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征,使用阈值协整方法扩展现有的货币需求模型,度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效应,并进而设定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揭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国货币供给过剩且过剩幅度快速增加,其中名义M1过剩12.56%,名义M2过剩11.31%。2009Q3—2010Q3我国处于货币供给过剩机制下,在该机制下,央行谨慎地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在前2年为正值,在随后近3年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必须谨慎,退出速度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2.
通货膨胀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协整分析的框架内,首先使用年度数据检验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而后通过Andrews和Kim(2003)样本端点结构变化检验的自举分析,使用季度数据研究1993—1996年的高通胀和2007年新一轮通胀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M1和M2的需求函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发生了结构变化。与90年代高通胀不同,新一轮价格上涨没有影响到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以期为央行近期的货币政策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1,(9):4-5
周其仁:通胀没有那么多类别货币超发是根源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日前表示,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类别,不但逻辑上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CPI走势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高通胀的情况,研究表明本轮通胀依然可以在货币数量论的框架内解释,但在货币数量论的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并修正物价和货币的理论值与度量值的差异带来的偏差。认为本轮通胀是货币因素和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非货币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进而用货币数量论分析了我国的通胀情况,并对未来通胀形势做出了判断,认为2009年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正> 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给通货膨胀下的定义是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据此,治理通胀的唯一政策选择就是提高利率紧缩信贷以达到控制货币数量和稳定物价的目标。与之相对,非货币因素的通胀,最基本的特征是物价上涨同货币数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物价上涨在前,货币数量增加在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价格放开后,提高利率、紧缩信贷、控制货币发行一直是治理通胀的基本政策手段,但是1993年,利率大幅度提高了,货币也紧缩了,物价却依然不断上升。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只能是过去几年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已经改变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基础,产生了非货币通胀压力,使简单的货币紧缩对之无能为力。进入1994  相似文献   

6.
蒋淞卿 《发展研究》2010,(12):72-77
本文着重分析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别是通胀加剧的货币政策动因,认为在人民币存量已经偏多的条件下,三季度为了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下滑而再度放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加剧了2010年9月份以来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预期未来决策层将为遏制通胀压力而出台涉及面广泛的政策措施,但定量工具仍将是控制货币及信贷增长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五一节前,笔者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全国14个省市服务业座谈会,得知当前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前年和去年的总量矛盾基本得到缓解,保持了一个高速度、低通胀,高效益的增长势头。但是目前经济运行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和货币供给过大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警惕,提防过快的投资为金融铺满了一个鲜花的陷阱,断送掉这几年宏观调控的辛劳。  相似文献   

8.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引发机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货膨胀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风险。本轮通胀的重要特征是"结构性"突出,引发因素是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过多的流动性导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结构性通胀爆发。当前我国结构性通胀的形成机理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部门发展的不协调及部门间物价涨落幅度的差异,而流动性过剩则对我国通胀的生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有效治理通胀,必须对症下药,采取加强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管理,把回收流动性和引导流动性结合起来,把治理通胀与转方式、调结构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由产出缺口、货币信贷量过快增长、经济结构因素变动、汇率的变化以及通胀预期造成的,而产出缺口是决定通胀的一个基本力量,在货币供应量指标M2中,短期内只有"真实交易货币"能直接对物价起推动作用。结合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对中国治理现阶段的通货膨胀提出几点建议,主要是完善CPI体系、央行实行货币从紧的政策、压低房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因为流通中钱的总量太多,超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可能。如果仅仅大力打压高价,抑制通胀就难以期望好效果。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过剩(Excess Liquidity),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2.
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未触动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自今年4月以来美联储将逐渐削减购债规模的信号已经将新兴市场搅得不得安宁,包括巴西、印度等多个国家货币大幅贬值,通胀居高不下;危机期间流入新兴市场的逐利资本也开始迅速回流,印尼、泰国等多国股市相继上演过山车. 为稳定本国金融体系,多个新兴市场不得不忍痛加息,借此抑制通胀、避免本国货币进一步大幅贬值及游资过快流出;但比较尴尬的是,基准利率上调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又是一种障碍.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在较长时期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其主要原因是银行发行过多的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经济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都与外贸顺差过快增长有关.外贸顺差过快增长,导致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从而导致人民银行被动地向社会投放过多的基础货币,于是国内货币政策操作越来越陷入困境,物价指数节节攀升,资产价格更是疯涨;而我国与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主要贸易伙伴国纷纷要求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  相似文献   

15.
输入型成本推动、工资上涨和交易性货币供给增速提高是推动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的三大因素。模拟预测结果显示,2011年三季度我国物价涨幅会小幅度回落,但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好转,2011年三季度以后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再度加大,2011年和2012年通胀压力很大,但仍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提高利率可以有效降低物价涨幅,但也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需要处理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1998 年下半年,1999 年以来,中央银行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已经发生 过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胀的 情况下,“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呢? 本文从货币供应与 通货膨胀的一般关系着手 进行分析,并结合“适当”的货币政策产生的背景特征,得出在近期我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但远期通胀压力仍存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研究生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储备力量,其就业问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受到较大的冲击,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经历着从2009年开始的新的一轮通货膨胀,本轮通货膨胀既有外汇占款过多的原因,也有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不能简单地认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一定是本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如果简单认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过快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可能会导致资源在行业和地域上的错配,加重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9.
夏志琼 《经济》2006,(7):59-59
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相似文献   

20.
资讯     
风标在2006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会议指出“要用经济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把好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