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正>蟹苗俗称"大眼幼体",是培育蟹种和养殖成蟹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Ⅱ期至V期幼蟹的成活率,因此要重视蟹苗的选购工作。一、了解蟹苗培育过程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亲蟹规格、饲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  相似文献   

2.
养殖户在选购蟹苗前,首先要了解蟹苗场整个育苗过程,主要包括:亲蟹、饵料使用、培育周期等。用于繁殖蟹苗的亲蟹,须是正宗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最好来源于天然湖泊大水体中,且雌雄蟹应来自不同的水域,避免近亲交配。亲蟹规格雌蟹应不小于125g,雄蟹不小于150g。  相似文献   

3.
<正> “看”:一看亲蟹是否是正宗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亲蟹规格以2.5两以上为宜。二看蟹苗是否整齐活泼,有无病害。三看蟹苗体色是否老成。 “抓”:用捞网将蟹苗捞出,用手抓起,甩干水分后张开手掌。好的蟹苗不结团。会立即从手心散开,手感蟹苗爬动有力,用嘴吹之反应灵敏。通过此法判别的蟹苗一般大眼幼体期达4天以上,体格健壮,杂质较少,  相似文献   

4.
<正>无为市凤凰山养殖专业合作社何合伍,河蟹养殖面积60亩,其中扣蟹暂养池20亩,成蟹养殖池40亩。近几年来开始尝试2-5月蟹苗在暂养池暂养3个月,5月份从暂养池捕捞部分蟹苗到成蟹池养殖5个月左右的“3+5”养殖模式。暂养池成蟹平均规格150g,亩产量100kg;成蟹池成蟹平均规格200g,亩产量100kg。  相似文献   

5.
<正> 亲蟹是人工繁育蟹苗的物质基础。每年从11月至翌年的2月,是亲蟹的选留期,在选留时要逐只挑选,严格把关,确保中华绒螯蟹个体大、生长快、成活率高,味道鲜美的特性。 亲蟹的选留一般应到湖泊、草荡等大水面重点养蟹区进行。这些地方不仅生长的商品蟹数量多、规格大,而且挑选余地大,质量有保证。通常应挑选体壮、附肢全、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爬行活跃的二秋龄绿蟹作为亲蟹。同时要注意蟹种来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缩短河蟹的养殖周期,争取当年的蟹苗当年上市。利用早繁苗(4月1日之前出池的蟹苗)。经塑料大棚强化培育至五期幼蟹,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也提高了河蟹的上市规格。经笔者几年生产实践,现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技术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7.
<正>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蟹种的质量直接影响河蟹的成活率、成蟹规格和经济效益。笔者经过总结,将蟹苗、幼蟹、扣蟹的质量鉴别介绍如下,希望能对广大养蟹专业户有所帮助。 一、蟹苗的质量鉴别 1、购买人工繁殖的蟹苗,应了解蟹苗的日龄、淡化处理过程及池内蟹苗密度。一般蟹苗日龄达5—7日龄,经过多次淡化处理且浓度为2‰—4‰,池内密度偏大,撮苗趋光性强,活跃有力,说明蟹苗质量较好。2、将准备出池的蟹苗随意捞出一部分,沥去水分,称取  相似文献   

8.
<正> 将当年蟹苗一步养成商品蟹上市的做法,存在着河蟹上市规格偏小的问题。河蟹平均规格70克/只左右。此种情况严重制约了养蟹效益的提高。为改变此种现象,1996年到1998年,笔者进行了当年蟹种育成商品蟹规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进行人工半咸水工厂化培育蟹苗试验喜获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搞好亲蟹的交配及抱卵蟹的培育应分别抓好如下几点: 一、亲蟹的交配 1、交配池:面积不可过大,一般是0.5—2亩;池底以硬沙质为最好;2、交配时间:1—3月份;3、交配水温:7℃—10℃为宜;4、交配盐度:18‰左右的半咸水;5、亲蟹密度:每m~24—6只;6、亲蟹性比:雌雄比例为3:1。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缩短河蟹的养殖周期,争取当年的蟹苗当年上市,利用早繁苗(每年4月份之前出池的蟹苗),经反季节塑料大棚强化培育幼蟹,充分发挥了塑料大棚的生态优势,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大大提高了河蟹的上市规格。笔者现综合反季节塑料大棚培育幼蟹几年来的生产实践,介绍如下。 一、基础设施 1、培育池建造 一般采用土池,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水质无污染、土质较好、保水性能强的地方。池的两端应设进排水系统,并用筛网防逃。池呈长方形,面积100—200平方  相似文献   

