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海,旅游是舟",以奥运会为旅游吸引物的奥运旅游不仅是对竞技体育的观光旅游,更是对地域或民族文化的休闲旅游;奥运会既是世界各国体育文化的盛宴,也是举办国及其城市地域或民族文化的窗口,中国2008奥运亦然.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由于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地区对景区进行了区域规划调整,大力推进旅游区商业化开发,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各个旅游区在规划上缺少地域文化特色。各个旅游区都存在雷同现象,商业化气息浓重,破坏了景区原貌。所以,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区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内旅游区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的进行旅游区规划。  相似文献   

3.
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以满足民众更高层次精神文明需求为前提,达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湿地公园规划中的重要课题.针对生态文明理念下湿地公园规划进行研究,以求探究融合生态、文化、休闲等多方面的湿地公园规范方式,为生态文明理念下湿地公园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代表着不同地域、国家以及民族的特点、历史形态等,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趋同化"日益严重。很多室内设计被国外很多的风格特色所取代,失去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研究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影响,可以更好将优秀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进行传承,从而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背景思考从粗放型城市化向"以质量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转变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生态特色的保护和提升上升到了十分紧要、刻不容缓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GDP增长仅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最基本的量化指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文化认同感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深层次地探讨如何营造以人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旅游项目规划评审是旅游项目规划中对规划单位规划和设计的旅游系统、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和可持续旅游等规划内容是否合乎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专家论证阶段,是旅游项目规划中规划成果质量的控制与优化的一个阶段,因此其意义非常巨大。然而,我国有关部门虽然遵照执行了国家旅游局颁行的《旅游规划通则》,但仅仅局限在"旅游规划上报审批前组织专家评审,征求各部门意见"这一层次上。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是旅游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和培育下,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选取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高关注度文献、关键词、作者、期刊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结合生态旅游实践发展,将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和理念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深化阶段的研究主题更丰富,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战略的联系更紧密。最后,从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构建、生态旅游地健康价值与知识内涵、典型地域系统性研究、市场规律与培育、生态旅游影响及其演化规律、与地域文化互动融合、管理技术与社区参与7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文学中,韩少功与迟子建的创作都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意蕴,在现代化社会中对于现代性社会工业文明的反思,并表现出明显的"自然复魅"的生态意识;韩少功的创作更具有南方文化场域下的特征,迟子建的创作则多具有北方文化的色彩,因此二者作品的神秘性被南方的"楚巫文化"和北方的"萨满文化"所笼罩,在"寻根"过程中,导致二者叙事风格有所差异,韩少功的创作表现出批判为主辅有温情,迟子建则是田园式的温情夹杂着冷峻的批判,在对于"异化人"的刻画上,也呈现出由于作家身份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传统村落转型发展势不可挡。如何在保存和延续自身文化基因的同时,又能重构文化生态以适应新环境变化,避免产生多元化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是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核心任务。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研究相关文献,结合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制度与实践,从文化和生态系统耦合的视角,全面梳理传统村落文化生态概念体系,深化和完善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内涵、文化生态系统演进过程、文化生态平衡调控和文化生态适应性管理等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提炼传统村落文化特质与文化核心的思路、评价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的方法和优化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区域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以期系统地解决传统村落文化生态失衡问题,从而推进文化生态学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在地化研究,有助于中国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莹 《西部旅游》2023,(20):11-13
<正>城市文化是一种以城市为载体的文化形态,文旅融合为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每一座城市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都要充分、深入地整合地域文化元素,借力文创设计与表达,增强城市魅力,推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产业兴旺。对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城市文创发展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元素进行识别、挖掘和创意性转化,实现以文塑旅、以文促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晨  朱兹  安宁 《旅游学刊》2014,(7):68-76
该研究基于文化环及其拓展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凤凰古城作为文学旅游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结论指出:(1)沈从文及其文学作品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中的"湘西世界",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所构建的"现实中的边城"与旅游者的"口碑中的凤凰古城"共同构建了"想象中的凤凰古城",即待阅读的"凤凰古城文本",并使这一文本公共化;(2)作为文化消费者,旅游者在文学旅游地的构建与重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联系整个社会文化建构过程的纽带。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建构模型,以期对旅游地的文化生产和消费相关研究及具体应用进行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适应性量化评价是判别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能力、应对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基础与前提。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本文从评价指标筛选、影响因素识别、分析方法匹配等方面,完善文化生态“失衡-适应”分析框架,并以宁德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文化生态失衡是文化生态系统应对内外部冲击所产生的暂时性失调现象,其本质是文化适应生态环境能力的下降;文化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文化生态的形态、内容、传承3项适应性,评价对象既要包含居民、游客、非遗传承人等适应主体,也要包含土地、传统建筑、基础设施等适应客体;从实证区域看,传统村落文化生态适应性呈现“强适应性-无失衡”“中适应性-单项失衡”和“低适应性-多项失衡”等特征,在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中,发现自然因素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人文因素中的到县城中心距离与地域文化等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正逐步兴起,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响亮提出"旅游立县"战略,发动"全民兴旅",促进"全业融合",打造"全景梅山",把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开发、农民就业增收等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此,本文把视角聚焦于文化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创新路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实践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凌 《旅游学刊》2020,35(3):9-11
一、文化与旅游的讨论:日常生活与消费的视角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转向",社会科学开始研究经济领域中的社会文化变化和文化理论,文化研究因而被引入多种学科的讨论中,包括旅游。早期对于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的讨论充满了张力,比如认为当文化价值为了游客便利消费的需要而被商品化为旅游产品时,其文化价值或是被削弱,或是被破坏了。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及文化旅游形态机制,分析生存、生境、文化互建共生的网状互动模型结构,研究具有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首滇池特色的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生存发展的交互牵制机理,构造滇池湖泊流域文化旅游品牌,生态保护机制,文化传承模式;以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域发展为一体的互建共生、交互发展机制为核心,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为实际,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规律,体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研究高原湖泊特色鲜明的滇池流域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生态多样性和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文学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文化自信。要想建立现代文学的"文化自信",首先要正确认识现代文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然后再讨论现代文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本文从现代文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入手,分析现代文学"文化自信"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的优良文化.而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鞋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婚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鞋不仅是一种服饰,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民俗风尚等,这充分体现了鞋的综合文化性.以"鞋"为媒介从传统文化、传统表现形式、现代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等若干方面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婚庆礼品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如今,人类交通出行方式和生态自然条件存在矛盾与冲突,加之水资源环境的日益恶劣,面对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国城市滨水绿道景观建设。本文从滨水绿道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原则。讨论了城市滨水绿道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立,为城市滨水绿道景观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城市旅游的灵魂和特色,也是一个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城市旅游视觉形象设计应充分研究地域文化,并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中的视觉符号,概括和反应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当下蓬莱旅游视觉形象设计的现状和困境出发,探索地域文化对蓬莱城市旅游视觉形象产生的作用,提出了地域文化与蓬莱视觉形象设计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为传承蓬莱城市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提高蓬莱城市旅游品牌竞争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旅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业的要素融入当地特色文化相关产业和领域可以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共同进步,因此,本文基于"互联网+"模式下探索了洛阳文化旅游,构思实现了"探洛文旅传媒平台",为推进洛阳文化的传播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