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中国也许有经济学家,但没有企业家。这话说得太刻薄了,然而在当今中国,高素质并具有创新眼光与胆识的企业家十分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
既有的委托一代理理论以物质资本为合约基础,为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导致的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目标函数的不一致,而对代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但难以较好说明为什么所有者要将物质资本交予经营者。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报酬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
什么样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一直是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考察了国内外的多种做法和尝试,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经营者收入分配模式。本模式用每股净资产替代股票市场价格,对西方股票期权激励进行了符合中国实际、实用性强及操作简便的改进。本文的论述分四部分:一一部分论证了为什么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要从收入分配着手;第二部分论证了为什么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不是从企业家本身而是从经营者入手;第三部分分析国内外流行做法的作用和局限;第四部分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笔者设计的经营者收入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再造企业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刘群慧 《经济论坛》2004,(12):53-53
近二十年来,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先后运用了一系列以年薪制和股票期权为代表的激励措施对企业家进行激励,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对有关障碍因素进行剖析,进而提出相关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体系中实行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的现实考察,指出我国经营者报酬激励体系改革的前提是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完善市场机制以及改革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经营者激励体系改革的原则是国外的经验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原则,从同发的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经营者报酬激励体系改革的实施方案应该是有重要、分层次、有步骤。  相似文献   

8.
马新建 《技术经济》2003,22(12):10-12
<正> 一、企业家股权激励计划和模式分析 企业家股权激励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内,企业以某种约定的方式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形式的企业股份,促使其从“雇佣劳动者”向“雇佣劳动者+所有者”发生角色位移。由于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能够较好地把企业经营者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捆”在一起,并往往使之成为具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激发企业经营者努力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来企业与经营者双赢局面。企业家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质是以个人角色位移和长远利益约束经营者的短期行  相似文献   

9.
10.
房晓琳 《经济师》2001,(6):202-202,212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各国经济实力的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我们说的企业家不是一般的厂长或经理,也不是那些带行政级别的官员或经理,而是指以企业增值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竞争过程将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物质资本结合在一起,以实现自身特殊利益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