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培欣 《时代金融》2012,(36):159-160
现代金融机构对资金支付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高可用性有很高的要求。远程镜像技术以磁盘阵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实现异地间高速、稳定的数据交换。基于远程镜像技术构建支付清算系统城市处理中心(以下简称CCPC)同城数据备份中心,CCPC数据实时备份,城市处理中心发生故障无法运行时,可快速切换至备份中心,最大限度保证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华南金融电脑》2009,(10):35-35
2009年9月13日,小额支付系统广州城市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广州CCPC)、支付影像交换系统广州分中心顺利启运,标志着支付系统广州城市处理中心核心设备成功更新并切换上线。  相似文献   

3.
《金融与市场》2011,(9):48-52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简称CCPC)是支付系统的城市节点。本文从技术、运行、安全的角度探讨城市处理中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CCPC如何加强管理,发挥属地支付业务监管职能、属地业务数据的监控和统计分析职能,做好运行维护工作和对参与者的技术支持服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城市处理中心即CCPC,承担着连接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的各业务应用系统与国家处理中心(NPC)的枢纽结点作用,资金信息中转、交换是其主要职责。按照原定的现代化支付系统推广运行计划,将陆续在全国337个中心城市建设CCPC。但是,随着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那种以往需要中间站点进行中转、续发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方式突然变得不必要,多环节的链路关系只需通过电信部门的专用网络一步到位,数据集中处理已成为当前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审时度势,将原定的布局计划调整为只在31个省会(首府)城市和深圳市建设CCPC,地市级城市不再建设CCPC。为此,目前已顺利投产运行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31个省会(首府)城市CCPC将集中处理各省的支付系统往来业务(深圳市的CCPC处理深圳和香港地区的支付系统往来业务),起到全省各个城市的支付系统参与者连入NPC的中转作用。这无疑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和节约费用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福建金融》2006,(1):55-56
10月5日 中国现代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CCPC)系统软件升级试点工程在福州完成.这为中央银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在福建省的试点上线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肃金融》2014,(11):76-76
中国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为我国金融机构之间及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之间的支付业务提供最终资金清算的核心业务系统。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 大额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处理规定金额起点以上的跨行贷记支付业务、规定金额起点以下的紧急跨行贷记支付业务、商业银行行内需要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处理的贷记支付业务、特许参与者发起的即时转账业务、城市商业银行银行汇票资金的移存和兑付资金的汇划业务。  相似文献   

7.
目前,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认证体系广泛应用于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下简称CIS)、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PMIS)、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下简称ECDS)、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以下简称IBPS)以及第二代支付系统的支付业务统计分析系统(以下简称PSAS)和行名行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BCMS),数字证书的使用与管理已经成为支付清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方面。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清算中心(以下简称长春清算中心)开展了吉林省支付清算系统参与者数字证书使用情况统计调查,组织数字证书即将到期的参与者统一完成了换发工作,针对参与者数字证书过期、未激活等问题进行了彻底清查和处理,并完成了第二代支付系统参与者数字证书的申请发放工作,保障了第二代支付系统顺利上线切换和参与者业务数据信息查询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8.
侯玲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8):105-107
建设大额支付系统是构建高效资金结算平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新版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简称ABS系统)、国家金库会计核算系统(简称TBS系统)通过CCPC上挂大额支付系统,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在系统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也是难免的。笔者将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将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9.
上海总部顺利完成支付系统上海处理中心搬迁工作 本刊讯日前,上海总部完成了支付系统上海处理中心全部主机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搬迁工作.与搬迁同步,上海总部还完成了机房老旧UPS设备更换工作.此次搬迁改善了上海CCPC的运行环境,为上海CPCC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是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我国支付清算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自主开发建设的,能够高效、安全处理各银行办理的异地、同城各种支付业务及资金清算和货币市场交易的应用系统。它是各银行和货币市场的公共支付清算平台,是人民银行发挥其金融服务职能的核心支持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全国范围的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一个国家处理中心(NPC)、32个城市处理中心(CCPC)和上千个商业银行前置系统(MBFE)构成了大型的三级支付业务网络。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城市处理中心和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服务器上,操作系统使用的是AIX和SCO OPENSERVER。支付系统的城市处理中心(CCPC)要求24小时不关机连续运行,而会计核算系统虽然不要求24小时不关机,但由于机房管理和服务器维护等原因,部分行可能也要求服务器不关机。出于安全上的考虑,可要求终端用户只能在指定的端口、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登录。下面介绍一种在SCO UNIX操作系统上实现这种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建设规划,第二代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NPC)、城市处理中心(CCPC)已于2013年国庆期间顺利切换上线,符合要求的参与者从2014年起分批次切换二代身份接入第二代支付系统。第二代支付系统主要包括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三大应用系统。其中小额支付系统支持经批准的清算组织(即集中代收付中心)作为特许参与者接入系统集中办理代收付业务,从而实现小额支付系统公共清算平台向企事业单位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是商业银行之间跨行支付清算业务的主干系统,该系统的业务数据基本由各商业银行间业务往来数据构成。如何有效地对支付清算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及时掌握所辖地区的支付清算业务开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指导辖区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支付清算工作,意义重大。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朝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朝阳支行”)组织开发了“支付清算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在原有支付清算数据的基础上,向人民银行省级分行、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2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ECDS)正式上线运行,这是继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境内外币支付系统之后.人民银行建设运行的又一个重要跨行支付清算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大额支付系统(HVPS)的上线运行,对于加快异地跨行资金汇划清算速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降低资金汇划过程中的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大额支付系统相配套的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采取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方式处理辖内会计业务,为履行央行的支付清算职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在ABS运行过程中,我们感到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携手打造农信银系统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以下简称农信银中心)于2006年5月29习在北京挂牌成立,中心成立后,立即着手建设农信银实时支付清算系统,并于2006年6月23日正式启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建设项目。2006年10月16习农信银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先期开通实时汇兑业务。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主体的不同,把国内清算业务划分为联行清算和跨行清算。联行清算指同一银行不同地区分支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跨行清算指不同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跨行支付清算服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行”)相继建成了同城票据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18.
董蕴琳 《上海金融》2012,(10):107-109,119
第二代支付系统建设是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方面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着城市处理中心(CCPC)的未来发展。本文从一、二代支付系统的结构性差异出发,探讨CCPC未来的职能转变和重新定位,针对CCPC未来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以下简称支付系统)上线以来,“安全、高效、快捷”的特征使其成为我国跨行资金清算的主渠道,在当前我国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有力支持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借用计量经济学中普遍使用的回归模型,对支付系统这一作用进行了数学语言的说明,由此在经济发展的合力中给予其科学分析和评价,即支付系统亦在扮演“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以来,随着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以下简称CIS)、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PMIS)、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下简称ECDS)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以下简称IBPS)相继上线运行,采用公钥基础设施(PKI)机制、使用第三方认证机构——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FCA)提供安全认证服务的数字证书被广泛应用于各支付清算系统与参与者之间,用以实现用户身份认证以及数据传输和交换过程中的不可抵赖性和完整性,数字证书在保障系统交易安全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