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遇障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云 《特区经济》2005,(7):31-33
世界经济在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中也在不断走向区域化合作,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勾勒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CAFTA)广泛的经济合作领域。CAFTA的建立无疑会使成员方在政策领域的各种协调与合作力度有所加强,增强区内成员方对经济的调节能力与自身的经济安全性,加强东亚地区经济格局和经济稳定。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大市场,这是形成CAFTA统一大市场的最大保障,目前中国和东盟秘书处已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相似文献   

2.
自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以来。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保证了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巧施大国平衡战略,通过签署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取得了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领导地位。但美国力推的TPP使东盟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东盟推出RCEP予以应对,试图重构以东盟为轴心的东亚经济合作网络,制衡大国势力,维护东盟在本地区的话语权。虽然RCEP谈判将会面临诸多困难,但其实现也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道》2021,(4):72-73
2020年底《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对推动区域合作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必将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内激发更多内生动力,促进区域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东盟合作奠定更强、更广、更深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丽 《天津经济》2004,(3):41-44
2001年11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了第五次东盟与中、日、韩和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建议中国与东盟在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贸易区的进程。该计划的出台体  相似文献   

7.
蔡鹏鸿 《亚太经济》1992,(2):16-18,15
第四届东盟首脑会议已于1992年1月底在新加坡圆满结束。从会议结束时发表的文件来看,本次首脑会议的最主要成就在于制定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蓝图。东盟首脑签署的《加强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规划了未来15年内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方向,拟定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行动计划。这是整个东南亚地区走向  相似文献   

8.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规则下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有着特殊的优越地位。深入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意义尤其重要。通过概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所签署的法律文件,对《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定》等一系列协定进行研究和法律分析,提出广西应对的经济和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璐  李晓霞 《特区经济》2005,(6):300-301
2001年11月4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简称CAFTA)计划正式启动,尤其是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关于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使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前取消关税,将CAFTA计划纳入快车道。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月27日和28日,东盟国家第四次首脑会议在新加坡召开,会议期间签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有效普惠关税协定》以及《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框架协定》,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内容便是从1993年1月开始,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FreeTradeZone,AFTA)。1994年9月  相似文献   

11.
王士明 《北方经济》2013,(12):37-40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2005年7月中国与东盟根据《货物贸易协议》开始相互实施全面降税.随着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关税不断减让,中国与东盟相互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与东盟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相互贸易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五国2002-2011年10年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数据的计算,并进一步分析中国与东盟五国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原因,由此得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仍为产业间贸易,10年间中国与东盟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提高湖南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经济》2003,(11):19-21
2001年11月6日,朱钅容基总理在第五次东盟首脑10+1会议上,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FTA)的构想,得到东盟各国的认同,2002年11月4日,我国政府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它的签署标志中国与东盟FTA谈判正式启动,并定于2004年6月结束。2005年正式实施双方的关税减少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这对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我省如何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所带来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湖南在中国…  相似文献   

13.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RCEP协定由东盟于2012年发起,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达成的协定.RCEP协定覆盖约23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30%,区域内贸易总额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27.4%.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  相似文献   

14.
刘君里 《珠江经济》2004,(10):36-41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这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间的经贸合作,由侧重一般贸易向全面合作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经济与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包括旅游合作、资源开发合作、农业合作、能源合作、信息产业合作、人才培训合作等一系列的合作已经启动,而且正呈突破性发展趋势。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板块市场正走向一个相互融合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云南企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大踏步地走进东盟市场。一、云南与东盟国家贸易现状云南与东盟国家的  相似文献   

16.
雷克强  孙宝  郭凌云 《广西经济》2010,(2):23-25,28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正式启动。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的最前沿,近年来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扩大与东盟经贸往来,取得了丰硕成果。据海关统计,自2001年以来,东盟已连续9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已成为广西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货源地。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6.3亿美元跃升至2008年的39.9亿美元,年均增长36%,高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2010年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对广西外贸进出口规模、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等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FA)是我国参与的第一个自贸区,迄于2002年11月我国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月“早期收获”作为先期启动安排开始实施,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2007年《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也将尽快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于2010年建成。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诸国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2007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202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目前,双方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8.
APEC现有21个成员方,两两之间已签署生效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就有42个之多,在APEC内部,还有一些多边性质的区域贸易协定,比如东盟①、北美自由贸易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EC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APEC11个成员方与东盟合作存在着八个方面的差异性。中国要在与东盟率先建成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前提下,高度重视东盟市场,开展重点领域合作,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在2012年11月召开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其闻,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领导人共同发布了 《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这一覆盖16个国家的自贸区建设进程。RCEP是以东盟为主导的一个新的自由贸易协定组织,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新产物。  相似文献   

20.
郭铁志 《北方经济》2005,(10):30-31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是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它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