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广告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生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要受到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影响。中国现代广告也不倒外,它明显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感、礼仪风俗和文学艺术观念等内涵,随时左右着国人的各种行为活动,当然也左右着广告的发展变化,而且还渗透于广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之中。由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所决定,它既可促进现代广告的发展,亦可对现代广告起阻碍作用,为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尽量减少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发挥它的促进作用,从而创作和发展具有民族品牌个性、形象清晰鲜明的本土化广告,并在此基础之上走“标准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中西价值观动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现代中国消费者的价值体系构架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演进结果和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结果不容忽视。本文从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方法,比较中西文化价值观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和诠释能力,探索影响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价值观动因。研究结果显示,以儒遒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较之于西方文化价值观能够更有效地诠释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维度的划分,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划分为世界观、家庭观、他人观、事业观和精神观五个维度,并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白酒品类消费动机进行了分类概括,把白酒消费动机概括为“自然养生”型、“医疗保健”型、“共享天伦”型、“礼尚往来”型、“人情关系”型和“文化体验”型六类消费动机,并试着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研究了它与白酒品类消费动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厚根基和宝贵财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燕赵文化,也包含着可资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借鉴的丰富资源。从历史传统和地域特征来看,燕赵文化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区划所辖属的河北区域文化。燕赵文化发端于燕赵大地古老的先民,一代代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尽管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和相互交融的深入,地域问的趋同倾向越来越重,彼此间的文化相似性也愈来愈多,但积淀于心理深层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特质,仍然顽强地流淌在本地域人们的血脉之中,影响和规范着本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与风俗习惯,由此形成一种本地域共有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燕赵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如“慷慨悲歌、勇武任侠”、兼纳包容、变革图强,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过现代语境下的梳理与阐释,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可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所借鉴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5.
李宸  方雷 《开放时代》2021,(2):87-101
在对“大一统”的形态化叙事中,依赖于现代权力政治所形成的观点不足以将“大一统”真正“去蔽”,应当返回到与“大一统”相契合的礼序政治的传统维度,对其予以重新解释.礼序政治将对中国政治本身的阐释引入传统语境中,一体沟通了传统范畴的观念背景、日常生活与政治构成,为重释“大一统”提供了逐层具象化的知识路径.在内在意蕴层面,“大一统”指涉的是一种与时间、天道相关的整体性秩序;在生活向度层面,“大一统”所指涉的整体性秩序以“礼”为根据,在日常生活的现实维度中展开,构成了礼序政治赖以运作的传统基础;在政治形态层面,对应于“礼”的宗法制及其拟制化,为“大一统”整体性秩序的体制构建及民间社会的嵌入开辟出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涵盖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对中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大学是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目前教育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家族式管理产生的原因1.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历史上大部分时间是一个封建专制管理的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专制型管理方式。受这种传统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的许多民营企业中就表现为专制式的独裁决策。此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对家庭的归属,人们具有很强的“家庭意识”,这种“家庭意识”包含了亲情感、家长意识及服从意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原因,家族的亲缘关系已扩展为地缘关系,乃至以此为基础的社会关系。2.客观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法制不健全,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虽已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8.
今天“西学”所谓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触类旁通”或“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贯通”现象。因为主修经济学的缘故 ,即使在阅读“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我也会情不自禁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想问题。同样 ,在传统文化中熏染久了 ,自然对现代经济学有了一些“非经济学”的看法。正如列子所说 :“东方有圣人出焉 ,西方有圣人出焉 ;此心同 ,此理同” ,学问原本就是相通的。当然 ,对于我的心得 ,会心者可以一笑 ;讨厌者也不必因我不姓胡而不好意思说那是“胡说”。我们不妨从唐诗开始 ,品味一下现代经济学的个…  相似文献   

