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新时期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渐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广告史上,旧时期,由于性别歧视、男性话语唯一性等原因,女性形象在广告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新时期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则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女性社会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也是由于传媒和广告策划者重视改善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结果.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告要进一步从新的角度展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女性消费者是商品消费的主体,因此商家在商品广告语的设计中会充分考虑到广告的受众群以及该群体的消费心理,通过对她们消费心理的研究,商品销售商就会斟酌广告语的精准度、美感以及更多符合女性审美需求、实用需要的广告亮点语言,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顾客的购买心理,赢取较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女性主义视角的关注下,立足于社会现实,以新世纪中国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特征,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反思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把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女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构建新女性形象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宋华  祝亚伟 《理论观察》2008,(3):126-127
春晚小品塑造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女性在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中的变迁。女性形象的变迁过程实际上是女性地位的典型再现,是社会各种权力关系微观运作的生动体现。媒体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再现社会事实,对女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两性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两性政治权利平等和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基础上的和而不同,人们期待着两性作为传媒主体、传媒内容和传媒受众真正平等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论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男性文本女性意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菊芳 《黑河学刊》2009,(4):142-144
纵观多年以来关于女性文学及关键词“女性意识”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立足于对女性文本的探讨,其实男性文本中的女性意识,是一道不能错过的风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位。因此运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中的“社会性别理论”,来分析中国男性文本中的女性意识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6.
新疆哈萨克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华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其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的影响,文学主题多是草原文化的书写,对女性的关注和研究自古就比较少一些,在这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关键时刻,朱玛拜·比拉勒作为哈萨克族作家代表之一,特别关注女性和自然,在其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命运悲苦、积极向上、勇敢抗争的女性形象,研究探讨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解读,探讨21世纪新时期朱玛拜当代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7.
哈代作为一名男性作家,笔下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但小说中以男性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证明他也具有传统的父权思想。本文以苫丝这个女性形象为个案,总结出隐蔽的父权思想是哈代对女性矛盾态度的根源,因此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都渗透着女性意识和父权思想。  相似文献   

8.
商品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要诱发人们的购买行为,而人们购买行为的产生往往是与情感的激发联系在一起的。情感冲动愈强烈,购买的欲望与行为愈易产生。因此商品广告写作必须注重情感设计,使消费者的感觉、情绪进入到商品广告所蕴含的情感中去,并且使消费者由情感的萌发潜移默化走向契合,促成购买行为的实现。商品广告写作中的情感设计要注重以下问题。首先,必须对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行为是由其心理因素支配的,消费心理是导致购买行为的内在动因。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修养,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信仰、性格的消费者,都…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观念,一直受到女权主义以及文学批评界的争论。不管海明威是否具有女权主义思想,其作品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本文将对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总结,并对海明威的女性观的产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同质性以及同质社交再现(homosocial reproduction)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宗教信仰以及国籍等多元化治理的理念日益盛行,人们对公司高层人员的多元化组成问题尤其是性别多元化的研究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女性参与企业高层管理的呼声日渐提高。  相似文献   

11.
《苹果》以女主角的名字来命名,是一部关乎女性的电影,从其创作者来说,导演李玉作为女性,不可避免地会在生活中从自我性别出发捕捉、思考女性的命题,并在创作中体现作为女性观看世界的视角。从整个故事情节来说,主要围绕北京洗脚城洗脚妹刘苹果这一女性的生活遭遇展开,在人物设置上,影片中着重塑造了三个不同社会层次的女性形象,即处于社会上层的黄梅、位于中间的刘苹果和更下一层的小妹。力图从男权社会的境遇,关注女性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2.
周莹 《黑河学刊》2013,(9):180-182
以往关于性别偏见的研究已经著述颇丰,不同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性别的构建问题,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解释。本文以期运用布迪厄《男性统治》中的理论观点,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构建和性别权力关系的产生进行探讨,同时讨论女性在这种社会结构和关系当中如何寻求自身的角色认同和抗争。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目的是唤起人们时文本中性别问题操纵方式的意识。从女性文体学的角度,通过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对比分析分别由祝庆英(女)和吴钧燮(男)所译的《简爱》,结论是:祝庆英的译本真正地体现了原著的女性主义特色,再现了女性的地位和形象。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社会是一种以男性文化为主导的文化体系,比如在设计公共汽车扶手时,不考虑女性的身高水平,还有一些媒体,在关注女性时,肆意炒作,造成对女性的二度伤害,等等,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谓“女性视角”,就是要摆脱男性文化的体系,更多地、更平等地从女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女性视角”是一种先进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5.
樊蓉 《魅力中国》2010,(23):12-12
本文以不同新闻内容的女性形象塑造为切入点,以期挖掘出现代报纸在对女性形象塑造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策略,旨在弘扬女性主体精神,呼吁媒介表现女性、关注女性、赞扬女性,以构建平等、和谐的新闻天空。  相似文献   

16.
近日,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存在一些性别盲视问题。另外,由于没有充分考虑性别比例,我国女性在环境议题上的权利受到了一定制约,在农村地区尤为显著。那么,女性参与环保有多重要?我国女性参与环保的现状如何?未来女性应怎样在环保中发挥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有关人士。研究女性现状,对环保政策很必要  相似文献   

17.
《左传》中有两类女性形象:一是自觉地扮演统治阶级及当时社会所赋予自身角色的女性形象,一是在更为不堪或悲惨的处境之下,有着不同程度反抗行为的女性形象,由此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女性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成熟使我们正在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消费社会中,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不仅仅停留在它的物质层面,意义消费日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广告由于赋予商品符号意义而成为文化的载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章拟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广告,联系人们的消费观念和广告对人们的观念可能造成的影响做出细致的分析并试图探讨隐藏在广告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何双 《老区建设》2014,(14):35-37
英国作家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对人物类型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并不擅长描写男女情感,但其笔下女性形象却十分丰富,这也许得益于其理论研究之于实践的运用。纵观福斯特小说中女性形象,大体有以下四类:麻木不仁却自命清高;发育不良但自我觉醒;富有知识又聪明年轻;仁慈善良且宽容博爱。  相似文献   

20.
对电影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不同性别下年龄和职业的差异是否会影响植入式广告的效果,通过选择观众的年龄和职业等基本属性,研究在不同性别下这些基本属性对广告效果的影响程度,帮助广告主找到在电影中植入商品广告时,需重点考虑因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