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以"人人贷"为特征的校园网贷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对中国药科大学在校学生校园网贷行为的现状分析,发现校园网贷平台存在着风险控制能力差、虚假宣传、引导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和心理等问题,应通过加强网贷平台风险管控、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加强行业监管等措施来进一步规范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风潮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P2P类校园贷金融凭借其方便、快捷、门槛低等特点快速占据校园市场,但同时校园贷的发展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我们依托九江各大高校样本,通过调查当前校园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行为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得出大学生网贷行为发生与P2P网贷平台诱惑力度、学生月收入状况、消费习惯、创业资金需求、羊群效应等有密切联系,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网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受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网络借贷业务也迅速兴起,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司以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客户,开展了校园网贷业务。校园网贷业务在帮助大学生应对消费、培训、创业资金困难的同时,也造成了种种不良后果。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参与校园借贷的原因,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的风险,并提出了进一步监管校园贷,防范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崛起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产物"校园贷"产生,并在大学网络信贷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见诸报端,甚至发生了一些大学生无力还款而自杀的惨痛悲剧。如何正确认识"校园贷",防止类似负面事情的再次发生,已经成为高校以及高校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此,分析了校园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校园贷"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既能够满足大学生对金融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在"校园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危害大学生的"高利贷""裸贷"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良性发展,因此,要切实解决大学生"校园贷"的乱象,高校就要从纠正学生消费观念、增强大学生的金融管理知识、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民间借贷行业依托互联网推出的"校园贷"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大学生深陷"校园贷"危机的事件也屡见报端。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行主流校园贷平台的信息分析与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概况两方面,来探究"校园贷"存在的合理性和风险性,为有关部门规范校园贷行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为大学生的消费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稳定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校园贷"问题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指出"校园贷"有需求市场、校园网络贷款机构经营不规范、不良借贷平台"挖坑"逾期后"暴力催款"、校园网络贷款机构间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等问题,从而提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学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和学生应自身抵制,提高个人风险防范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的民间借贷相比,大学生校园网贷存在较多的民事法律风险,尽管校园贷已暂停,且银行已对大学生贷款“开正门”,但囿于种种原因限制,难以灭绝,多数平台改头换面,继续校园贷。目前缺少专门针对大学生校园网贷的民事法律规范,相应的近似法律依据有《民法典》及政府部门规章的相关规定。大学生网贷民事权益保护涉及面广,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民事主体地位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缺乏纠纷解决机制等。未来需要加强大学生网贷行业协会建设,规范校园贷网贷平台,进行金融创新,加强对平台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恢复校园贷产品,使校园贷真正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保护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校园贷开始兴起,而且由于一些网贷平台的门槛低和虚拟宣传的原因,诱惑大学生超前消费,导致大学生还贷压力过大,甚至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悲剧发生。因此,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了解校园贷的潜在风险,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增强自我防范规避风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校园贷在大学生群体中慢慢发展,以"蚂蚁花呗"为代表的借贷平台出现后,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受欢迎并迅速发展。本文以"蚂蚁花呗"为例,简要分析大学生参与校园贷的现状,就蚂蚁花呗的特点提出在使用这类借贷平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8,(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校园贷"自杀现象频繁爆发,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的稳定性,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校园贷"在高校盛行,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因此,加强"校园贷"的风险识别和防范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大学生"校园贷"的现状调研,然后分析"校园贷"法律风险,最后尝试提出"校园贷"的防范对策[1]。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不断完善,新兴金融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其中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火爆各大校园。但由于大学生网贷风险识别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弱,常常陷入校园不良网贷的圈套,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恶劣影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研究大学生校园贷款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及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治、规范校园网络贷款平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尤其是P2P网贷行业的发展。2015年以来,4000多家P2P网贷平台运营出现问题,给众多的投资人带来巨额的损失。对我国P2P网贷平台近年来发展情况及问题平台进行了统计,进一步分析了P2P网贷行业"跑路潮"的原因,提出了防范P2P网贷行业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金融(ITFIN)时代背景下,继电信诈骗后,校园网贷之风兴起,为了追求奢侈物质生活享受,部分女大学生进行"裸贷"等,更有甚者,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位在校的青年大学生郑某为了偿还因网上博彩与炒股所欠下的负债而借用、冒用身边他人信息进行小额网贷等,最终却致使其背负了58.95万元巨额债款,而后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校园贷"变成了"亡命贷",其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和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中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贷款行为给校园安全带来恶性影响,为了防范不良网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危害,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水平,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基于对大学生校园网贷消费行为分析,通过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对大学生金融风险教育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间借贷也搭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发展形势变得丰富起来,网络借贷成了现代社会中非常普及的一种借贷方式,普及程度已经到了大学生都能轻易借贷的地步。不良"校园贷"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阐述了大学"校园贷"产生的原因及大学"校园贷"业务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大学"校园贷"的研究对策,努力抵制不良"校园贷",还大学校园一个纯净美好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消费物品的极大丰富,大学生消费日益呈现多样化特征,日常支出明显增加。大学生正处于金钱价值观的建立阶段,消费理念与消费心理尚未成熟,部分大学生在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诱导下利用网贷平台筹集资金,满足自身消费欲望。针对于校园网贷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各相关方面应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网贷,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8.
当大学生贷款遇到互联网,遇到p2p时,就形成了现下流行的大学生网贷,这种大学生网贷既提高了大学生的贷款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贷款需求,也客观上带来了很多问题,尤其随着"裸条借贷"惊现大学生群体之中,如何正确评价和引导大学生网贷又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大学生网贷,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宽容和接受。我们要看到大学生网贷积极的一面,也要防范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正确引导大学生网贷合理规范发展,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精神,同时也要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提高网络信贷公司的自我监督能力,从而让大学生贷款与p2p更完美的结合,更好的服务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2006年,P2P网贷模式引入中国,2007年,第1家P2P网贷公司成立,之后我国P2P网贷公司数量剧增,形成迅猛发展的态势。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问题也逐渐显现。我国P2P网贷公司信用环境欠佳、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性差,从业人员专业性差、流动性高、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监管体制不科学。P2P网贷公司应建立第三方征信平台、改善行业信用环境,加强P2P网贷公司特色产品研发,强化风控管理、加强风险机制建设,维护系统安全,加大监管力度,助堆网贷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贷款方式日益多样化。"校园贷款"虽满足了大学生经济需求,但大学生在风险防范方面疏忽大意,易陷入校园贷旋涡。文章选取阜阳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大学生校园贷现状,从政府、信贷平台、学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校园贷的问题及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为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完善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