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方面,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原则。特别是今年6月在国务院召开的部分省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华建敏国务委员强调指出,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努力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变成促进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努力把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变成对就业拉动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努力把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过程变成统筹城乡就业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继续“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浙江省政府提出“促进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就业”,这些不仅是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关心,也是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为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宁波市作为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全国最容易就业城市之一,近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五常市坚持以发展经济拉动再就业,以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再就业,以落实扶持政策扶持再就业,以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再就业,以强化服务引导再就业,通过采取“四增三减”措施,切实推动再就业工作。“四增三减”措施是: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就业服务项目和减免税费、简化办事程序、减轻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后顾之忧。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胡海利 《中国就业》2006,(11):21-22
新乡市是河南省的老工业基地,近几年,随着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形势严峻。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中,始终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政策到位,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确保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实现新增就业人员10563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713人,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14784人,累计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65亿元,安置“零就业家庭”455户,就业再就业年度工作目标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2007,(7):44-47
积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再就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是一个重要方面。自2003年1月10日启动新余市再就业小额贷款以来,到2006年底,四年来全市已累计发放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1.2亿元,直接扶持400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达8000余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实现了由“输血型就业”向“造血型就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于玲 《中国就业》2007,(11):10-11
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是鞍山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的一项创举,标志着鞍山市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上了—个新的台阶。根据工作实践,笔者现对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的开展作出几点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36号文件是指导新时期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纲 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2002年以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连续三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遍建立了再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层层建立了目标责任体系。几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政策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运行机制不断成熟与完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五”期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加4200万人,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江西省情相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无几,其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有独特之处,这对促进江西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五化”、建设“三个江西”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政府落实“一年10万个,三年30万个”创造就业岗位计划的第一年,殷行街道在统筹安排今年再就业工作时,把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作为落实好今年再就业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全面落实实事工程。据殷行街道办事处侯妙凤副主任介绍:殷行街道2000年净增650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凸显,位置更加突出。从全国看,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万人(其中帮助100万困难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是中央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四项重点目标之一;从全省看,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3%,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离年底还有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深刻指出了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极端重要性,是做好新时期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切实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措施保证到位,努力开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姜宝观 《中国就业》2006,(5):32-34,16
从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浙江省湖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三年中,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实现就业再就业6.6万人次,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8万人次,分别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130%、110%和118%,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3.8%。2004年湖州市劳动保障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州市财政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年来,贯彻落实12号文件精神的基本实践,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36号文件精神,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七台河市采取得力措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继续研究和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仍是重点,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我市要快发展、大发展、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冀厅 《中国就业》2006,(4):24-26
“十五”期间,河北省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群策群力,推动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建立健全了“三大体系”,呈现出“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15.
做好再就业和促进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对于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将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现就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上海促进就业工作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非正规就业,又称“非典型就业”、“临时就业”、“弹性就业”、“灵活就业”,它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是对正规就业的一种补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发展非正规就业是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促进再就业过程中,财政部门肩负着完善政策体系、资金筹措、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责任。2004年以来,我区各级财政部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坚持一手抓财政收支,一手抓再就业,积极促进再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狠抓政策落实,加大再就业资金投人,强化再就业服务,开展再就业援助,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市坚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举措来抓,精心谋划,精心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符合石家庄实际的就业再就业之路。200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为加快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石家庄市大力实施“大就业”战略,着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工作局面。一是建立了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牵头组织,常务副市长、主管副市长和1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协调督导全市再就业工作,解决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重点问题,确保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9.
行健 《中国就业》2006,(2):18-2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36号文件)下发以来,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和劳部服务保障部门高度重视,—致认为该缅知》明确了今后几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对原有再就业政策作了“延续、扩展、调整、充实”,既立足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巩固再就业工作成果,同时又对建立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是指导“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0.
辉煌“十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200多万人,帮助1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迈向“十一五”,就业再就业定下新目标:5年新增城镇就业4000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0万人,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国家将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