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其中水系生态修复是生态修复中的关键因素。同时,“公园城市”理念提出构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强调生态基底塑造是公园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论文以青岛中德生态园公园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在“城市双修”与“公园城市”两种理念导向下水系再生与修复的方式,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和河道修复、冲沟修复工程,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格局,为公园体系规划提供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2.
县城是县级城市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城市对外服务的窗口,城区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城市对外的形象.也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县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县城总体道路框架的完成.“城中村”原有的建筑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和呕待解决的问题。本结合各地县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就改造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要解决好“城市供水与卫生”这个问题,就有必要重新解说“人民城市人民建”这句口号 因为,它在不同体制里的运作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里,通常可以有两股力量投入城市建设,一股是作为主导力量的城市政府(中国大陆的法定名称为“市人民政府”),举凡规划、设计乃至于组织投资、建造等事项,无不由其亲力亲为;另一股是作为支持力量的市民百姓(中国大陆的习惯称谓叫“人民群众”),上世纪50~60年代颇具声势和成效的“爱国卫生运动”或“全民健身运动”,均属此类。应该说,这种城市建设的做法已经具备较强的惯性,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绿色宜居(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目标而非城市发展定位 建成绿色宜居城市(也叫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理想,不过.是将绿色宜居(生态)城市定为城市发展目标.还是将其作为城市的发展定位,是一个现实问题。如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大学城”、”雕塑城”、“森林城”等美誉的长春市,提出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有专家建议,应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作为长春的城市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5.
罗玺 《河北企业》2023,(1):53-55
“无废城市”作为一种新形态的城市管理理念,由保罗·帕尔默(Paul Palmer)于1973年首次在化学物质中进行资源回收中提出,并第一次使用了“零废弃”的理念。“无废城市”理论包含着关于循环利用、绿色回收、高效监管等理念,与习近平整体环境观以及生态文明思想中的部分观点不谋而合,同时对先行的环境监管中的监管模式、治理体制、问责机制等体系化建设有着重要启迪作用。因此,从“无废城市”理论的视野下,探讨我国环境监管的创新发展和未来展望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概念解析、发展维度与政策工具梳理,建立了“放管服”改革、城市营商环境建设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回归分析、内生性处理及异质性分析,从总量和速度视角解析了“放管服”改革、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将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放管服”改革将以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为媒介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政策建议包括:着眼于“放管服”政策工具效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从城市营商环境建设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同时发力,促成城市营商环境总体水平提升;推动“放”“管”“服”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营商环境分维度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我国大陆上逐渐兴起了“城市经营”或曰“经营城市”的热潮。理论界的探讨与论争不断升温。不少城市的城建管理部门,在对理论界的论争感到迷惘、费解的同时,则按照自已的理解开始了经营活动。考虑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理论界如能在一些主要问题上早日取得共识,毕竟是有益于实践的好事。因而不揣浅陋,谨就“城市经营”讨论与实践中的若干焦点问题谈些个人看法。相对于过去两年中我就“城市经营”问题在一些学术会议上的  相似文献   

8.
刘璟 《城市经济》2006,(3):18-19
“十五”期间,包头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取得了显成效。通过建设,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得以完善,特别是推进了基础设施项目向城市新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及新建工业园区、重大工业项目的延伸和辐射,为我市经济陕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设施保证和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南方 《中国房地产》2006,(11):18-19
2006年5月28日,建设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简称“十五条”),要求“各级城市住房建设规划要在2006年9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后建设部又发出通知,指出各地“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公布时间可延至2006年10月底。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公布了“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本文摘录了其中6个城市的“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10.
针对聊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现状不尽如人意,少数部门、乡镇、街道对生态文明市建设的内涵还认识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制度保障、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社会和谐等层面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认为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聊城生态文明市的建设的决策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指出“低碳城市”是聊城生态文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认为以运河为主线,徒骇河、马颊河为两轴,东昌湖为核心建立集生态、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提升聊城生态文明市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来,云南官方为昆明市勾画出今后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未来的昆明将是经济繁荣、化发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春城“历史化名城”特色突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现代化区域性国际大城市。然而“大城市”的梦,许多城市都做过,其中的成败得失、酸甜苦辣不言而喻。初步测算,现代新昆明的建设共需投入资金2000亿元左右,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照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港口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新做法,取得初步成效,逐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和良好基础,已具有比较扎实的工作基础,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一系列称号。短短几年,曰照市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令人瞩目成绩,这得益于科学的理念、宽阔的视野、创新的举措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中以“生态回归”为主题的国家和城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德、法两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就有严格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德国柏林市中心仍保留着长达6公里的森林绿化带,成为该市的一大特色景观;斯图加特市因在市区保留了丘陵葡萄种植园而引以为豪。具有“大洋洲的花园”之称的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虽然所在地面  相似文献   

14.
马平 《活力》2005,(6):349-349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生态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涵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2005年开始,湖北省试点推进以“乡财县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99个没立乡镇财政的县(市、区、中有71个推行了“乡财县管”,其比重为71.72%;其中实行“乡财县管”的乡镇数为787个,占全省1172个乡镇数的66.15%。其他县(市、区)拟全部推行此项改革。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城市病问题的出现,使得大城市的健康发展与扩张成为难题。而重庆特有的“多中心”商圈发展模式为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明确区位功能划分,造就多品牌多重吸引力,从而起到扩大投资吸引力,缓解交通压力,稳定房产价格,带动新老城区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花市灯如昼”已经不再只是在节日灯会上才能一见的景致。如今在不少的旅游城市,经过“亮化”工程的妆点,一年四季,游人尽可以随意领略那流光溢彩的华美夜景。不过,美,是付出了代价的:小至几千元的高杆路灯.大至数万元的景观灯饰,更有小型灯光喷泉就需花费几十万元。要想知道这些千元、万元、数十万元的费用是如何构成的,就需要对我们的“亮化工程”也来个亮化。  相似文献   

18.
前言地下管线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线担负着输送能量、传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的重要任务,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齐齐哈尔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和管网信息化建设来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现状。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线现状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是抗震防灾、保证城市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推进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谷城县是鄂西北山区县。近几年,我们抓住国家实施“小城镇,大战略”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城市”新思念,在城镇建设和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走出了一条“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子。目前珍县14个集镇建成区面积27.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9.3万人,城镇化率达35.1%。城关、石花、王山、紫金、当铺等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鲜明特色的小城镇脱颖而出,多次在省市小城镇建设竞赛中获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筑的主体是住宅建筑,据统计,我国的住宅建筑占到城市房屋建筑的65%以上,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城市的住宅建设如火如茶,一大批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居住小区不断崛起,一大批旧城区得以改造,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对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塑造城市新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在住宅建设调整发展的背后许多城市的住宅建设由于盲目追求豪华,热衷于建设大面积或高额利润的野墅,导致高强度、超负荷使用土地,从而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整体居住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带来了相应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而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明建设,因此,在加大住宅建设力度,促使住宅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进程,如何使“人、建筑、环境”这三和谐同一发展是我们在处理住宅建设与城市建设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