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贫困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地处我国最西部的新疆地区的贫困人口更是与边疆稳定、团结少数民族等政治目标相联系。随着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吸收消化了贫困地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改变了单纯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贫困地区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了财政收入。此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欧亚大陆桥的沟通,新疆的外向型经济和旅游业也得到了空前未有的发展。这些成就在新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道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有部分地区变化不大,有的则出现了反复,贫困状况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这些贫困地区的存在,始终影响着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其贫困特征及原因,指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国家民委公布的《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村贫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剩余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以少数民族贫困县最为集中。因此,从制定新的扶贫规划、重新确定少数民族贫困县、创新和调整反贫困模式及建立贫困监测系统等的角度看,必须构建包括贫困识别指标和贫困程度综合评估指标在内的贫困评估指标体系,以科学、系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程度,为反贫困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是指收入贫困,但是根据阿玛蒂亚·森指出"贫困主要是由于人的基本能力受到剥夺和机会的丧失而造成的,而并非单纯的是收入少"的观点.可行能力贫困思想有效弥补了传统收入贫困观的缺陷.因此精准扶贫首先应建立在贫困人口有脱贫能力基础上.本文站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角度,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为例,研究当地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我省绝对贫困的基本特征我省绝对贫困人口60万,主要分布在粤北石灰岩地区、水库移民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沿海台地旱区,其中16个特困县绝对贫困人口26.5万人,占总数44.17%。广东贫困地区绝对贫困人口长期以来未能解决温饱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形势仍很严峻。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开发是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的长久之计和根本途径,应把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培养农民脱贫自救的能力,作为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重点。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教育培训,完善保障体系,控制人口增长,转移贫困人口,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新疆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农户多维贫困问题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攻坚难题。基于此,利用2010年新疆农村住户调查数据RHS,通过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农户多维贫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存在严重的多维贫困问题,其中多维贫困指数达到30.04%,多维重度贫困指数达到13.83%,多维极端贫困指数达到3.06%;多维贫困指数按地州分解结果显示,喀什地区多维贫困最为严重,和田地区多维贫困贡献率会逐渐减小,而克州地区则逐渐增大;按指标分解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农户不懂汉语、家庭成员受教育水平低、农户没有机会参与扶贫项目的确定等指标的贡献率始终较高,成为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度量与产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和民族背景,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而且贫困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边区和民族聚集区,致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的落后。在各地区的人均GDP排序过程中,克州、和田、喀什等地区始终属于人均生产总值最低的地区,并且与排位最高的克拉玛依的差距在38、35、40倍左右。解决新疆的贫困问题无疑会对新疆整体的协调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利用基尼系数测度了1995年以后的新疆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和差距的变动趋势,按照三次产业对基尼系数进行了分解,分析了三次产业对新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8.
方黎明  张秀兰 《财经研究》2007,33(12):47-57
中国农村制度化扶贫是一种开发式扶贫战略,其政策效应日益削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更为分散;相当数量的真正贫困人口没有能力从扶贫项目中受益;现行的扶贫策略也难以有效针对疾病、教育等致贫风险。现阶段中国扶贫政策在收入救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贫困风险人群应对贫困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结贫穷是人类的一个梦想.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据研究,目前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农村贫困人口居全国前列.本文旨在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由于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殊性,西部少数民族的农户行为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农户.因此,运用其他国家或者是其他省市脱贫的理论和经验以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会经常遇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困境.本文利用发展模型对云南省红河州各个县市的脆弱性做出了精确的计算,从而掌握整个地区的贫困程度和地区差异,由此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出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疆传媒业已逐步进入竞争和规模化发展的阶段。大众传媒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对新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特征,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效果,促进新疆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