游区域的建设发展过程,这使旅游营销从20年前行业层次的景区、宾馆独闯天下,发展到今天由政府组织、各相关行业、相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目的地整体营销。  相似文献   

7.
虚拟旅游: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营销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迈入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旅游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科技的不断的普及,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同时也为景区营销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络文本的景区感知及互动研究——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茜  杨勇  布倩楠  许鑫 《旅游学刊》2015,30(2):33-41
不同类型景区在旅游产品线路的组合过程中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在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同时在游客感知中呈现出互动性机制.文章以上海市3A级以上景区(点)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关旅游网站和新浪博客的网络游记及官方旅游部门发布的要闻动态文本,研究游客感知角度和政府旅游部门宣传角度上海旅游景区(点)冷热差异,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游客感知下上海旅游景区(点)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官方部门宣传过程中上海旅游景区(点)间联动机制.进一步,在对上海市旅游景区(点)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营销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一个成功的旅游景区必须既为游客提供舒畅的旅游体验,又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性发展观念是造成旅游景区发展的两大问题的根源。忽视游客体验,产品就没有市场,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旅游开发就牺牲了未来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晓燕 《旅游学刊》2006,21(8):30-33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对事件旅游进行了研究,但对于旅游景区事件营销策划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飞机再次穿越天门洞的具体实例为出发点,采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旅游景区事件营销产生的背景及原因,对此次景区事件营销的误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了景区事件营销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网络和新媒体迅速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旅游方式和观念以及旅游目的地的推广形式都深受影响。重庆通过大热的短视频app"抖音",成为人们争相到访的网红城市,这让我们看到了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而广泛,成本低,交互性强等特点,这相对于传统报纸杂志,电视来说优势很明显,极大促进了旅游的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围绕新媒体背景下重庆旅游发展展开研究,希望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来发展重庆旅游。  相似文献   

12.
湖光岩风景区为湛江八景之首,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获得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同时,湖光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祭奠,既有文人雅士留下的历史遗迹和轶事,也有传承千年的神话故事。本文从湖光岩拥有的优秀自然环境资源入手,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分析故事对于提升旅游品牌的价值。通过对比其他景点的成功案例寻找湖光岩景区在故事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景区旅游的发展,并期望故事营销为类似的景区开发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各种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展示了其强大的作用,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出现的微博平台已经成长为数量庞大的网络社交软件。用户群体的数量以及社交网络体量之大,利用微博展开营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种基于微博的营销理论在不断丰富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酒店旅游中,发挥现在微博营销的作用,能够提高旅游酒店的经济效益,也能够更好的指导旅游酒店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现代微博营销在旅游酒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全域旅游内涵解析和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分析,针对绵阳市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以全域旅游发展的视角从全域景区提升、全域旅游环境优化、旅游营销策略和产业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在旅游方面的支出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我国旅游业逐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大量旅游小镇以及依赖旅游业发展的城市。但是,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的保护问题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参观人口的增加,很多景区的建筑以及生态环境被破坏,在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保护,这已经成为国内很多学者的共识。本文将立足于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分析旅游景区保护的重要性,探究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的策略,为我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应地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不少旅游景区由于经营理念落后、服务意识淡薄、市场定位泛滥,所以经营效果不理想,许多景区往往是昙花一现,多数景区的经营者是由其它行业转做旅游行业的,投资旅游景区时对旅游市场、经营、营销了解甚少。对于如何经营、什么是营销规划、怎样管理好景区,怎样做景区才能获得好的效益,才能在激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营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伴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带来,旅游营销环境也发展了变化,而要想提高旅游营销效率,促进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旅游营销的创新刻不容缓。本文就网络经济环境下的旅游营销创新作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导游职业能力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景区导游实践是提升导游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方式。韶山景区是湖南旅游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地区,散客地接导游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岗位,学生在韶山景区导游实践中核心能力要求突出表现为导游讲解能力、线路策划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营销能力,本文针对相关能力提出了导游服务提质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荆会敏 《当代旅游》2013,(10):65-67,70
随着自驾车旅游的发展,自驾车旅游市场日益扩大。以八里沟景区为例,在分析景区发展自驾车旅游市场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在食、宿、交通以及与有关单位合作等多方面的建议.探讨了景区开展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黄金周"旅游热的出现,很多人开始把旅游目的地放在乡村景区。乡村的旅游产业在快速的发展。为提高地方经济的效益,许多地方政府称"发展乡村旅游"为"扶贫"。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部分乡村的生态环境发展问题较为严重,很多地方没有健全的监管体系,造成了环境的破坏,也对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一定要坚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