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本文对广东经济增长中的产业态势进行分析,根据1990年至2010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广东将保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而根据这一时期广东工业增加值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的产业拉动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广东将面临产业衰退的可能性。积极采用产业升级的政策可避免产业衰退的可能,但必须注意产业调整的阵痛以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的经济关系将越来越紧密,经济合作的步伐正在加快,日本产业将加快向广东转移,部份将技术、资金、管理和研发也一起转移进来;转移的制造业以高附加值的装备制造业为主;制造业转移的战略目标是进入中国市场,本期刊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鹏飞同志特稿《新时期日本与广东经济关系展望》,该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广东经济的特点和机遇,以及日本经济形势对广东的影响,论述了加强日本与广东经济合作,承接日本产业转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重要意义,指出未来日本和广东经济合作的三大前景,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创意经济是“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与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广东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创意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必然选择。要从战略高度加深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创业;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4.
广东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将建设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及产业体系作为"十三五"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必须以海洋产业集群升级转型为基础,因此,实现海洋产业集群的升级转型,是实现广东"十三五"海洋经济强省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广东海洋产业体系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十三五"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将以在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为重心.  相似文献   

5.
构建广东现代产业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大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广东顺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循环化趋势和国际产业演变规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广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浅议粤赣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恩  袁群华 《当代财经》2004,(10):81-82
新世纪广东经济发展和结构提升需要江西等其他地区为其经济腹地,而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要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更应主动接受广东经济的辐射和承接产业转移,粤赣两省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表明两地具有进行产业梯度传承和经济资源整合的深厚潜力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东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已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而随着广东逐步推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在未来若干年内赶超韩国,最终实现追龙的梦想是可以预期的。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广东必须要努力扭转现时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方式相对落后的局面,在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上狠下功夫,大力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不断争创新优势,努力朝着世界先进经济体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8.
马建会 《广东经济》2007,(12):43-46
广东产业集群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是实现广东制造和广东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的重要路径据统计,在广东约1500多个建制镇中,经济规模超过20亿元的有130多个。包括服装、家具、玩具、灯饰等传统产业,也有家电、陶瓷、化妆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中山古镇是世界四大灯饰专业市场之一;南海大沥的铝材,产  相似文献   

9.
路平 《经济前沿》2004,(4):44-49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已经进入了创新时期,产业发展面临从大变强的转折。但是,从大变强面临若干方面的难题。因此,必须制订完整的推进战略,使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从大变强。  相似文献   

10.
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广东产业集群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从产业体系优化的角度,时广东产业集群困境与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基本路径与时策.  相似文献   

11.
主导产业,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广东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从1990至2010年,广东的GDP一直居全国首位。然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具有外向型经济特征的广东遭受重挫,2009年广东外...  相似文献   

12.
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这标志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时代的到来。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从理论上对县域经济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是,要依赖产业创新;由于产业创新主体的多元化,且各主体动力的强弱和合力的大小,对县域产业创新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每个主体自觉地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县域产业创新是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广大的“一镇一品”为特点的传统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广东各个国家高新区基于园区基础和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这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广东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要素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等问题也日益显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广东经济固有弊端集中凸显,同时伴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强、  相似文献   

14.
论广东经济转型与高新区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高新区还必须在创新环境的综合性上进一步全面发展,嬗变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新一代复合型园区,从而引导形成创新经济产生和运转的长效机制,逐步促进自主性的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以自主创新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广东经济的转型起到先锋和示范的作用,最终引领广东经济从广东制造迈向广东创造。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当前广东省海洋经济的构成,分析了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广东省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存在问题,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按轻重缓急次序,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和新兴海洋产业,挖掘潜力,进一步发展广东海洋经济及发展战略和构思。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9%,2013年实现社会融资规模1.38万亿元,居全国第一,有力地支持了广东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广东提出金融强省战略以来,始终坚持金融产业自身发展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并重,注重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两者良性互动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增大的不利环境下,5年来广东金融业保持了13.7%的年均增速,金融业总资产迅速增长到  相似文献   

17.
广东与台湾在经济上具有较大可比性。目前,广东正在大力实行“双转移”、“腾笼换鸟”等政策,以此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以谋求建立更优质高效的经济体系,而在20世纪80年代,台湾也在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并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因此,广东可以很好地借鉴台湾的经验来为己所用,从而在产业升级之路上更快更好地前进。  相似文献   

18.
广东作为国家三个海洋经济试点省份之一,正处于由海洋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重要时刻,其中关键的核心点是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上产业转移正是基于广东海洋资源基础条件及独特区位优势提出的,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全省产业布局,整合国内外海洋产业发展的相关要素落地广东,形成特色鲜明、辐射力大、竞争力强的海洋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9.
结构偏轻一直是广东产业发展的软肋。但近几年尤其是2003年以来广东工业重型化的集群式发展成为广东经济特别引人注目的亮点。广东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促进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重要引擎。"珠江水、广东粮、岭南  相似文献   

20.
王俊发 《财经科学》2005,(5):170-175
本文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教育产业及其发展的相关问题。首先,明确提出现代教育产业是一种混合产业,兼有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双重性质,中国现阶段必须将教育当做混合产业来发展,才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其次,在明确现阶段应当以混合产业方式发展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制定和实施的教育投入和管理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