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003年4月4日,北大科技园与韩国大成公司就成立中韩国际技术教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字仪式。这标志着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北大科技园与韩国大成公司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2003年,北大科技园正在实现着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温丽姿 《中关村》2004,(12):78-79
从四十万元到四十亿元笔者见到北大科技园总经理叶丽宁,一开口就问得不太客气:“北大科技园的楼,为什么起得这么慢?成府园区的地块都空了几年了,到今天还空着,要空到什么时候?”叶丽宁回答得非常爽快:“你先听我说一下我们的发展条件,你就会明白了。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但北大科技园从1992年发展至今,我们却可以说是在‘没有支点’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其中的艰辛,外人可能很难了解。但是,虽然没有支点,但我们仍旧做起了一番大事业。目前,总计向学校上交2亿元的现金,成为校办企业的支柱之一。”叶丽宁从1992年北大“推倒…  相似文献   

3.
勒川 《中关村》2010,(2):60-61
2009年12月10日,“清华科技园创建15周年庆祝活动”在清华科技园隆重举行。从1994年清华大学正式开始建设科技园至今,经过15年对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清华科技园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理念、运行模式和园区文化,在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13,(5):86-86
香港科技园公司中关村联络处日前正式启动。这是香港科技园与中关村管委会继2012年京港洽谈会期间签署合作备忘录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关村示范区与香港科技园共谋发展与合作进入了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玉泉慧谷,是清华科技园分园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的典型,它是清华科技园品牌管理输出模式的首创。玉泉慧谷的成功,开启了清华科技园打造科技园界“希尔顿”的品牌之路。玉泉慧谷,也是四季青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它一方面实现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素质,是高科技、高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结合的典型。园区的领导们要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国际新媒体基地。创新合作模式:清华科技园牵手玉泉慧谷2004年5月8日,四季青镇与清华科技园正式签订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6.
萧惑之 《中关村》2013,(9):16-16
日前,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等一行与北京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区长孙文锴等领导座谈,对北京大学和海淀区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北大将继续发挥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城环学院等院系的学科优势,为建设“美丽海淀”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强烈地震,牵动着每个北大千方人的心!在国家经受危难的重要时刻,北大千方公司在其领导的带领下,北京总公司及山西、新疆、成都,呼和浩特等全国各地分公司员工,在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号召,  相似文献   

8.
勒川 《中关村》2008,(11):72-73
2008年10月23日,在世界科技园协会亚洲分会暨亚洲科技园协会联合年会召开之际,面向创新型科技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启迪服务网”正式向全社会开放。清华科技园的建设、管理、运营者一一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通过这一创新型科技企业增值服务促进平台,将清华科技园14年来的创新服务经验积淀,利用互联网在线服务的形式推广到海淀区、中关村、北京市乃至全国,成为科技型创新企业等中小企业服务的集成平台。  相似文献   

9.
北大风暴     
“北大无小事”。这次教改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的各种正面、反面意见如箭如镞,来势凶猛。北大一时间又成了报刊网络上的话语中心和关键词。5月份教改方案出台,恰逢 SARS 阴风狂吹,但实际阳数渐弱之时,网络上广为流传着这篇长达几万字的倡改之文,虽然看上去北大校园平静依旧,但无形的压  相似文献   

10.
明星 《中关村》2011,(12):22-22
“大学应该更多地为科技创新做贡献,我认为世界上有两个地方做得最好,一个是斯坦福,一个是清华科技园。”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给予清华科技园极高的赞誉。清华科技园位于北京的主园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科技园,也是国际科技园中公认的最好的科技园区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9,(9):46-47
2009年8月,世界上首部标有来自76个国家700多个科技园区和孵化器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的创新地图集已经由世界创新联盟(WAINOVA)编辑出版发行。在这版地图中,中国共有22家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名列其中,清华科技园是其中唯一的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6月,世界科技园协会第26届年会在美国召开。  相似文献   

12.
吴炜  高强 《中关村》2012,(4):23-25
这是车库咖啡里常见的一景。来自不同公司、不同行业的人在这里相互碰撞,开阔眼界。有的还达成了合作。车库咖啡的前世今生创新、创业是中关村的“主旋律”。而中关村西区,更是一块风水宝地,新浪、微软、创新工场、木瓜移动等等科技创新型公司走集聚于此。它和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也就是半小时的路程。  相似文献   

13.
郭宇明 《中关村》2006,(10):26-29
《中关村》:清华科技园的完整概念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梅萌:1993年在清华大学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学校提出了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从1994年开始我们启动了清华科技园的规划建设,期间可以说是边想边干,边看边干,不管是北大推倒南墙建商铺,还是我们在资金极度匮乏的时候建大楼,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用现在时髦的话说是“痛并快乐着”!到了2000年,我们制定了《清华科技园发展纲要》,纲要有几个重要的思路,其中关于清华科技园的发展目标,当时提出的是要建世界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其原因是:1999年教育部和科技部共同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大…  相似文献   

14.
清华科技园已经走过了9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有230多家企业进驻,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快速成长,此外,还汇集了一批中介服务机构、成果转化机构,还有 P&G、Sun和 Schlumberger 在内的研发机构。清华科技园在珠海、江西、陕西还建有辐射园区。为了一步促进清华科技园的发展,清华科技园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与欧美、日韩、新加坡、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亲密的国际联络、为创立“国际园”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而2003年更是成为清华园的“国际化年”。  相似文献   

15.
明星 《中关村》2012,(5):32-34
"清华科技园在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无论是在创业孵化能力上还是在创新服务模式上,清华科技园都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关村 《中关村》2010,(2):13-13
清华科技园历经15载春秋的风风雨雨,如今许多自主创新项目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许多孵化后的企业已然成长为行业中的领军者。清华科技园作为国家实施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骨干成员,一以贯之地坚持“国际化、支撑平台、辐射发展”三大战略,以“聚集、聚合、聚焦、聚变”为发展方式,整合“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多方创新资源,努力营造卓越的科技创新与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7.
勒川 《中关村》2008,(6):23-25
2008年4月25日,清华科技园沿用了14年的绿色Q型标志被蕴含浓厚高科技色彩的一组蓝色英文字母——TusPark取代。如果说以往的Q型标志注重阐述清华科技园在地理位置上同清华大学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标识则从更深远的战略层面出发,表达了清华科技园在实现自我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的同时,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宏伟愿景。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清华科技园的经营和管理者借助这一举动,向全社会宣告:公司正式进入全面战略升级,致力营造以增值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政、产、学、研、金、介一体化的创新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31日,北大千方(CTFO)在纳斯达克市场正式上市交易,这是中国交通信息化企业首次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北大千方凭借自身突出的业绩,在一年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了由OTGBB市场向纳斯达克主板市场的转变,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是北大千方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纳斯达  相似文献   

19.
程桔华 《中关村》2012,(4):34-35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优良的传统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着同样著名的清华科技园。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学科技园区,清华科技园在园区建设与运营等诸多方面均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众多园区争相效仿的典范。其代表作当属清华科技园推出的“钻石计划”。“钻石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扶持入园企业自主创新,做强做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清华科技园其实就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20.
马文良 《中关村》2014,(4):64-65
3月20日,一场以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题,践行“美丽中国”的科技创业大赛在中关村悄然拉开帷幕,由于赛制与央视火爆荧屏的《中国好歌曲》非常相似,此次大赛也被外界称为“中关村好项目”。这场比赛就是由海淀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作为指导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理委员会、北大科技园主办,创业家传媒承办的“2014‘创启未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