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于朋  刘晓辉 《价值工程》2014,(26):13-15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愈发强势。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进行归类和评价十分必要。因而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析评价的模型,并辅之双汇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案例进行层次分析评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海外并购交易的模式,为合理解读评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提供依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第六次并购融资热潮的掀起,中国的并购热潮愈演愈烈,但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法单一,主要以现金、股份支付等形式,而国外常用的换股并购、杠杆并购、混合并购等并购方式国内企业都很难应用.本文将谈及中美企业间并购融资差异,并提出中国企业可参考借鉴的美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并购活动趋于稳定时,中国企业的并购却异常活跃,逐渐走向高潮,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的企业并购一方面在中国独特的环境下有着自己特有的特征,如国有股并购;另一方面,中国现在的企业并购和过去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趋势,如战略性并购及市场化趋势。本文主要从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国的企业并购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4.
海外并购即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世界银行将跨国并购的概念定义为:以获得别国企业控制权为特征的产权交易行为。自中国加入WTO,掀起了新一轮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持续增长,并购金额逐年增大,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文章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给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实行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必由之路。本书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的理论成果,总结概括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验教训,较好地回答了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跨国并购以及如何成功实施跨国并购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优化——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本过高是其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并购过程和环境因素影响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由决策成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和制度成本构成。基于价值链的视角,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优化方法是重组跨国并购业务价值链和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成本优化策略是以重组跨国并购业务价值链为主线,控制每个并购环节具体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07,(8):95-95
2007中国并购年会(第五届)将由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主办,于2007年6月6日在天津召开,年会将围绕“全球与中国:并购环境”、“战略产业与国家经济安全”、“并购的融资制度”等重点议题展开。来自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各个产业的企业领袖以及政府官员,学者专家等并购业界的精英们将再次聚集在一起,总结中国并购重组格局探讨中重并购重组发展趋势,“2007中国并购年会”将再度成为中国并购业界、中国经济界的盛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及企业实力的增强,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基于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及良好的国内外并购环境,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额屡创新高.然而,由于存在并购战略不明确、缺乏跨国经营的能力与经验、并购后的文化难整合以及并购受非经济因素阻扰等问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并不高.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规范并购行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并购的文化整合、化解并购中的非经济因素的干扰、从实际出发,切实提高并购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一方面是并购案例、并购规模、交易数量的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却是并购成功率不高,这一矛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结合中国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案例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行财务分析,揭示了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对于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因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最重要的手段,跨国并购又掀起了中国企业并购事业的新浪潮。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进行分析,结合一定的案例,对于跨国并购中的产业和市场风险,经营管理整合风险以及政治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只有严格掌控并购中的风险才能提高并购的成功率,真正地让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具有强大实力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1.
宫雪琦 《价值工程》2011,30(26):12-13
目前外资并购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中国吸引外资并购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本文主要概括了外资并购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以及外资并购产生的消极影响,以及我国应对外资并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作连连,引人注目。在TCL、联想集团并购后,涌现出系列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事件:海尔竞购美泰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功败垂成;阿里巴巴“吃掉”雅虎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案,南汽并购英国MG罗孚汽车扑朔迷离,中石油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等。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发布的一份名为《向世界舞台迈进:中国企业的对外并购》的报告说,中国目前处于对外并购的第四次热潮,今后几年对外并购将继续发展并日益活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刚完成的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方式中,跨国并购和股权置…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3,(25):125-126
本文研究了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特点,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中所面临的风险,企业跨国并购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得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推动我国民营企业今后对外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文化整合成为中国企业实现跨国并购协同效应的基本对策。但由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面临逆势文化整合环境,西方学者提出的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理论应用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时存在适配性问题。因此,本文基于共现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学者针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进行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型,对于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对外投资的数量也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而快速增长。相较国内并购,中国服务型企业的海外并购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于海外并购活动能否为中国正迈向全球市场的上市公司创造更多价值,这些价值创造的绩效取决于哪些因素,以及不同类型间的并购绩效与并购特征有何不同的问题,本项目选取2005-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441个海外并购的案例样本进行基于倾向性得分-双重差分模型(PSM-DID)的实证分析,以为新形势下我国投身海外扩张的企业更好地认识海外并购绩效,建立并购的长效机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和2011年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发生了多起对海外企业的收购,目标是发达国家的同行业企业。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并购这些拥有先进技术和高效管理的海外企业,达到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规避贸易壁垒等种种目的。中国企业2000年以后才开始探索海外并购,在并购目标的选择、并购过程的实施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方面缺乏经验。本文分析了中联重科并购CIFA的动因和并购后的绩效,为企业海外并购从发展战略角度出发寻找合适的并购目标、实现协同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企业不断成立发展中国经济不断高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国家的经济政策也逐步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过渡,而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并购便应运而生,吉利并购沃尔沃便是其中的典型.该文以此为例,叙述了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背景,分析了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寻找目标的方法,探讨了吉利并购沃尔沃对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寻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并非一帆风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提高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马光远 《中外管理》2011,(10):164-164
纵观中国企业20年来海外收购之路,从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到并购大国,步伐之快如同中国的经济增长,堪称奇迹。然而,评估跨国并购成败得失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大型的并购案例,而在于有没有真正的并购协同效应。翻阅20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航海日志”,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并购已经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对于经验丰富,管理先进的国外知名企业来说,中国大部分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在海外并购中,中国企业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大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跨国并购的理论做一些相关理论介绍,并以TCL集团的并购为例分析中国企业在并购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出相关措施,促使中国企业在并购的道路上走的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