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战线上,建三江管理局可是响当当的"名角":连续十几年项目投资位列垦区各管局前茅;24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共改造中低产田506.04万亩,实现粮食增产8.918亿公斤,为"绿色米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个人、建三江管局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范光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数说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人均增收近500元 日前,财政部发布统计数据,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带动了农民增收数据显示,2009—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从165亿元增加到329亿元,五年共计投入1204亿元,年均增长18.8%。  相似文献   

4.
兴安县在多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资源优势,利用农发契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机制促进发展"的开发路子,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目的,加快了兴安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业"走出去"已经成为黑龙江垦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战略部署。随着垦区60年的开发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在优良农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历年的统计数据及课题组关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调研数据,研究农发资金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产业状况,并分析从事相关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的分布特征及发展、经营状况。[方法]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其中,实证分析采用R/S分析法。[结果](1)经过多年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农业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五大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农业生产服务项目稳定性及持久性较强,发展潜力最大。农业生产服务项目契合国家的政策方向,或将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有力引擎,其快速、有效发展将拓宽农业产业领域,各项财政及社会资金投入及区域分布将更合理,财政支农效率显著提高。(2)通过调研发现综合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农业发展等因素,天津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持龙头企业的产业主要包括设施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基于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天津市各区县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如下特点:滨海新区、宁河区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现代渔业;武清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着眼于地缘优势,加大新鲜、多样化果蔬及乳品的市场供应;西青、津南两区深挖传统农业产业的发展潜力,延伸沙窝萝卜、小站稻等天津市地方名特产品的产业链条,加大品牌化营销力度,注重提高农业生产的增值效益。[结论]农发资金以农业产业为平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时,为减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需要打好"组合拳";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扶持产业的选择上需做到有的放矢;为促进产业集聚需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及传统优势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拨付农业综合开发转移支付资金341亿元,占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补助地方支出预算的100%。其中,拨付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36亿元,主要用于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效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8.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 ,是妥善解决问题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搞好农一师的综合开发工作 ,解决综合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使团场在申报项目、项目实施等各个环节符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法规 ,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和国家及兵团开发办制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为准则 ,先后到 3团、4团、5团、6团、8团、10团、11团、12团、13团、14团、16团、沙水处、水利水电处、塔水处就项目前期准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 ,为今后进一步选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加快农一师农业…  相似文献   

9.
盘县地处贵州高原向云南高原的过渡地带 ,由于境内沟壑纵横 ,地形破碎 ,山高坡陡 ,水土流失严重。80年代末期 ,由于常规农业小规模分散投入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长期单一开发和治理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不到彻底改善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粮食产量一直在1 5亿公斤左右徘徊 ,平均每公顷产量在2400公斤上下摆动 ,年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50公斤 ,是一个粮食缺口较大的县 ,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进入90年代以来 ,盘县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将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培植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 ,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  相似文献   

10.
嵊州市抓住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市)的有利时机,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效益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据统计,全市自1995年开始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已完成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7个,投入资金1亿多元,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00万公斤,项目区内8万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一、为什么要对农业开发进行综合评价农业开发不能仅顾及经济效益 ,还要考虑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果只顾一面 ,破坏了其他因素 ,必招致反面效应。农业开发项目评价涉及土壤、气象、水利、生态、栽培、林学、畜牧、草原、产品销售、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开发等多个学科领域 ,需要这些方面的专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论证立项的可行性。综合评价必须以国家整体长远利益为重。开发项目的微观效益要与宏观效益一致 ,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根据这个要求对不同的开发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有利于遴选出最佳的开发项目。二、设定综合评价指标的要…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实施23年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为使农业综合开发更好更快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现结合工作实际就进一步推进完善黑龙江垦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谈一些对策和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储备,实行项目立项竞争、评估审查机制。项目库储备是项目申报的基础性工作,每年垦区的项目农场都应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指南和国家农发办的工作要点聘请相关专家建立项目库,对项目库中的项目实行淘汰制。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在国家农发办的大力扶持下,吉林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全省农发事业迈上新台阶,凸现“优势效应”:近3年来,共投入各类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5.8亿元,累计改造中低产田434万亩,增加粮食生产能力5.5亿公斤,扶持种养加综合开发项目220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垦经济》2001,(1):48-48
为适应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及农业综合开发指导思想、工作思路的转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需要作相应调整,现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比例作如下规定:一、关于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奖金配套比例根据地方财力状况,适当提高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财政资金配套比例,适当调减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财政资金配套比例。(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五省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提高到1∶12;北京、天津、上海及大连、宁波、青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家用于农业发展的“黄箱”政策将受到限制,原来农产品收购环节的价格补贴逐渐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绿箱”政策,即把对农产品价格补贴改为对农业的直接投入。从2002年起国家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农垦企业也将从中获益。财政部于2001年12月重新颁布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对全国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核算与管理作出了统一的规范。农垦企业由于企业性质特殊,在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核算与管理上也有其特殊性,现就农垦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核算与管理有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5月5日-6日在安徽合肥召开.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在会上强调,农业综合开发要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布局、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贵州为例探讨了山区省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并提出了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从开始实施到现在 ,已经走过了1 3年的发展历程。它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基本结束主要农产品供给短缺状况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 ,在中央政府提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农业综合开发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如何从理论上界定政府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资金供给范围 ,在实践中规范政府的行为 ,是目前我国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过程中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这一现实要求出发 ,本文从理论、求证、对策三方面对此作一些简要的探析。  一、农业综合开发中财政资金供给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配合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按照回良玉副总理"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要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要向粮食主产区聚焦"的"两个聚焦"指示精神,从2009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率先启动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辽宁省作为重点投入的粮食主产区,应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精心谋划,形成合力,大力推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  相似文献   

20.
依托科技提升辽宁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自 1 988年实施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以来 ,在国家农业开发办的指导下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在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 0 0 1年底 ,全省累计投入开发资金 68.4亿元 ,改造中低产田 1 5 2 4.8万亩 ,开垦宜农荒地 1 5 0 .6万亩 ,全省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3 0 2吨 ,占全省同期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的 45 % ,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比非项目区增加 3 0 0元左右。目前我省农业综合开发已形成了辽河三角洲为龙头 ,以中部平原为骨干 ,带动东西两厢开发的新格局。实践证明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