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别除权的权利基础 (一)担保物权 1、抵押权所谓抵押权,是指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动产,得就其卖得的价金优先受偿的权利。可见,抵押权符合别除权的要件和特征,其所担保的债权具有优先于一般债权人的效力,可就拍卖抵押物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故抵押权是别除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抵押权为罗马法以来近现代各国民法最重要的担保物权制度。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移转占有而提供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担保的财产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商》2015,(27):247-248
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已被设定抵押的财产被其他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查封、扣押等财产保全或执行措施,对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抵押权的顺利实现等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措施对抵押权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抵押权的实现是在债权履行期限届满或者发生约定的情形时,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抵押权人可以对抵押财产采取拍卖、折价、变卖等方式进行优先受偿的一种制度。该制度对于债权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抵押权实现的概念和条件等进行分析,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同时希望能对实务界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抵押权标的物范围的扩大,原材料、产品或商品等流动资产也纳入抵押权标的物之中。由于其数量大,品种多,品名杂,保存期不等,难以锁定抵押物,目前有部分企业和银行认为商品或产品交易频繁,就根据购销合同,银行付款证明或发票,确定抵押物并申办抵押物登记,采用约定存货量来保障抵押权。但到清偿债务时,存货已不是登记时的抵押物,所列抵押物形态已发生变化,其他债权人以实际存货与抵押物清单及所有权凭证不符为由不承认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面对这个问题,正确认识抵押物是特定物尤其重要。一、抵押物特定化是抵押权成立的前…  相似文献   

6.
陈亚东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91-192
汽车在办理抵押登记后抵押物仍存在风险,我们把汽车按揭业务分为具有《机动车登记证书》类和不具有《机动车登记证书》两大类,单分析对办理抵押登记的机关及有效性之风险,重点论述办理抵押登记后抵押权与质押权、留置权、税收权、查封扣押权、所有权保留权等权利冲突的情形及优先受偿之风险。  相似文献   

7.
船舶抵押权制度起源于古代航海冒险事业筹措资金的需要,是船舶所有人取得贷款的一种手段.我国<海商法>第11条规定:"船舶抵押权,是指抵押权人对于抵押人提供的作为债务担保的船舶,在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可以依法拍卖,从卖得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船舶抵押贷款存在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项目风险、法律风险等风险,但本文仅就船舶抵押贷款的法律风险作一分析,并就该法律风险提出防范意见.  相似文献   

8.
一、担保财产与担保债务的概念本文中的担保财产和担保债务,是指在企业破产清算中,经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并有可能依法优先受偿的“用作担保的资产”和“有担保的债务”。其中担保债务指:(1)有抵押权的债务;(2)有质权的债务;(3)有留置权的债务。破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在企业破产过程中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促进破产分配程序的顺利进行,我国破产法规定了劳动债权在破产程序中可以优先受偿.由于企业销售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其薪酬体系不同于一般劳动者,业务提成往往占据其工资的绝大部分.而司法实务中,销售人员的业务提成在企业破产时往往不能作为劳动债权优先受偿,导致许多诉讼.本文对结合司法判例对销售提成优先受偿的现实困境进行归纳,分析了销售提成的法律性质.认为应当将在破产中对销售提成进行优先受偿,以维护企业销售人员在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商》2015,(8)
在建筑工程中,未竣工工程优先权的效力范围、使用期限以及受偿顺位问题一般都比较常见,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对其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未竣工工程的优先受偿权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工程建设优先受偿权的性质特征,再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相关风险及担保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案情简介 原告:英国JP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Bank) 被告:海流航运公司(Seastream ShjppingInc.) 2002年7月,JP摩根大通银行(原告)向广州海事法院提交申请,请求法院判令海流航运公司(被告)偿付所欠的贷款、透支款、利息及费用共计7045208.64美元,并承担扣船申请费、债权登记费及本案诉讼费,确认原告基于上述债权对"航海者"号享有船舶抵押权,有权从船舶拍卖款项中优先受偿.  相似文献   

12.
新破产法劳动债权优于担保物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陷入破产,是债权人最大的梦魇。如果债权有担保物的话,还能看到优先受偿的一线曙光,因为物权担保的债权在我国旧破产法中是优先受偿的。然而,目前这线曙光正逐渐暗淡,有物权担保的债权在破产中的优先地位正受到来自劳动债权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面对有债难讨的现状,债权人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在此,笔者介绍几种优先讨债方法:一、行使优先受偿权。①变卖抵押、质押物优先受偿。在有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事先提供了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或质押物,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  相似文献   

14.
《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建设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但学界对该权利的性质存有争议,本文将该权利界定为一种优先权。优先受偿权行使的标的为发包人所有的可以折价、拍卖的建设工程;范围仅限于承包人实际支付的费用,而且在商品房预售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消费者权利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破产别除权是破产法上的一项特殊权利,其有区别于破产法上其他权利的法律特征,是以破产宣告前合法成立的担保物权或法定特别优先权为基础,是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而非全部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是受破产程序调整的优先受偿权利,其基础权利是担保物权及特别优先权。别除权行使的范围及转化是破产别除权行使的两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戴耿喜 《现代商业》2013,(4):158-160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适用代位权制度时面临着选择适用传统民法的入库规则还是适用我国《新合同法解释一》第20条中所规定的债权人优先受偿规则问题,这就牵涉到代位权制度基本的价值冲突协调过程。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采纳“优先受偿规则”,在理论和实践中引起了很大争议。合同法应改变现行的规定,采纳入库规则以恢复代位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李常敏 《现代商业》2008,(15):267-268
本文讨论的工资优先权是属于一般优先权,工资优先权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旨在打破债权平等原则而优先受偿的特权.职工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相应的报酬请求权,就债务人的一般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工资优先权的效力主要体现在工资优先权与其他权利冲突时的顺位上.本文对工资优先权制度做出了初步地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行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撤销权人取回的财产或代替原利益的损害赔偿,为全体一般债权人的责任财产,由全体债权人按其债权数额比例平均受偿,行使撤销权的债权人无直接优先受偿的权利,笔者认真分析了此种分配方案的缺陷性,并提出了合理分配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2)
所谓最高额抵押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权提供担保财产,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情形。即最高额抵押所担保的未来债权是不特定的,将来的债权是否发生、债权类型是什么、债权额是多少均是不确定的。虽然《担保法》、《物权法》等都对高额度抵押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对最高额抵押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但在银行最高额抵押担保业务的法律中还存在一些漏洞,这就需要对这些漏洞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郑宏伟 《北方经贸》2014,(5):101+103-101,103
物权优先于债权,担保物权具有优先受偿性是物权法的一项法则,然而由于破产立法目标的转变,担保物权在破产法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担保物权受到诸多限制。我国破产立法起步较晚,对担保物权优先性的限制的规定尚存在诸多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