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为976.5万吨/年,主要集中在北美洲、西欧及东北亚国家。亚洲地区因需求增速较快提振了产能增长。预计到2018年,全球环氧丙烷总产能将突破1300万吨/年,亚洲地区消费量将占全球消费总量近一半。截至2013年底,我国环氧丙烷产能达到211万吨/年,同比增长12.2%;产量约166万吨,同比增加13.7%;进口量下降较为明显,供应缺口仍存在,市场整体呈供小于求的局面。预计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下游需求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总消费量在247万吨,产能将达267万吨/年。随着国内丙烷脱氢和煤(甲醇)制烯烃等项目的大量投产,丙烯下游衍生品的产能增幅将远大于需求的增量,环氧丙烷市场也将进入产能过剩的行列,走势低迷将成为2014年市场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的陆续投产,甲醇制烯烃产业已出现产能大幅增长的发展势头。与传统石脑油热裂解制烯烃生产工艺相比,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即取决于煤炭价格和甲醇成本。据测算,在目前价格下煤制烯烃路线聚烯烃产品成本约为石脑油路线的80%左右,成本构成与石脑油制烯烃不同,原料成本显著低于石脑油路线。  相似文献   

3.
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开工运行的煤制烯烃工业装置有6套,合计烯烃产能为267.5万吨/年,在建、拟建项目近50个。相对石油路线制烯烃,煤制烯烃在生产成本上更具有优势,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更小。尽管我国乙烯、丙烯及聚乙烯、聚丙烯产量逐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需要。2013年我国乙烯、丙烯合计供应缺口约为2700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45.5%。煤制烯烃产业市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随着煤制烯烃产能、产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供应缺口不断缩小,市场竞争也将日趋激烈。煤制烯烃将经受生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考验,投资者应理性分析盈利空间,充分评估投资风险,切忌盲目上马。  相似文献   

4.
截至今年6月,我国5套煤制烯烃装置产能236万吨/年,预计2017年将达1900万吨/年,将极大缩小我国聚乙烯供应缺口,聚丙烯也将由目前的供不应求达到供求平衡甚至趋于过剩。2012年,我国11个煤制乙二醇试生产或在建项目产能达155万吨/年,但仍不能满足聚酯工业的需求,随着规划建设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到2()17年,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达400万吨/年,自给率将由25%提高到53%。未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将成为我国聚乙烯市场、石油基乙二醇市场的重要力量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2013年依然是聚丙烯市场的扩能高峰年,预计2013年底国内总产能将超过140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四分之一。未来聚丙烯产能快速扩充势必造成产量增长过快,而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增速跟不上扩能步伐必将令供过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随着煤制烯烃装置的不断投产,以及中东低价  相似文献   

