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志榕 《绿色财会》2005,(12):27-28
福建省是第一批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1300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2 994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全面辅开,经过几年实施,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我省也同时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省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为有效地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管好生态林、用好补偿金"的总体要求,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是第一批全面扁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2001年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1300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面积2994万亩。全省生态公益林补助工作全面辅开.经过几年实施,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4年,中央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我省也同时建立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省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为有效地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充完善管理办法.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根据“管好生态林、用好补偿金”的总体要求,本人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2000年,省委、省政府在实现绿化浙江目标后,提出了建设3000万亩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目标,并于2001年部署开展建设工程.2004年,我省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至此,我省共区划界定重点公益林2957.32万亩,年产生生态效益就达到722.6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241。省生态公益林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生态效益,生态补偿机制正成功打造我省的绿色GDP。[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全面启动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并于2006年再次扩大补偿范围.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政策的逐步深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社会效益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省是南方集体林区,全省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4294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6%。近年来,为了适应林改后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新思路,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南方集体林区,全省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4294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1.6%.近年来,为了适应林改后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拓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新思路,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一)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情况。2002年泉州市开始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目前全市共有生态公益林面积418.5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9.6%,其中国家级73.8万亩,省级337.5万亩,县级7.2万亩。根据生态区位的脆弱性和重要性,全市418.5万亩生态公益林划分为三个保护等级:一级保护(严格保护)林地20.84万亩,二级保护(重点保护)林地208.79万亩,三级保护(一般保护)林地188.87万亩。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生态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所需资金,林业部门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其重点和难点问题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测算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筹集。建议以现有公益林面积及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测算,比较理想的筹集办法是从税收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三年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全国4亿亩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永载我国林业发展史。下面,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重大意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对促进公益林管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林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国在20世纪80到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01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正式被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将我国11个省区和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亿亩公益林作为试点地区进行补助,每年补助金额10亿元;2004年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公益林面积扩大至4亿亩,补助金额也增加至每年2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同安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全区土地面积149.9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1.54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70.47万亩,占林地面积86.4%,森林覆盖率为51.3%,居全市之首.2001年我区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全区共区划界定12个镇,3个国营农场,2个国有林场和1个林业试验场.共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面积357 492亩,签订界定书405份,共有4 019个小班.其中:国家级森林生态公益林面积23 718亩,占6.6%,省级森林生态公益林333 774亩,占93.4%.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逻辑基础的分析结论,评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现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在公益林区划与管护环节倾向于保障生态利益,补偿标准偏低导致农户经济利益受损,并未有效实现外部经济性的内化及森林生态公益与私益的均衡,提出了应当在公益林区划、管护及补偿等环节进行改进的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同安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全区土地面积149.9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1.54万亩。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70.47万亩,占林地面积86.4%,森林覆盖率为51.3%,居全市之首。2001年我区列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全区共区划界定12个镇,3个国营农场.2个国有林场和1个林业试验场。共完成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面积357492亩,签订界定书405份.共有4019个小班。其中:国家级森林生态公益林面积23718亩,占6.6%.省级森林生态公益林333774亩,占93.4%。  相似文献   

14.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以来,国家已大幅度提高了对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资金管理和运行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为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国家财政拨款10个亿在11个省区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在三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起,中央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4亿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央财政在3年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正式建立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介绍我国公益林结构、区域分布及补偿现状,分析了公益林管理与成效,总结提炼各地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经验,提出生态补偿制度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及完善森林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永泰县有林地面积为242万亩,生态公益林界定面积106.6万亩,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4%。2002年永泰县被批准列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县,试点面积101.8万亩,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试点38.8万亩,省级财政补助资金试点63万亩。三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认真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提高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森林火灾明显减少。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县生态公益林发生火灾、火警3起,受害森林面积72亩,与开展试点工作前相比,各…  相似文献   

18.
阙鑫华 《绿色财会》2007,(10):12-13
2001年,国家财政拨款10个亿在11个省区开展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在三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起,中央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4亿亩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三年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了20亿元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对全国4亿亩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从此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永载我国林业发展史.  相似文献   

20.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标 《绿色财会》2008,(2):28-28
2004年12月<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转变.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森林资源的基地,是重点公益林管护的主体,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完善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会计核算,成为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