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据统计,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4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3%高3.2%。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据悉,2007年中国工资增幅可能位列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国大陆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4年,内地在全球贸易排位中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居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迅速攀升。据商务部统计,200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1%,2003年是60%,而2004年达到了70%。  相似文献   

3.
2008年4季度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在GDP增长8.7%的同时。房价上涨了30%以上。从房价收入比来看,国际平均水平约为5倍左有,中国现在已经达到10倍;从租金收益率来看,国际水平约为4%-6%,中国目前约为2%~3%,中国房价之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4.
一、1998年中国经济艰难起步从八十年代开始,强劲的中国经济一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增长速度之快不禁让人担心,担心经济的过热和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于是,从1992年起中国政府便响亮地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软着陆”的问题:1997年,经过5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终于顺利地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将经济增长速度压低到10%以下的“软着陆”。但通过数量分析之后人们发现,中国经济已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国内贸易局分析表明,1998年供过于求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到IOO%。于是199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年的8.8%降低为7%…  相似文献   

5.
新闻     
《中国经济快讯》2012,(33):10-11
国内 中国经济9年年均增长10.7%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10.7%,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13):8-12
于3月14日闭幕的中国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订立了中国在2006年至2010年间GDP年均增长7.5%的目标,这低于中国近五年来的GDP实际增长速度。从2001年到2004年中国的年均GDP增长高达8.6%,在2005年更高达9.9%。  相似文献   

7.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79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全球平均3.0%的增长速度。与同样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较,日本在其高速增长阶段的GDP平均增速为9.2%,韩国的这一数值为8.5%。  相似文献   

8.
《民营视界》2004,(3):1-1
中国真的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了吗?中国离世界制造中心还有多远?2001年世界500强中,中国无一家制造企业上榜。2002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占全球GDP的3.7%,是美国的11.5%,日本的20%。中国并未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的增长,1978—1997年,GDP年均增长98%,人均GDP年均增长84%。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概括地说,20年来,...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盛顿观察》2月8日】中国经济像一部不愿刹闸的高速跑车,在2006年一下子冲破了人们的预言,非但没有呈放缓趋势,反而攀上了另一个制高点。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2007年1月25日宣布,中国200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7%,达到20.9407万亿元。从总量上看,这是中国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距离2002年首破10万亿元仅仅4年;从速度上而言,10.7%的经济增长率创下了自1995年以来的新高。在这一数字的激励下,摩根大通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由此将2007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期比率从9.5%调高至10.0%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则表示,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三位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同比增长21%,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商务部网站2月6日发布题为《年终专稿: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的章。中透露的数据显示,中国自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加工贸易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8.6%。加工贸易对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渐热西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中科院测算,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中国GDP的15%。这一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去年以来中国一度出现的严重投资过热问题,显示这种浪费型的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就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战略方向。而这种转型正在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3.
段柯 《特区经济》2005,(10):323-325
①产业结构重新布局,中国纺织业迎来新一轮革命。配额的取消引起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结构的重大调整,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纺织服装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于今年取消配额以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市场的变化,我国、原受限类别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从2002年的78亿美元增到150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将进一步增至320亿美元。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估计可达1000~1200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的30%,这将使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占全球的份额比2002年提高6%~7%,新增600国从中国进口的服装和纺织品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2.4%。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第一季度,欧盟进口的9类服装和纺织品比去年同期出现了51%到534%不等的增长。如此市场空间的扩大,无疑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的绝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一、200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特点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迎接了入世的机遇与挑战;在年末,又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大,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纲领,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四大特征:1.持续增长,总量跃上新台阶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预计102000亿元),比上年增长8.0%,经济总量跃上了新台阶。人均GDP预计接近1000美元。去年经济增长还呈逐季上升的趋势;一季度增长7.6%,二季度增长8%,三季度增长8.1%,预计四季度也将达到8.0%…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7,(12):9-11
【日本《世界周报》3月13日】中国经济2002年开始进入新的扩张期,从2003年开始连续4年实现1O%的年增长率。2006年中国经济迎来了扩张的高峰,年增长率达到了10.7%,创下了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的第一个交易日,三支保险A股均大幅上涨,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寿分别上涨10%、5.89%和5.13%。其中中国平安的表现最优。6月2日,中国平安A股以43.58元收盘,股价创出半年新高,半年涨幅达93.3%。3日,尾盘更是封上涨停,受到超过8亿资金追逐,第一周周涨幅达到3.86%。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比例从1978年的0.2%增加到2007年的75.7%。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就业人数为76990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36838万人,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轮胎进行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而自2008年,中国的轮胎产量已经达到35亿条,其中40%出口,出口中又有30%是出口到美国。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有10万中国人可能因此失业。  相似文献   

19.
总结2011年的外贸成绩单,人们会发现中国可能无法复制2010年的高增长。商务部近Et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秋季)》预计,2011年中国外贸增长20%左右,这一数字与2010年中国外贸34.7%的增长相比,缩水近15%。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8,(10):32-33
联邦统计局最近充满喜悦地公布其最新外贸统计数字:2007年,德国经济界在国外销售了价值9691亿欧元(约合1.4万亿美元)的商品,比创历史最高纪录的2006年还高8.5%。因此德国连续5年获得出口世界冠军称号。但下一个出口世界冠军称号不一定归德国所有:2008年,德国可能不得不把这个称号交给中国。2007年中国出口了价值1.2万亿美元的产品,比前一年增加近26%。分析家们估计,2008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也将达到20%,而德国的出口商们只能使其在国外的销售额增加5%至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