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房地产》2005,(6):30-31
最近,国务院和建设部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点,并要求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市下一步将以实施建筑节能为突破口。从机构体制、政策配套、技术跟进,行政监管、宣传教育、深化研究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以扎实开展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2.
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认识开展资源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把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结合起来,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现提出审计工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的意见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并把它上升为一项国策,体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客观要求。由于我国生存和发展资源的相对短缺,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但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领域.浪费资源的现象还随处可见。提出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城市,节水、节电、节能、节材、节地是国情所致,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行动起来,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当前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闻资讯     
政策>>>国务院发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通知近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节约水、土地等资源,对于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税收政策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研究了税收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缺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已成为一个代性的话题,也将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中央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中的节约有着双重的含义,其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其二是要求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建设首先必须解决资源紧缺和环境承载的“瓶颈”制约问题。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但要建设好城市,更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创建节约型城镇。将节能、节水、节财、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贯穿于城市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积极支持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倡导文明的消费方式,使城市化更好地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更加注重城市聚集效益和辐射效应的有机统一。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相应提高城市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使城市化更好地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城市与农村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目前发出《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加快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七个方面的措施。就此《通知》,记者请相关人士和专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政府历来倡导节约型社会建设,面对全球环境资源日益匮乏的现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具有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程院8个学部的30多位院士近日汇聚北京.参加中国工程院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有感于我国资源匮乏、浪费严重的现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战略相距甚远,他们呼吁.让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成为全民主流意识,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2.
日前,市委、市政府就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领域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损失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逐步在全市上下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良好氛围,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必须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抓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着力在节约使用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取得突破。当前重点是要强化“四节约一综合”,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全省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业是开展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之一。要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产业,扶持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严格控制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引导和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以集中布局实现集约发展。要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引导企业提高运行质量和资本、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的使用效率,重点实施耗能、污染大户的循环经济改造工程,夯实节约型工业的微观基础,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2006年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迫切要求,重庆市政府将加大对各区县(市)资源集约利用率的考核力度。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出发,思考中国住宅建设与推进节约型社会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在住宅建设蓬勃发展、土地日益减少、能耗日渐增多的情况下,化解资源消耗与住宅建设的矛盾,实现住宅建设与推进节约型社会的统一和谐。提出住宅建设要以“三控一推”促发展,即“控制土地利用;控制建筑面积;控制建筑能耗;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7.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大力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企业至关重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企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体。企业要增强资源节约意识,把节约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8.
加强后勤管理,创建节约校园是学校的工作重点之一。建设节约型社会也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就是要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校园,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抓好学校后勤建设,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形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出路。此文简要地阐述了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论述了应立足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20.
徐冉  路晶 《价值工程》2005,24(12):1-3
面对经济发展中如影随形的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世界各个国家开始寻求经济增长模式的全面转变,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那么,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呢?发展循环经济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