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商》2020,(3):68-68
无创新,不进化,一家企业的异军突起和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创新”。为挖掘一批行业变革的创新者,在浙商发展研究院的指导下,《浙商》杂志特别推出“2019浙商年度创新人物”榜。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2.
郭瑾 《国际广告》2010,(7):15-17
短短10年,新日电动车就从一个初创企业成长为连续5年世界产销量第一的行业领军者,并囊获众多称号:“中国500最具价值的品牌”、“中国驰名商标”、“2009中国最佳商业模式”……2011年,  相似文献   

3.
姚恩育 《浙商》2020,(5):74-79,8
他们是行业的领跑者,更是新时代浙商精神的践行者。他们在风云浙商的舞台上相映生辉,谱写新篇。1月16日,由《浙商》杂志、浙江经视、钱江晚报共同承办的2019年度风云浙商颁奖典礼如约而至。自2004年评选活动举办以来,这已经是风云浙商评选的第17个年头。典礼也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界的“奥斯卡”。  相似文献   

4.
胡瑾 《国际广告》2011,(3):96-97
以C2C模式在大江南北扬名立万的淘宝网,七年庭一剑,在新“淘宝创想”品牌整合营销计划中,完成华丽转身:在淘宝平台上,齐聚着国际大品牌奔驰、宝马、联合利华、阿迪达斯等传统行业中的领军者,也有玉米坊、麦包包和七格格等携带淘宝烙印的本土成长起来的“淘品牌”——  相似文献   

5.
王永昌 《浙商》2013,(3):26-27
改革开放二三十多年来,在浙江的大地上成长出一批义一批的企业家,他们从田野乡间走进了城市,他们由农民成为企业家。他们不但从农村到城市,而且由浙江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登上国际舞台的浙商是浙江的现象,更是中国的时代现象。“浙商”是个大群体。它既包括浙江土生土长的企业家,也包括外地来浙汀发展的企业经营者;既包括民营企业的浙商,也包括国有企业的浙商。  相似文献   

6.
朱健  姚恩育 《浙商》2012,(13):64-65
什么样的企业是创投心目中的好企业? 6月9日下午,由浙商传媒主办的2012浙商与创投对接大会暨新浙商成长营开班仪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是该论坛第6次举办,同时也继续秉承传统,成为浙商心目中“项目找钱,钱找项目”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何晓春 《浙商》2008,(12):50-58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驰聘在全国各地的浙商们是否收缩了投资规模?他们坚持什么样的投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持浙商的优势与竞争力?就此,《浙商》采访了9位省外浙江商会会长(或常务副会长),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在不同省市创业,我们希望从他们身上,看出浙商们的投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浙商》2020,(3):87-87
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浙商,体现“知行合一、义利并举”的浙商文化和“创新务实、勇立潮头”的浙商精神,结合浙商实际需求,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以“知名企业家+专家教授”的授课模式,为海内外学员提供浙商最新的思想、实战和经验,培养新时代的新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9.
花絮     
白友文 《浙商》2009,(17):106-106
封面人物与封面合影 上《浙商》杂志封面的浙商,大多是各行业内的佼佼者。从杂志封面上看,他们大多比较严肃,不苟言笑。而晚宴上,这些“大佬”们谈笑风生,不仅站在自己的大幅封面图像前狂摆pose拍照片,还纷纷跟其他封面浙商合影。  相似文献   

10.
《浙商》2006,(7):46-47
为推动浙商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新转型,浙商大会特设立“浙商创新奖”。以下是获奖者榜单及获奖理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徐王婴 《浙商》2005,(6):82-85
本刊关于16亿“小巨人”企业“超同”大败局的系列报道刊出后,在浙商群体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日前,在本刊与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共同主办、浙商银行承办的“浙商沙龙”活动中,著名浙商汪力成、章鹏飞、钱沈刚、戚金兴、朱志平、夏建统等以超同事件为由头,就“浙商的新课题——系统风险控制”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互动     
《浙商》2010,(10):20-20,22
“新新浙商百人榜”受央视关注2010年4月1日,第103期《浙商》杂志新鲜出炉。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读报》随即选读《浙商》杂志4月下封面报道“新新浙商百人榜”,并称敢于拥抱新产业的新新浙商,将吹醒仍然趴在传统低端产业链上的沉睡者。  相似文献   

13.
浙商:成长背景、群体特征及其未来走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浙商是当代中国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实力最强的一个投资者、经营者群体,是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和创造“浙江现象”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浙商成长的社会经济背景,概括了浙商的群体特征,探讨了浙商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4.
郎赢旻  楼方芳 《浙商》2010,(18):40-41
在《浙商》杂志举办的“2010民企投融资大会”上,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荣获“浙商最信赖品牌银行”、“浙商最信赖创新服务银行”、“浙商最信赖社会公益银行”等三项大奖。这些奖项的投票者,大多部足中小企业。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何以获得他们如此的肯定?《浙商》记者采访了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徐新桥。  相似文献   

15.
包纯田 《浙商》2021,(6):56-57
纵观“2021浙商资本控制力榜”,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榜单上的“老熟人”多,“新面孔”少,变化总体来说并不大。从行业来看,变化也并不大。至于新上榜或者市值上有较大变化的浙商,盘点一下发现多数要么是有新上市企业的贡献,要么是过去投资高科技的长远规划得以实现,从而在市值增长速度上得以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12,(9):101-101
过去一年,中国民企狭道求发展,度过了“最惊险”的一年。代表着中国民营经济力量的浙商继续迈步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前列,他们跳动的脉搏,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切身的感应。铺开新一年的长卷,多少成功的“超越”将力透纸背;多少踽踽的“前进”会被铭记;多少失败的“止步”终成绝唱。“2012浙商全国500强”将再度以数字的力量,记录下这一年浙商们的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11,(10):14-14
最近和一些浙商朋友聊天,很多人对本刊3月上的封面故事《苏商凶猛》印象深刻,他们认为在“标兵渐远、追兵浙近”的区域竞争新格局下,这组文章对苏商、浙商的比较非常中旨,但如果就此简单得出苏商迅速崛起、浙商逐渐没落的结论,显然大错特错。  相似文献   

18.
《浙商》2021,(6):58-58,8
200年全国“两会”在春暖花开的3月如期召开。与往年一样,来自经济一线的多位浙商企业家以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参政议事。今年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及我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与会浙商经过深入调研、深度思考,提供了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视角。本文梳理了李书福、南存辉、徐冠巨等9位知名浙商今年的两会建议,他们的观点和声音或许是当下最值得倾听的“经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朱丹 《浙商》2013,(10):86-88
4月11日,主题为“大品牌新运作”的2013浙商全国理事会“名企互访”活动走进太子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当天下午,浙江省政协原常委、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泉尧,《浙商》杂志社社长、浙商全国理事会理事长朱仁华以及浙江恒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建同、飞云房产集阴董事长曹云飞、必达控股集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洪杰、浙江华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海等近80位浙商全国理事会成员齐聚于此。  相似文献   

20.
王文正 《浙商》2008,(19):70-71
那些“消失”的浙商,对个体来说,固然值得惋惜和慨叹;但对整个浙商群体来说,这又是成长、成熟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