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兼并与收购呈现证券化的趋势。“买壳上市”是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的一朵奇葩。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用反向收购方式注人自己的相关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各企业现热  相似文献   

2.
“壳”公司是指拥有和保持上市资格,但相对而言,业务规模小或停止、业绩一般或无业绩。总股本和可流通股规模小或停牌终止交易、股价低或趋于零的上市公司,在国外被称为“shell company”,通常分为“实力壳公司”,“空壳公司”和“净壳公司”三种。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买壳上市”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中的热点问题,“买壳上市”实际是一种投资行为,投资人要使自己的投资获得效益,就必须对投资对象的价值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对于“壳公司”这样一项特殊资产,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因此本文提出可以利用Black-Schole期权定价模型对“壳公司”股权价值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买壳上市:民营企业走捷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资产重组是个永恒的话题。买壳上市作为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行为,是非上市公司实现间接或直接上市的最佳选择。一、买壳上市的动因所谓买壳上市,就是非上市公  相似文献   

5.
唐莹 《发展》2003,(9):36-37
在周正毅案之后,广州一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她在广州某知名IT企业做会计时所目睹的“骗贷”经历。记者经过几番周折,找到了曾在该企业财务部担任高官的N先生,通过他们的讲述,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企业骗贷图画。买壳上市完成后一个月4名财务人员先后辞职北京时间凌晨2:00,广州某知名IT集团公司金融证券部灯火通明,该部会计曾丽(化名)正通过越洋电话与美国纽约某律师楼咨询有关上市手续,此时正值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00。2000年11月,该集团公司已经进入在纳斯达克买壳上市的最后冲刺阶段。公司买壳上市工作完成后的一个月内,与曾丽一起在…  相似文献   

6.
海外上市是中国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融资渠道。截至至2005年末,已有400余家“中国概念”企业在全球七大交易所上市交易,累计募集资本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然而,许多科技型企业由于海外资本市场高门槛、高融资成本、耗费时间长等的限制,并不能通过IPO途径进入资本市场上融资,因此,能有效避开IPO的诸多壁垒的境外买壳上市方式,成为科技型企业海外上市的捷径。如高科技企业世纪永联、杨凌博迪森、山东盛大纳米等,无一例外不是境外买壳上市融资的成功案例。正文对科技型企业如何利用境外买壳上市融资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因而选择海外上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渴望大量融资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音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国内企业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收紧对中国内地中小企业买壳的要求之后,借道OTCBB以反向收购的方式在美国取得上市地位,成为内地企业一个可行的选择。但这些兴冲冲奔赴美国资本市场的企业必须认识到,买壳并不是目的,能否在二级市场成功融资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洪琳琳  曹璇 《北方经济》2008,(10):76-77
近年来股票市场在直接融资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然而中国股票市场的扩容并不能一蹴而就,大量的企业面临着漫长的排队等候时间以及残酷的竞争淘汰机制。在这种背蒂下,买壳上市成为近期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本文阐述了买壳上市的基本理论,并分析了大港油田买壳上市的成功案例及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买壳上市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乃至中坚力量,而资金瓶颈却一直阻碍着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步伐.由于制度的限制,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通过买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通资金.对此,应正确认识和评价壳公司;正确选择中介机构;认真实施买壳前的调查;加强政策抉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海外上市是中国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融资渠道。截至至2005年末,已有400余家"中国概念"企业在全球七大交易所上市交易,累计募集资本总额超过300亿美元。然而,许多科技型企业由于海外资本市场高门槛、高融资成本、耗费时间长等的限制,并不能通过 IPO 途径进入资本市场上融资,因此,能有效避开 IPO 的诸多壁垒的境外买壳上市方式,成为科技型企业海外上市的捷径。如高科技企业世纪永联、杨凌博迪森、山东盛大纳米等,无一例外不是境外买壳上市融资的成功案例。正丈对科技型企业如何利用境外买壳上市融资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中国特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可谓是饱蘸浓彩的一笔。而在我国市场上,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拿出精良资产到海外上市也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亮点。其实,中国国企海外上市的历史由来已久。1990年,中信泰富在香港买壳上市,由此掀开了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融资的第一页。而后十几年间,相继又有近百家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一、“奔达”在香港借壳上市大获全胜 所谓借壳上市,是指有些企业力求股票早日上市,就在股市内物色一家有上市资格的“壳”公司,收购其全部或大部分股权,然后改组其内部人事及经营方针,或者将本身的资产拨入这家“壳”公司增加股本。重整业务。这样就可以借这有“壳”公司的躯壳来使自身也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这家“壳”公司也许原来有相当规模但因经营不善而衰落,其资产和营业额已经很小,且内部结构也较简单,这种公司有个专有名称叫“蚊型股”身轻如蚊,可见其规模之弱小。当市场传出将被收购的消息时,这种公司的股票马就会成为股票炒家的抢购对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浙江各地根据省政府企业上市领导小组提出的目标要求,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把握时机,开辟多条渠道推进企业上市。国内 A 股、海外上市齐头并进,上市势头良好。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62家公司的股票在境内外上市,还有9家已通过证监委发审委核准。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企业抓住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机遇,通过收购重组实现买壳上市成了新亮点。  相似文献   

15.
<正>“空壳公司”经常被人们提及但并没有一个通用、标准的定义,也并非我国《公司法》中的一种公司类型,通常指那些注册后无实际经营活动也无经营必需人员的一类企业。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截至2023年2月底,全国各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涉及空壳公司的案件达16866件,其中自2018年以来此类案件数量就多达12659件,占比超过75%,并且有逐年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6.
潘照安 《北方经济》2007,(15):49-51
一、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主要做法 整体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主要资产和业务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进行上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丹  余凯 《新财经》2002,(12):52-67
相对于国内上市需要经过排队、"辅导期"的漫长等待而言,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在采取一种相对简便而快捷的上市通路--"买壳"上市.  相似文献   

18.
广东民营企业上市的特点、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民营企业上市步伐逐步加快,目前广东民营上市公司家数已位居全国前列。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民营上市公司的规模和业绩还不理想;二是民营企业改制上市步伐相对滞后;三是部分民营拟上市公司的改制质量还有待提高;四是民营企业买壳上市风险不容忽视。对此,本文建议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上市的服务和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企业改制上市成本和买壳上市成本,同时也要抓住CEPA和深圳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机遇,多渠道推进民营企业上市工作。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我们所做的一切调整,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是为了上市而准备的,是为了我们的业务。”——京东商城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刘强东称,近期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扩充与上市无关,公司在2013年之前不会考虑上市。  相似文献   

20.
何杨 《民营视界》2007,(2):28-29
近年来,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境外上市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选择到香港、纽约、伦敦等资本市场,通过境外IPO(首次公开募集)、红筹股、买壳上市、造壳上市等方式实现境外融资。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境外非国有企业有125家,到2006年3月,国内已有270多家民营企业通过红筹股方式实现海外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