11.
一改小水体养殖为大面积养殖。大面积养殖水质清新,受风面大,溶氧高,天然饵料生物丰富,上市河蟹规格大,色泽好,经济价值高。因此,河蟹养殖水体宜大不宜小,养殖面积以1.7公顷以上为好。二改人工授饵为繁殖天然饵料。蟹池移植足够水生植物,模拟自然生态条件,投入一定数量鲜活小杂鱼、虾、螺蛳、蚬等,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数量不足时,要及时补料。三改一年上市为两年上市。目前河蟹养殖多为投放早期温室培育的幼蟹,当年蟹苗,当年上市,河蟹规格普遍较小,平均为100g/只左右,市场竞争能力差,价格低。因此,加大河蟹上市规格是提高养蟹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滨海县坎南特种水产养殖场渔技员邱海波,从事水产养殖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河蟹养殖经验,他通过多年的河蟹养殖,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分养高产技术。去年他养殖的河蟹平均亩产量达130.3千克,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达120~180克/只,雄蟹重量达160~250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规格、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养蟹效益增加了40%以上。邱海波河蟹雌雄分养的技术是:养殖的蟹  相似文献   

13.
<正> 关于蟹池混养虾类,贵刊曾在读者中进行多方面探讨。有人认为蟹池忌养虾,也有人认为蟹池混养虾,经济效益显著。根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蟹池混养虾是可行的,一般亩产蟹45千克的蟹池,可生产青虾12—15千克,亩增效益600元以上,但蟹池混养虾类,须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正> 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蟹苗厂是本市河蟹产业化建设的龙头企业,拥有工厂化育苗水体2000立方米,仔幼蟹培育池120亩,前些年该厂幼蟹培育的成活率一直很低,成为困扰河蟹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幼蟹培育的成活率徘徊在15%左右。女山湖渔场渔技员陈新东经过几年的探索,今年在自家门前的排涝沟旁,开挖土池336m~2(长20m,宽16m),5月6日投放该厂繁殖的蟹苗3500克,经43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安徽省白湖养鸡场在10亩池塘里放养了10,000只蟹苗(每只蟹苗重3克左右)经4个月的饲养,蟹苗的成活率达80%左右。据捕捞测重,每只螃蟹重2.6—3两,最大的已达4两。从长势看,今年可捕捞成蟹2,000多斤。 该场在放养蟹苗前,先将池塘进行整修、消毒,施足基肥,保持水深1米左右,并在池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自2006年实施渔业科技入户以来,大力推广蟹池套养小龙虾技术,涌现出大批科技示范户,其中新阳村示范户陈昌盛就是一个典型。2008年他实施了蟹池套养小龙虾,养殖面积80亩,平均亩产150克以上规格的河蟹60千克,最大雄性河  相似文献   

17.
一、购买人工繁殖的蟹苗时,应询问蟹苗的日龄、饵料投喂情况、淡化处理过程以及池内蟹苗密度。一般饲养管理较好,蟹苗日龄已达4∽5天,并经过4∽5天淡化处理,在蟹苗密度较大情况下比较活跃,说明蟹苗质量较好;反之蟹苗质量差。如果购买的是天然蟹苗,则要了解蟹苗捕捞的天数及淡化处理情况,如未经淡化处理则不能购买。二、将准备出池的蟹苗随机捞出一部分,沥去水分,称取1∽2克,逐只过数,凡规格达到每公斤15∽18万只的,说明蟹苗质量较好,可以购买。如果苗龄过短,个体较小,每公斤超过20万只的,则不宜购买。三、体质…  相似文献   

18.
<正>现将其在常规渔池中套放特种水产品的几种主要方式介绍如下:一、鱼蟹混养在2月~3月份,每亩水面套放200只/千克的扣蟹150只,不需建防逃设施。放养的蟹种应选个体整齐、肢体完整健壮、未性成熟长江水系的纯正种苗,养殖者最好是购蟹苗自己培育大规格蟹种,这样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保证蟹种质量、提高河蟹的回捕率。  相似文献   

19.
<正> 湖泊养蟹是调整品种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满足市场消费的需要,其目的是挖掘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有些生产单位为了片面追求降低生产成本,投放的蟹种,不是二龄的扣蟹种,而是当年繁殖的豆蟹苗种。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如武穴市马口湖渔场,外地老板承包大湖实行鱼蟹混养,在1998、1999连续两年在大湖投放豆蟹苗种。1998年在近2000亩水面放豆蟹苗种120万只,当年产成蟹1500公斤左右,收益不明显。1999年又放豆蟹苗种100万尾,产成蟹3100多公斤,但40%在100克重以下,价格低且不好销,效益也不理想。实践证明:大湖养豆蟹苗种,我认为有以下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大水面养蟹,还是池塘或稻田养蟹,除必备的养殖技术和水源条件外,养殖成功的关键仍在于蟹苗、蟹种的质量。因而在选一查三购时,要按照蟹苗、蟹种的质量要求,严格把关,才能确保蟹种(苗)放养的成功,养蟹成功才大有希望。本人将生产上常用蟹种的挑选方法归纳为一查三看。一查:是要查清蟹种的来源和产地,凡用长江水系亲蟹繁殖的蟹苗育成的蟹种均属良种。三看是:一看体色和活动。离水时间不久,背甲青灰色、壳色新鲜有光泽的为好种。○选蟹种当气温4℃以上堆放在一起的蟹种能翻身迅速、爬行活跃、运动自如的为好种。二看外表和肢体。幼蟹步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