9.
论诚信的传统意蕴及时代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涛  陈国荣 《经济师》2005,2(9):30-31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被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的诚信的观点给予了批判性的继承。现代诚信是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社会性的,它的基础是人的理性,而不是人的道德情感。现代诚信是逐利活动中的道德规范,而非与功利无关的纯粹的道德理想主义。虽然中国古代是一个崇尚诚信的国家,但这并不自然地决定现代中国社会诚信程度在国际社会上的领先。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建构起社会主义“诚信”道德体系,对转型期的中国及其民众具有的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企业家的行为.无论是职业经理人,还是民营企业主,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本文从传统文化基因的角度分析了造成中国企业家行为缺憾的因素,主要包括官本位思想、家族意识、王者风范、“窝里斗”陋习等几大中国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基因会造成企业家行为上的缺憾,因此,要摒弃传统文化因素中的不良基因,克服其消极影响,努力营造现代先进文化,孵化优秀的中国企业家精神和行为.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常盛不衰,主要在于它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道德至上的价值标准,与时俱进、整合创新的精神,注重现实、重视身体力行的务实精神,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些精神在现代社会仍然独具魅力,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养料和来源。  相似文献   

12.
大一统:传统文化的核心 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税制沿革关系之前,有必要先界定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政治传统,导致传统文化特别注重集中和统一。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政权、大一统经济,乃至大一统疆域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但从文化主体看,大一统形态仍不失为其最鲜明的特征。它包融异族文化,却统一于汉文化这个主体;它兼蓄儒、墨、道、法之术,却以懦学为一尊;它容忍儒、道、佛并存,却要求宗教思想适合统一的世俗政权。  相似文献   

13.
一、现代中国企业价值观目标模式 中国企业价值观正在随着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日趋成熟。未来企业价值观将走向何方?笔者认为,新世纪的中国企业价值观总的发展趋势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良品格,又不断吸收国外企业价值观的优秀成分,培育出既有凝聚力又有竞争力,既体现民族特色又符合世界潮流的企业价值观。现代企业价值观是诸种价值观念的总和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自主探索发展模式,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国民价值观和核心传统观念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不但要减少全球化在经济上的负面效应,而且要抵御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冲击。现在“中国模式”还未完全定型,必须在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重塑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真正成就“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5.
徐恺 《经济研究导刊》2014,(35):124-1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吸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其中特别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经典《大学》思想结构的同构性。另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个重视传统的国家,传统元素在人们的心中有着很深的文化情结。而随着21世纪全球化的今天。现代元素又成了我们与国际接轨的工具,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如何结合这两种元素,将其以最好的组合方式运用到我们的家具设计中是每个家具设计师都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17.
郝云宏  刘星 《经济论坛》2003,(22):91-92
一、中国经济学的三大思想渊源经过几年的探讨,学术界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经济学有三个方面的思想渊源,一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二是西方经济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对三个方面的侧重点和立足点的认识各有不同。第一种观点侧重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叶世昌认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政府决策,可以说无处不在。”李义平也认为应特别研究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如果我们搞不清这一深层的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照搬照抄,就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演进、相互反馈的有机过程。人是这一过程的主体。传统文化以内在于主体、以心理、思想意识等形态存在的“潜文化”和外在于主体、以活动方式、社会关系、制度等形态存的“显文化”,通过人的媒介,全方位地影响着工业化。本文以传统文化性状保存比较完好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就传统的经济价值观、审美价值观、时间观、守旧心理、愚忠心理、宗教信仰、行为方式、家庭结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侧面,分析了主要适应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是怎样阻碍工业化开展的。本文揭示:工业化不仅仅是物质技术的创新与飞跃,在一定意义上,更是人的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改造与转型;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文化等非经济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作用因子;经济学研究应当借助系统方法,多作些非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明代传统商人与职业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传统商人对外在环境的能动性 ,指出“行业神”与“乡土神”的出现 ,是商人对传统伦理文化的积极吸纳与利用 ,以弥补国家与其他社会力量保护之不足 ,以期深化人们对职业神信仰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寒冬的到来,媒体的广告经营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史量才作为我国报纸和广告经营史中非常成功的人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接受的完全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其经营因循了儒商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他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仁”、“义”、“信”的经营理念对我们今天面临国际冲击下的媒体新发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