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财贸研究》2020,(2):57-67
构建一个包含"统账结合"养老金制度的跨期迭代模型,基于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模拟老龄化对2020—2100年中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并考察为维持59.2%的目标替代率应如何调整企业和个人的基本养老金缴费率。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替代率大幅度降低;为维持目标替代率水平,需要大幅度提升缴费率;实施延迟退休能够显著降低为确保目标替代率而不得不提高的缴费率。有鉴于此,中国应综合实施延迟退休、调整缴费率的联动政策,在控制缴费负担、减少效率损失的基础上实现目标替代率,确保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养老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目前存在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养老金的沉重负担和不合理的退休制度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延迟退休会对青年人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的结论。但这种负面影响不是绝对的,延迟退休对青年就业的挤出效应会随着老年人和青年人工作行业的集中度、工作岗位的替代率以及性别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文章并没给出具体影响的大小。根据所得而出的结论,文章从降低替代率、制定平等的退休政策和兼顾特殊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2015,(14):90-91
本文将以养老金缺口问题为视角,通过分析现行退休制度、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养老金缺口现状来探讨延迟退休政策背后的根源。养老金空账问题成为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迫切因素,根据养老金收支现状、产生缺口的原因可以得出养老金缺口更多的是因为养老金体制不健全导致。因此延迟退休年龄的设计究竟对于填补养老金缺口方面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待考量,完全依靠延迟退休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而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缓解养老金收支矛盾应更多地通过加大国有资产划拨力度以及实现对现有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并且扩大投资范围。  相似文献   

4.
赵修文 《商场现代化》2007,(14):341-342
<正>我国养老金的替代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员比较清苦,更有少数人十分拮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必要对替代率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做深入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设备越来越先进,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社会养老基金收支平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养老金"空账"问题的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社部已经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点指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制定渐进式退休年龄政策。文章研究居民是否同意延迟退休,旨在客观地得出是否同意延迟退休与什么因素有关。针对延迟退休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利于相关部门落实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教师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与公办教师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民办高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文章初步探讨如何通过发展补充养老金来提高民办高校教职员工的退休待遇水平,阐述了为民办高校教师设立补充养老金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补充养老金制度的设立原则,并给出了发展补充养老金的具体举措建议,对民办高校养老金制度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本养老金合意替代率是指能使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发展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从需求方面来衡量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数量指标。基本养老金潜在替代率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所能提供的最大限度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从供给方面来衡量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数量指标。基本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是在养老保险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优化模型是三种养老金替代率对接。根据优化模型对三种养老金替代率做了测算,提出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优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丹丹 《中国市场》2013,(12):51-54
现在我国养老金改革处于过渡期,养老金替代率严重影响着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替代率较低,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容易维持;替代率较高,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准就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较难维持,可能出现缺口。针对此问题,本文根据山东省2011—2050年的工资预测表,以及2009年山东省某企业各年龄段工资分布表,研究职工从30、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直到退休(55、60、65岁)情况下的各种养老金替代率,建立基本养老金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替代率的模型,并运用数学软件Matlab计算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同时计算职工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时该职工领取养老金的年数。本文将从养老金替代率、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等方面,对养老金制度改革提出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邹铁钉  叶航 《财贸经济》2015,(4):134-145
本文从养老金亏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动效应出发,为延迟退休方案的选择机制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并对分类延迟退休和普遍延迟退休的经济效率和政治可行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迟退休时间的长短和延迟退休的类型到底该如何选择,取决于养老金亏空降解效果的好坏、就业挤出效应的大小以及政治可行性的高低.从延迟退休的政策效果来看,轻度延迟退休要好于深度延迟退休,分类延迟退休要好于普遍延迟退休.而参保者的人力资本状况及其个体差异性所带来的工资率和工作成就感的差异则是政策效果不一致性的根本原因.根据人力资本积累规律和劳动力供求情况分类延迟参保者的退休时间,会取得更好的养老金亏空降解效果,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冲击也会更少.然而,要想切实提高延迟退休的政策效果,还得依赖于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强化参保者尤其是低劳动技能者的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是化解养老金亏空危机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定退休年龄使得个人养老金收支盈亏及领取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并导致高龄退休人员相对贫困化。经计量,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才是导致这些不良结果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退休时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养老金的年增长率是目前合理的政策调整取向。  相似文献   

11.
在延迟退休背景下,发展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可以起到对第一支柱的补充作用。故本文利用精算现值理论,构建基于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精算模型,以此分析在延迟退休背景下,延迟退休时间对于个人养老金的财富影响。通过精算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在特定的年龄区间下,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有财富激励作用;再通过引入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老金财富,养老金财富对个人工资增长率、贴现率等变量的变动较为敏感。基于此,应灵活采取延迟退休政策,充分保障民众领取的养老金财富,同时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本养老金合意替代率是指能使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发展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从需求方面来衡量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数量指标.基本养老金潜在替代率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所能提供的最大限度的养老金替代率,是从供给方面来衡量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的数量指标.基本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是在养老保险实际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替代率.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优化模型是三种养老金替代率对接.根据优化模型对三种养老金替代率做了测算,提出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优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由于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发展较晚,存在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相对较低、不同地区之间养老金替代率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以养老金替代率为切入点并结合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从中分析出养老金替代率现有水平的现状及问题。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改革,要确保养老金替代率水平适度;加强第二支柱有效补充;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相应监督机制,使得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改革的更加合理,提高老人生活水平的质量,促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与法定退休年龄使得个人养老金收支盈亏及领取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并导致高龄退休人员相对贫困化.经计量,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才是导致这些不良结果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退休时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养老金的年增长率是目前合理的政策调整取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养老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养老金的替代率能够反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其高低受退休年龄的影响十分显著。按照我国现在的养老制度发展,规定未来的养老金替代率在55%~60%较为合理。职工应充分认识到提前退休的危害,倡导职工按法定年龄退休。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指社会保险机构按照一定规则,记录每一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缴纳和养老金储备的专门账户.个人账户足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后计发和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要把缴费权益记录山"空帐"变为"实帐"存到老百姓的个人账户上,做实个人账户是党和国家为应对老龄化高峰,逐步减少个人账户空帐,而对养老保险制度作出的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7.
Buzz     
1.穿鞋的要光脚的延迟退休。 《中国青年报》发表舒圣祥的评论炮轰“延迟退休”的养老改革,犀利地指出,不用自己交养老金的国家管理者要求自费交养老金的人延迟退休,是不公平的,其原因在于,管理者自己的养老金多寡与其管理的养老金盘子的收益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养老金亏空"也愈演愈烈,于是,人们普遍认为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却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是否延迟退休,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反对目前阶段延迟退休的原因分析以及鉴于"延迟退休为必然之势",目前可以针对此问题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柔性延迟退休",是指允许特定人群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终止原劳动合同后,可以延迟(男性至65岁,女性至60岁)申领基本养老金,这是相对于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而言的。其中,"柔性"是指延长退休的自主权在于个人和单位,在个人意愿和企业需要的基础上由双方协商决定。能够享受"柔性延迟退休"的都是具有专业特长的人才,譬如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或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养老金缺口不断增大,延迟退休这项制度安排进入人们的视野,备受人们的关注。未来人口结构如何变化,人口变化对养老金收支情况有何影响?延迟退休的政策效应如何?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人口预测模型分析了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收支的影响,阐述了在未来人口变化趋势下的延迟退休政策效应。最后,本文根据前文研究结论,对不同的推迟退休年龄方案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