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存在五个方面的差异。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与税前扣除和固定资产处置的差异等方面存在不同,搞清二者的差异有助于搞好会计核算,做好纳税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方法进行了规范,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本文按照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时间顺序,对固定资产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计提折旧、计提减值准备和处置时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晓芳 《中国外资》2011,(8):107-108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颁布实施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规定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企业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业务的税务调整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税务和会计两个角度分析固定资产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颁布实施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规定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企业发生的与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业务的税务调整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从税务和会计两个角度分析固定资产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辛诚  温雅丽 《财务与金融》2012,(4):38-40,47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经常会涉及到税务处理,由于固定资产处置方式多样,涉及到增值税和营业税两个税种,且在增值税转型后,纳税人销售旧货(包括固定资产)的征收方式出现了复杂化。不利于纳税人的掌握和理解,因此本文基于税务会计处理的角度,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分类,针对不同固定资产的类别,分情况详细阐述了不同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下的涉税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快地与国际会计接轨,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2001年和20016年先后两次颁布了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不断进行修订。但是,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同定资产确认、计量、折旧、减值以及处置等方面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进行例解分析。  相似文献   

7.
内资企业捐赠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外商投资企业捐赠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差异较小,因此,本文主要从内资企业的捐赠支出和受赠收入两方面分析其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差异。一、内资企业捐赠支出所涉及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差异分析1.内资企业捐赠支出的会计处理。捐赠人捐赠资产,是对企业的一种无偿援助行为,内资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不分公益、救济性捐赠和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一律在“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2.内资企业捐赠支出的税务处理。税法对纳税人捐赠支出的限制主要有:①纳税人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不允许扣除。②纳税人(金融保险企业除外)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金融、保险企业用于公益、救济性捐赠在不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标准以内的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税法限定其捐赠必须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或各级政府)。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下列(略)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相似文献   

8.
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规定的不同,使得固定资产折旧在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产生差异。1.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上海会计》1996年第6期载陈一同志《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陈文》,读后有些想法。《陈文》提出的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对商品流通企业更带有普遍性。因为近几年来,商品流通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在硬件建设上互相攀比,在原有的固定资产上搞豪华、气派的装修、装演,支出数额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效益可延及好几个年度,其属性应是资本性支出。但它不属于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不可以增加固定资产原值。《陈文》的观点是将这笔经济业务通过借记“累计折旧”,使大修理后的固定资产净值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由于当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导致企业业绩难以提高,所以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企业财务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为提高企业业绩,在企业日常的会计处理中开展税务筹划合法的减少税务支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本文对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罗永玲 《会计师》2011,(6):39-40
<正>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企业会计准则》以后续支出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为依据,分别资本化和费用化处理。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后续支出的处理却有所不同。一、会计和税收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规定的差异(一)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人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研究企业财政性资金税务处理中的会计处理,分析了企业财政性资金税务处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财政性资金税务处理中会计处理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固定资产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新会计制度关于入账价值的会计处理尚待改进和完善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外商投资企业购入的国产设备的入账价值,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以及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后续支出的入账价值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分析阐述了企业对外捐赠与赞助支出概念的界定以及两者在税务规定和会计处理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于洋 《中国外资》2011,(4):106-106
本文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分析阐述了企业对外捐赠与赞助支出概念的界定以及两者在税务规定和会计处理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马琳 《上海会计》2009,(9):55-56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同原《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相比,更加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7.
对于同一资产的处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本质差异.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异,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可能保持一致,但保持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的一致性应成为财政部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特别是非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本文分析了同一经济事项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存在不同的原因,并从资产确认、计量、价值转移三方面对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异同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陈婷 《中国外资》2012,(19):108-109
会计处理法和税务处理法对企业股权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股权投资会计和税务处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与和税务处理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合理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侯海良 《财会学习》2018,(13):129-130
对同一业务,企业会根据会计和税务不同的原则进行处理,由于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方面,会计和税法有着不同的原则.不同的账务处理对企业后期会计利润计算、税费缴纳准确与否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会计人员不积极主动的学习、总结会计与税法不同之处,对会计准则和税务政策不能正确运用,给企业决策带来一些误区,也给今后税务、审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的装修费用,是在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中时常涉及的一项内容。通常情况下,很多企业大都是耗资巨大,为了企业形象而装修,殊不知,在这房屋的装修背后还有一定的税收谋略,只要熟悉税收法规,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可以让你的装修更加经济、更加合理。下面笔者以一个装修案例为例,对其中的两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案例】A公司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公司的社会形象,于2004年12月份斥资300万元,准备对地处城市郊区的一座原值为1000万元(折旧年限20年,已使用10年)的办公楼进行装修,预计装修工程至少需要6个月,公司员工现均在城区办公,待装修完工后迁入郊区办公楼工作。公司提出的方案是(方案A),装修工程为一期完工,一次性投入300万元进行装修(该企业不享有任何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当地计征房产税规定的房屋余值按照房屋原值的20%计算)。【分析方案A】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