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走私普通货物犯罪案件中因侦查取证的特殊性导致实践中自首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司法机关对自首的认定存在一定分歧。通过对司法实践样本的类型化归纳,进一步提炼各类自首的具体认定标准,根据各类自首投案的主动性与自愿性在量刑上作出区分。同时,充分考虑其他量刑情节、《刑法修正案(八)》对走私普通货物罪法定刑数额标准调整的影响,进而探讨实现走私普通货物犯罪自首认定和量刑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自首制度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正确运用自首制度对于鼓励犯罪人悔改,促进刑罚预防目的的实现,高效处理案件、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认定方面的问题,本文正是由一例审判案件认定争议着手,意在提出司法运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改善建议,以期自首制度能更好地实现其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首是我国刑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我国惩办与宽大刑事政策在量刑方面的具体体现。正确贯彻执行这一制度,对于及时侦破案件、分化瓦解犯罪势力、促使罪犯认罪服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涉及自首认定的问题,纷繁复杂,法条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仍显粗疏,对有关实务问题仍然需要深入地探讨。为了准确理解掌握和正确适用我国刑法中的自首制度,本文拟围绕自首的概念、意义、构成、认定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华 《大众商务》2010,(1):234-234
唐律中的自首制度,规定非常之详尽,主要包括自首的认定、自首的刑事责任、不适用自首的情形等。同时,由于受到"礼"的影响,在适用的过程中存在"以礼屈法"的现象,因此研究唐律中的自首制度,对于完善我国的自首制度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1906年初的《屈子文学之精神》一文,深入解释了屈原文学的根本精神,即在对屈原主体人格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揭示了屈原文学的精神就是"国身通一"的具体体现。这是王国维认定屈原是"真正之大诗人"的根本原因。而叔本华的哲学则是王国维分析屈原文学精神的外缘,而非根本的思想凭借。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基本刑事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司法理念的重塑,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检察机关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过程中,发现该刑事政策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笔者从立法方面提出对现有刑罚种类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增加刑罚种类等建议;从司法方面提出了完善和创新司法制度以及现有司法工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交通肇事罪是日常多发犯罪之一,社会危险性较大,研究本罪的量刑对于增加公众的交通安全知识,加强驾驶人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诸多学者对交通肇事罪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近发生的案例,对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以及与相关犯罪的区分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就交通肇事罪中自首的认定问题加以重点阐明,另对现阶段在我国设立危险驾驶罪作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对交通肇事罪的立法司法走向进行了瞻望.  相似文献   

8.
黄燕 《企业家天地》2007,(8):137-138
作为量刑制度,自首原本可以成为一种比较简单明了,便于理解操作的制度,但由于目前我国关于自首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存在诸多问题,而导致认识上的分歧。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国外的自首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剖析了我国现行自首制度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自首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刑罚目的在刑罚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刑罚的创制与适用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刑罚目的,将有利于完善国家立法和司法。法律情境中存在3种心理状态:公正、上位公正和下位公正;基于个人的刑罚目的是实现以公正为标准的个体心理均衡;基于社会的刑罚目的是实现以不平等的公正为标准的社会心理均衡;司法理念和刑罚制度要随着公正状态的变迁而变迁;社会心理获得有效均衡的途径是开启大众理性,降低社会交流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从谭恩美《喜福会》作品里的中国元素写作技巧来研究谭恩美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通过探讨"章回小说"形式的应用、"《红楼梦》中‘元迎探惜’谐音写作技巧的借鉴"、"双语对白"及"‘回归’主题"四个角度来分析《喜福会》,以此印证了谭恩美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毛健 《企业家天地》2009,(7):209-210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最严酷的刑罚,因此,历代开明的统治者一般都慎重对待死刑,并从制度的层面上规制死刑,尤其体现在对判决死刑的程序、对死刑执行的司法监察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关于犯罪形态中"着手"实行犯罪的理论,一直都是刑法理论中争议的焦点之一,通说认为:"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着手"是犯罪实行行为的起点,是区别不同犯罪形态的一个标志。归纳出对"着手"实行犯罪的认定方法和应采取的标准,采用正确的方法认定犯罪行为中的"着手"是完善犯罪形态相关制度的关键,同时对于刑法理论问题的研究和司法完善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罚的改革一方面受到世界刑罚发展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特殊国情,我国刑罚的改革应体现宽严相济的基本精神,此外,还应完善刑罚的种类和名称,特别是在增设资格刑的种类等方面,在刑罚的价值取向上,应立足于公正、报应、正义、正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文化传统偏重"实质理性",这与"形式理性"的西方司法文化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三十年来以程序中心主义为主导的司法改革,其理想与现实、司法的面相与公众的心理期待的矛盾和冲突,是过于偏重程序中心主义的西方经验,忽视本土司法文化传统的结果。董必武的既要守程序又要便民的司法改革思想体现了程序与实质的统一,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反思和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当下的司法改革应当回到尊重中国司法文化传统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5.
东方出版中心近日出版的《张学良人格图谱》是王充闾新著长篇历史文仕散文,反映了他对文学本质属性的深入理解。该书以现实主义的历史理性原则展现了张学良作为"情感标本"与"人生型范"的人格魅力,并以自主性建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性建构完成了对这一人格的现代性诠释。辽宁省美学学会邀集评论家从"心灵传奇与理性建构""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历史文化散文的诗生""‘图谱’折射出的文学性""‘图谱’的文本间性"等视角对该书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6.
东方出版中心近日出版的《张学良人格图谱》是王充闾新著长篇历史文仕散文,反映了他对文学本质属性的深入理解。该书以现实主义的历史理性原则展现了张学良作为"情感标本"与"人生型范"的人格魅力,并以自主性建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性建构完成了对这一人格的现代性诠释。辽宁省美学学会邀集评论家从"心灵传奇与理性建构""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历史文化散文的诗生""‘图谱’折射出的文学性""‘图谱’的文本间性"等视角对该书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7.
东方出版中心近日出版的《张学良人格图谱》是王充闾新著长篇历史文仕散文,反映了他对文学本质属性的深入理解。该书以现实主义的历史理性原则展现了张学良作为"情感标本"与"人生型范"的人格魅力,并以自主性建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性建构完成了对这一人格的现代性诠释。辽宁省美学学会邀集评论家从"心灵传奇与理性建构""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历史文化散文的诗生""‘图谱’折射出的文学性""‘图谱’的文本间性"等视角对该书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8.
东方出版中心近日出版的《张学良人格图谱》是王充闾新著长篇历史文仕散文,反映了他对文学本质属性的深入理解。该书以现实主义的历史理性原则展现了张学良作为"情感标本"与"人生型范"的人格魅力,并以自主性建构、主体性建构和文化性建构完成了对这一人格的现代性诠释。辽宁省美学学会邀集评论家从"心灵传奇与理性建构""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历史文化散文的诗生""‘图谱’折射出的文学性""‘图谱’的文本间性"等视角对该书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9.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主体一般分为开票者、受票者和介绍者,其中以"开票者"的认定最为复杂.文章主要针对司法实践中本罪的主体之一开票者认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治疗作为哲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在中国哲学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孔子的思想中包含着大量治疗型智慧。其思想中客观存在着"由己者"与"由他者"的区分,"由己者"自身的高低层级区分和"由他者"自身的高低层级区分。正是在"由己者"与"由他者"的区分和相互作用下,孔子思想产生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