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对外开放、参与世界经济程度的加深,人民币逐渐被亚洲各国所接受并成为可流通的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和焦点问题。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我国经济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存在负面的效应。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正确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对货币国际化、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综述的基础上,力图从货币国际化带来的"货币锚"效应、货币国际化实现的"铸币税"功能、货币国际化的道路与金融深化、货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国际化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几个方面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以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特别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使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结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渐显,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特别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使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结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渐显,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引起了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稳定,特别是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使人民币的国际声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和地区居民逐渐认可和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国际结算手段,大量人民币在境外流通,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渐显,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国际货币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国际化除了受经济影响因素之外,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货币政治经济学中有关国际货币的分类以及政治因素影响货币国际化使用的两种方式,为探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分析框架。根据协商货币定义中涉及到的外交协商、自愿激励和区域政治经济影响力三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展开分析。中国政府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时,通过外交协商与合作、获得外国政府和外国私人部门自愿支持以及发挥区域政治经济影响力为人民币在境外使用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资本结构、供应层级结构、产权关系等的探索,构建货币股权理论框架,借此界定货币股权并解析其结构。运用这一理论,通过探析货币股权与经济增长、汇率及外汇储备、通货膨胀等之间的关系,可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股权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货币股权新思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策略、新路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实施以来,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所起的作用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2年5月又适时推出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这两项举措为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及影响力的扩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极大地促进了人民币的区域化及国际化。基于自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实施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实施的具体情况,论文对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结算中的选择性问题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进而找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诠释了货币国际化的含义、衡量标准及决定因素,接着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进程及利弊;最后,根据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及货币国际化模式选择,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应采取渐进式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在地域扩张、货币职能、演进历程上分别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国际化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入21世纪后,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入,这些研究大多从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规律出发,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阶段和战略构想。通过对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实现路径与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人民币国际货币职能演进、时间阶段推进和流通范围扩展的三维动态统一,其实质是货币国际化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将兼容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国际化路径,以一种非均匀的方式推进,它的成功将创造一种全新的货币国际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人民币境外存量急剧上升。如何让境外人民币回流内地市场,直接影响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国际循环机制现状后,认为人民币FDI是境外人民币顺畅回流的主要渠道,而人民币FDI的开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正面效应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就如何趋利避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和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存在着许多结构性问题,如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金融体制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根源都不在汇率制度.要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实行人民币升值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提高汇率制度灵活性的同时,还要抑制投资过热,控制银行贷款规模,发展银行存款以外的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消除将来不安的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利率自由化,改革金融体制等.只有使这些政策措施互相配合,很好地联动,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货币的自由兑换出发,回顾了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历程及论述了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分析人民币自由兑换带来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历程,认为我国资本账户与经常账户协同开放。在分析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必然性的基础上,通过利率模型,得出2001年到2006年间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度为0.36的结论。根据国际经验,当前资本账户开放度仍然低下,宣布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家资本结构、供应层级结构、产权关系等的探索,构建货币股权理论框架,借此界定货币股权并解析其结构。运用这一理论,通过探析货币股权与经济增长、汇率及外汇储备、通货膨胀等之间的关系,可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股权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货币股权新思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策略、新路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它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存在制约,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行更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汇率制度是提高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