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是我国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所以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方面需要立足于新疆特色资源和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可持续地利用各种特色资源和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新疆资源、环境与经济问题的探讨,寻求新疆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国荣 《发展》2009,(9):37-3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项政策措施,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我国人口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必然选择.我州的州情与国情基本相同,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在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既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针对海西国土资源现状,海西要全面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绿色经济是以保护和完善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珍惜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为增长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对绿色经济内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作为资源丰裕地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由于长期的资源路径依赖,有陷入"资源诅咒"的风险.内蒙古陷入"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是人力资本、制度和生态环境破坏.破解"资源诅咒",需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实现人力资源集聚;坚持观念创新,为制度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观念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约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质构成一个综合体 ,即生命系统 ,而无生命的物质包括光、热、空气、水、土及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 ,构成了生命运动的环境系统 ,生态环境系统就是这两个系统的有机组合。任何生物有机体都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生存 ,人类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既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场所 ,又提供了人类从事活动的物质资源。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 ,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加强了 ,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剧了。因此 ,生态环境能否维持正常的运行 ,能否继续成为人类生存的良好基础 ,首先取决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本文通过对生命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资源因素、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社会发展与生态破坏、水资源发生危机等几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即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 ,又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令整个世界瞠目结舌,但是由于发展飞速,继而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量也非常大,使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工业的发展使得大量污染物流入到环境中,其排放量大大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这样既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也使得人们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并且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何防治环境污染和进行可持续发展呢?那就必须要协调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还是一种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建过程中,要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西部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西部生态工业经济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增长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近年来贵州省紧紧围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围绕大生态做优长板。花茂村地处贵州遵义,曾经是个尘土飞扬,污水横流的“荒矛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美丽乡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如今成为“最美田园”。本文通过总结花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经验,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坚持绿色发展提升地区环境竞争力,让群众吃上“生态饭”的同时保住这碗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