6.
2014年,我国甲醇产能持续增加,新投产产能接近千万吨,总产能超过7000万吨/年,同比增长约20%,开工率总体维持在60%以上。在甲醇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中,甲醇汽油、二甲醚、甲醇制烯烃等新兴领域发展较快,平均增速达10.4%,而甲醛、醋酸等传统下游领域发展较慢。2015年,煤基甲醇制烯烃的市场需求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甲醇价格,与之相对应的是,原油市场也将间接对甲醇价格产生影响。预计,原油价格反弹修复的过程不会太远,甲醇价格也将在春节后拉出反弹行情。期货市场方面,随着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甲醇期货市场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增强,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世界乙烯总产能达约1.62亿吨/年.世界主要地区乙烯装置建成投产进入间歇期,新增乙烯产能大幅减少,合计净增产能约300万吨/年.前10名乙烯生产国排位印度大升日本大降.2016年,全球乙烯需求增加约520万吨,达1.53亿吨左右.世界乙烯供需偏紧,价格先扬后抑,装置开工率回升.乙烯原料价格下降,石脑油裂解继续受益,煤制烯烃已不具备优势.世界各地区乙烯发展各异:美国一些新建乙烷裂解装置即将建成投产,乙烯产能有望大幅增长;欧洲乙烯业调整告一段落,部分地区乙烯市场偏紧;日本乙烯产业继续调整,按计划关闭落后装置;印度、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继续推进乙烯工业发展.预计2017年全球乙烯将迎来不少装置集中建成投产,产能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当年新增乙烯产能将达750万吨/年以上.未来全球产能增长总体仍将落后于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煤化工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积累以及工程示范和推广,在产业关键技术突破、重大装备自主化研制,产品品种开发和生产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013年,煤制油投产项目产能282万吨,产量17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254万吨,产量18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90万吨;已投产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产能27亿立方米。煤化工投建项目如火如荼,但煤化工技术上并没有跟上这个节奏,产品"同质化"严重、已有技术可靠性和项目经济性有待验证,受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压力加大,行业前景并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发展新型煤化工需要做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政府和企业应该放慢些脚步,更冷静理性地审视现代煤化工的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2016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负荷进一步提高,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6377万吨/年,产量为1465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25万吨/年和507万吨.布伦特油价跌幅远大于乙烯价格降幅,裂解乙烯利润维持较好水平,聚烯烃产品价格回落,毛利提升.中国乙烯产能净增14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261万吨/年;乙烯产量为2150万吨,上年比增长10%;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875万吨,比上年增长3%,增速低于上年,直接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行业去库存.受油价处于低位的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好于2015年.2017年,全球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工业进入产能高速扩张期,预计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约1.72亿吨/年,石化贸易格局将发生转变.中国石脑油路线的乙烯装置再度回归,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2450万吨/年,乙烯消费增速将恢复性上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价下跌和煤化工产品竞争力减弱,煤化工正悄然降温。据中国石化联合会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当时全国在建拟建的煤制烯烃、煤制油和煤制气产能分别高达2800万吨、4000万吨和1500亿立方米;但以目前开展前期工作和正在建设的项目推算,到"十三五"末,我国煤制烯烃、煤制油和煤制气有效产能很难突破1500万吨、2000万吨和680亿立方米,较预计产能锐减一半。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以煤热解为龙头的煤炭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2014年我国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迅猛发展,供给侧改革、环保督查、能耗双控、碳双控等政策实施,国内甲醇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增强,需求重心继续向石化替代领域方向发展,甲醇市场7年周期性走势愈加明显:2008~2014年为第一个7年、2015~2021...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甲醇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为350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为2092万吨,然而,产量仅为1574万吨,装置开工率仅为45%,进口量达529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甲醇需求量在4000万吨左右,而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年,届时产能将过剩1000万吨左右。考虑到中东廉价甲醇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国内甲醇过剩量将更大,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建议:1)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2)推进甲醇燃料合法化,消化过剩产能;3)在沿海地区发展甲醇制烯烃产业,以减少进口甲醇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国内烧碱产能共计3412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量达到2466.2万吨,比上年增长16.2%;聚氯乙烯(含糊树脂)产能共计2162万吨/年,全年累计产量为1295.2万吨,比上年增长12.5%。从产能规模来看,预计2012年国内氯碱行业的装置能力仍将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聚氯乙烯和烧碱的产能增速有望达到甚至突破10%的水平。面对2012年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持续增长的产能规模、日益严苛的产业调控政策以及难以有效支撑巨大供应量的下游行业需求,均预示着氯碱生产企业"微利经营"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世界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6.5%,好于上年.全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5749万吨/年,产量为13631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400万吨/年和437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提升速度放缓.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增长.乙烯价格回升,裂解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多数下游产品仍受供应增长打压,价格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净增271万吨/年,总产能达到206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819万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587万吨,增长4.9%,较上年明显回落.受油价快速下跌影响,化工行业利润增长受到抑制.2015年,世界石化工业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亚洲及中东地区石化产业占比提升,石脑油裂解乙烯毛利将继续保持较好水平,CTO、MTO装置陷入困境.中国多数石化产品产能增速放缓,煤化工成为乙烯产能增长主要动力,石化产品消费将保持中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石油焦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用于制石墨、冶炼和化工等工业。2013年我国石油焦产能达11845万吨/年,同比增长7.3%,总产量2477.3万吨,中石化所属炼厂在装置产能、产量方面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石油焦总产量的54.7%。2013年我国石油焦表观消费量3169.3万吨,同比增长9.2%,表观消费量逐年递增主要受焦化装置产能的扩建以及下游电解铝、玻璃等行业需求日益增加所带动。2014年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年,国家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环保、能耗、技术等方面要求将更加严格,而我国石油焦供大于求的局面或将持续,市场整体运行难度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6.
正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项目是目前中煤集团最大的煤化工项目,主要有360万吨甲醇/年、135万吨/年煤制烯烃化工项目。其中,烯烃生产中心负责全厂的MTO、烯烃分离、PP和PE、C4综合利用和罐区装置的生产工作。2012年公司入职141名员工,多属刚毕业的新员工,没有生产经验。而建立一支基本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高的煤制烯烃人才队伍是保证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基本前提。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结合企业实际,确定煤制烯烃生产行业新员工  相似文献   

17.
<正>一旦未来国际原油价格复苏至80美元/桶以上,我国甲醇制烯烃将具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强烈冲击传统石脑油制烯烃路线。烯烃(乙烯、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烯烃需求逐年增加,当量缺口不断扩大。2015年,我国烯烃整体需求达到6800万吨/年,而国内产量只有3800万吨/年,市场缺口都要依靠从国外大量进口来弥补。随着近几年我国煤化工的兴起,引入了新的烯烃生产工艺——甲醇制烯烃(MTO),为我国烯烃供给提供了更多选择。我国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球环氧丙烷生产能力约954万吨,预测未来几年需求年平均增速为5%,亚太区将是环氧丙烷产能和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12年,中国环氧丙炕产能达188万吨,同比增长8%,表观消费量200.5万吨,同比增长22%。预计未来5年,中国环氧丙烷产能扩张将超过200万吨。虽然新增产能较多,但市场对高性能以及绿色环保的聚醚产品需求量也大幅提升,因此对原料环氧丙烷依旧存在需求缺口,2015年中国环氧丙烷的需求量将达到284万吨。全球范围长期来看,环氧丙烷市场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机原料,预计今后5年,全球苯乙烯供应和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低于前5年,产能年均增速降至1.3%,而产量及需求的年均增速为2.4%,预计到2016年生产能力将达3940万吨/年,需求达到3444万吨。我国苯乙烯产能扩容迅速,2011年可达580万吨/年,下游PS、ABS、SBR需求强劲,国内供不应求,企业新扩建积极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世界己二酸产能达350万吨/年,同比增长15.5%,当年消费量约290万吨,今后几年,全球己二酸市场需求有望以年均约2.5%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320万吨,届时产能将超过380万吨/年,产品供应充足,亚洲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且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中国。2009年中国己二酸产能为60,5万吨/年,当年表观消费量达50万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使己二酸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12年需求量约达到65万吨,而届时生产能力将达到91.5万吨/年,我国己二酸的自给率将有较大提高,并且供应过剩,因而今后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