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高密度电法对某水库坝体裂缝进行探测,基本查清了坝体裂缝的空间展布规律,为工程处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文中详细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数据采集和资料分析过程,并就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裂缝的工程处理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密度电法自身有着原理和设备简单、易操作、对实际工程无破损、准确度高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工程探测。本文将通过对高密度电法相关文献研究和工程实例相结合,分析高密度电法在探测采空区中的优点、缺点,从而对采空区的探测能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某工程拱坝坝体填筑过程中,由于洪水影响,坝体挡水并全断面过流,导致大坝上游面中下部出现竖向裂缝,为保证大坝安全,主要采用环氧砂浆填充法、环氧树脂化学灌浆和防渗涂层处理后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防渗加固修复。处理后经压水检查透水率均小于0.1Lu,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防渗加固修复目的。  相似文献   

4.
某工程拱坝在坝体填筑过程中,由于洪水的影响,坝体挡水并全断面过流导致大坝上游面中下部出现竖向裂缝,为保证大坝安全,主要采用环氧砂浆填充法、环氧树脂化学灌浆和防渗涂层处理后对混凝土裂缝进行防渗加固修复。处理后经压水检查,其透水率均小于0.1Lu,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防渗加固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模态参数识别主要是通过测试得到大坝振动系统参数,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比、质量、振型等。目前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主要有:时域法、频域法、时频结合法、模拟进化法等。研究表明,时域分析法可以提高损伤辨识精度,并可以快速的将损伤定位,对于坝体裂缝识别效果显著。综合国内外结构损伤研究现状,首先对大坝坝体裂缝成因进行探讨,随后介绍了6种常见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并对裂缝后的大坝结构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希望对今后坝体裂缝损伤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止井下开采破坏坝体稳定性造成水库突然溢水,通过对宋沟水库堤坝结构及坝体失稳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回采前水库疏放水至安全水位以下和开挖回填法治理坝体裂缝技术控制坝体失稳造成水库突然溢水的方法,实践应用表明疏放水和开挖回填法成功解决了宋沟水库坝体溃坝的可能性,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法因其具有轻便高效、自动化程度高以及异常现象直观等特点,在工程勘察中应用很广泛。本文利用高密度电法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某场地进行地层解译,并运用前期工程勘察手段加以佐证,验证其在原始森林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拱坝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是当坝体混凝土内部及内外温度不同,形成温差进而产生温度应力,当其超过了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应力时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本文针对拱坝结构特点及所处的地理气候状况,对坝体内部存在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以便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控制混凝土拱坝裂缝的产生,保证坝体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及后期资料处理,并结合实例针对高密度电法在地下空洞探测、地下管线探测及堤防隐患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高密度电法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拱坝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对拱坝结构特点及所处的地理气候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坝体混凝土的开裂机理、裂缝发展、和控制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通过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浇筑方法,温度监测,养护措施以及前期的现场试验等方式有效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温度裂缝的产生,取得预期的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