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章雁 《生产力研究》2013,(12):176-178
当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进入了又一轮的关键时期。文章从深度参与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科学认识趋同中存在的差异、合理确定符合国情的趋同策略、全面加强与区域会计组织的协调合作、深入加强国际趋同的理论和实务研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贸易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理念应运而生且不可阻挡的成为发展主流.为顺应这种趋势,我国会计准则始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紧密联系,也一直为趋同做相应的改进.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两者仍存有差异.本文首先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作出了对比,然后阐述了这种趋势对国内会计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国际化的会计准则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国际会计准则就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新会计准则进行了多项变革,在保留我国经济特色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我国应在与国际交流、会计准则的推行、提高会计人才的的素质等方面加大力度,以便尽快完成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王倩 《经济师》2009,(8):157-158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会计国际化的目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首先要制定公认的、高质量的基准会计准则,才能在国际资本竞争的推动下使各国会计准则向基准会计准则靠拢。这是会计国际组织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双向沟通过程,这一过程将是长期、复杂的。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文章通过探究中国特殊的资本市场组织方式,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提出我国对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对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也带来政治博弈,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趋同带来的益处,又要在趋同中把握原则.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对降低交易费用的要求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同时也带来政治博弈,我国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趋同带来的益处,又要在趋同中把握原则,保持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最新进展的基础上,全面阐述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互认情况,深入分析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展,最后提出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包括被视为我国财务会计框架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仍存在一些差异.本文分析了研究中西方财务会计的意义,对中西方财务会计的国际比较进行论述,认为财务会计具有国际趋同的趋势,并对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一些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阐述了我国准则将趋同于国际准则的动因,并对趋同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在国际准则趋同的形势下我国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此时的人们不禁反思到:为什么各国的会计准则会逐步走上会计准则的趋同道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否是一种必然?本文将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对国际会计趋同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欧盟坚持等效的理念并积极推行"等效会计标准"认可,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际情况做出的理性选择.欧盟已经把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三国列作等效会计标准候选国.我国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实现等效有利于今后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会计准则等效工作.我国应坚持"趋同是第一步,等效才是目标"的理念,积极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等效,并力争早日成为欧盟的第四个等效标准候选国家.  相似文献   

12.
文章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概念、路径、策略及其影响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相关研究对于评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径与策略选择的参考价值,指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与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洁慧 《经济管理》2007,(22):59-63
会计国际协调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重大课题。就会计国际化发展现状而言,研究“协调化”是必然的选择。会计协调的本质含义应该是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构成的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系统协调,从而产生可比的,进而决策有用或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本文通过分析欧盟会计政策国际化进程,对我国现阶段会计国际化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探索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会计国际化路径,谋求有效推进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We use an econometrically distinct method to test whether the value relevanc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especially during convergence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has improved in Taiwanese firms in 1990–2011. In contrast to a prior study, our results show that given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wo high-qua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convergence with IFRS will not lead to further increases in value relevanc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Our findings may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etters and regulators, especially countries undecided about adopting or converging with IFRS.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测试国际公认会计准则的采用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特点和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变量与公司业绩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普遍来说比按国内准则计算的利润偏低。由此可知,采用国内会计准则的公司转换为采用国际准则,业绩水平一般会相应下降,结果是按照国际准则计算的资产和利润更加实在,国际准则表现出更加谨慎或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语言的相似性与中国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会计语言相似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发现,相似的会计语言能够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语言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直接投资的机制主要是缓解了东道国企业与我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述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本文结论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深入探讨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概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能有效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生,其影响机制是通过学习效应实现的。本文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生产率的企业在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时,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该研究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更换贸易不确定性的度量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8.
欧盟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实行双层认可机制、推行等效认可标准、利用专业机构实施监督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会计界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霁友 《经济问题》2008,341(1):109-11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但趋同并不是无原则地接受欧美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tAB)的会计原则和条款,必须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林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171-172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首次出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鲜明体现。但同时,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