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信用证押汇纠纷引起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证结算业务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与对其立法规范的缓慢进程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业务惯例与相关法律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本介绍的是由信用证纷引起法律争论的一件典型案例。为加深对本案的理解,我们还就此案邀请有关业务人员专门进行讨论,希望引起业内人士 对国际结算法律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项下押汇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在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本文拟从信用证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降低押汇业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项下押汇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在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本文拟从信用证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降低押汇业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项下押汇是商业银行最常见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它在给银行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本文拟从信用证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国际和国内法律法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降低押汇业务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各银行的实务出发,分析了信用证项下进出口押汇的法律性质,认为提单是进出口押汇的核心和关键。通过对提单质押各种学说的分析,明确了银行对提单的质押权是不容置疑的。笔者还提出了一些实务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和银行风险,建议司法界早日对相关问题进行指导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信用证交易中,出口押汇业务在银行界普遍存在。但与信用证项下的议付极易混淆。明确出口押汇的性质及其与议付两者之间的区别具有重要意义,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银行在实践操作中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7.
8.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适用的一种支付手段。为外贸企业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是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领域下也出现了很多风险点。笔者根据实际经验结合有关国际惯例及相关制度法规对信用证项下的出口押汇业务做了简单总结与分析,希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客户对贸易融资需求的增加,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银行办理进口押汇业务。对银行而言,进口押汇业务是一把双刃剑。银行应采取以下措施以防止进口押汇业务风险:进口押汇业务应涉及经常项目下的对外进口付汇;银行必须对申请押汇的客户进行审查,合理授信;严格业务操作程序,减少操作风险;尽量减少法律纠纷;制定货权及货物处理办法;注意防范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0.
11.
作通过对自由议付与限制性议付信用证的表征和识别,提出了二的异同与各自的特点,并结合对几个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在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防止因识别不清造成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在信用证实务中,"议付"(NEGOTIATION)这一术语经常出现在信用证条款中,尽管UCP500中对其有相应的定义,但是,信用证结算的当事人却经常将其错用,导致信用证业务操作风险及有关信用证业务纠纷的案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信用证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信用证被誊为“国际商业生命的血液”。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对外贸易将更加迅速地发展。信用证作为一种贸易结算和资金融通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统计,我国信用证结算占整个国际结算量的60%。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企业和银行在使用信用证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开立无真实性贸易背景信用汪,以达到假进口、真融资的目的,比如利用信用证逃、骗汇等,严重 相似文献
14.
对信用担保法律运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信用和信用法律方面的空缺,造成信用缺失在经济、法律层面的惩罚、制裁也相应滞后.为整治经济秩序,必须把信用纳入法律的运行机制中,而且有必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票据无因性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行结算制度的改革,我国已确立了以汇票、本票、支票组成的票据体系,票据的使用日益广泛。票据无因性原则,作为现代票据法的基础原则,早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然而,我国票据立法对该规则的立场却未能明确,不仅困扰着票据司法实践活动,而且妨碍票据的流通进而影响信用、融资、支付、结算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应完善我国票据立法,以票据的无因性作为票据立法和法律适用的普遍原则的前提,同时根据我国当前的商品经济发育程度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利用立法技术对票据的无因性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6.
冉俊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1,24(5):43-46
随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化,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分析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发达国家成熟的法律制度和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征信建设实践中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的若干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也应大力开展票据业务,它不仅能优化信用社的信贷资产,提高货币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为信用社提供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Credit Terms Used in Interfirm Trade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Trade credit is created whenever a supplier offers terms that allow the buyer to delay payment. In this paper we document the rich variation in interfirm credit terms and credit policies across industries. We examine empirically the firm's basic credit policy choices: whether to extend credit or to require cash payment; and, if credit is extended, whether to adopt simple net terms or terms with discounts for prompt payment. We also examine determinants of variations in two-part terms. Results are supportive primarily of theories that explain credit terms as contractual solutions to information problems concerning product quality and buyer creditworthin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